清代山阳高士魁任职丹棱时间考
南山种豆翁
高士魁(1792-1866),字映斗,号紫峰,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道光九年 (1829) 己丑科二甲86名进士。道光十二年(1832)以知县补用,携家赴四川。初为代成都府办科试提调事,道光十三年(1833),补官任职丹棱县知县。但我发现在我县现存诸版志中关于清代道光年间高士魁在丹棱任职时间上记载不一,且时间跨度极大。在《光绪志》中记载为:“高士魁,江苏山阳进士,道光十三年(1833)令。” 而在《民国12志》《民国37志》中却又记载为:“高士魁,江苏山阳进士,道光二十三年(1843)令。”对此,在相当一段时间中给我以极大的困惑。而且在《民国37志》中,还十分突兀地辑载有一篇高士魁撰写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季春的《续修丹棱县志序》,而我遍查当时县志办保存的另外两部县志(《光绪志》《民国12志》)中,却均未收载有高士魁撰写的《续修丹棱县志序》一文。当时,我凭直觉认为在道光年间丹棱县还修过一部县志,但现存的历版县志中却又没有丝毫提及有过道光版县志一事,这让我感到十分的奇怪。
因此在查阅资料中,我十分地留意有关线索。终于在2012年,我找到了这部县志的踪迹。原来在道光年间,时任丹棱县令高士魁确实撰修过一部道光版的《丹棱县志》,但这部县志不知啥原因,修好后并未刻版印刷;且该志作为未刻之孤本,也并未留存在县內,而不知啥原因辗转收藏于上海图书馆。2014年,县志办启动丹棱县有史以来规模巨大的旧志整理工程,我告之县志办丹棱尚有一部道光版手稿孤本《丹棱县志》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应趁此次整理机会,复印回来一并整理付印。县志办果然费尽周折终于将此珍贵的手稿孤本复印回丹棱。也让我十分有幸地能亲睹其面目,阅览全稿。
为厘清高士魁任职丹棱县令时间的情况,笔者通阅诸版县志,然后依据《道光志》《光绪志》《民国12志》《民国37志》四部县志中,对清道光年间历任丹棱县令任职衔接时间的记载,整理如下:
袁启洸:山东长山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令。
高士魁:江苏山阳进士。道光十三年(1833)令。
王承志:河南商县举人。道光二十年(1840)令。
周家志:甘肃山丹举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令。
高士魁:江苏山阳进士。道光二十三年(1843)令。
毛震寿:江西丰城监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令。
从以上情况可以得知,高士魁任丹棱县令任职时间前后跨度为15年,其间又分作两段。一段是道光十三年(1833)至道光十九年(1839);一段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
在高士魁本人撰修的道光版《丹棱县志》中,记载有高士魁写于道光戊申(1848年)冬月《重修丹棱县志叙》一篇。从序文中得知高士魁是在道光癸巳
(1833) 年冬天到丹棱任职的。任职后,高士魁积极筹措兵饷、整修修文庙,移建魁星阁,修整县衙、尚文兴教、安境抚民等。后在道光十九年(1839),离任丹棱县令,因公务往返京师一年之久;接着又代理主持简州政务两年。在代理主持简州政务结束后,本该移知蓬岭,但因故未能赴任。期间始拿出邑人士数年所采葺的县志资料整理编撰。这项工作陆陆续续至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又复任丹棱县令期间都一直未曾间断过,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季春作《续修丹棱县志序》;道光戊申(1848年)冬月才完稿,并又作《重修丹棱县志叙》。但不知啥原因,高士魁并未将志稿移交给继任者江西丰城人毛震寿。而是在辛亥(1851)冬谢病归里时,随身带回了江苏山阳(今淮安), 交与邻居同年进士丁晏请他作跋文一篇, 丁晏在事隔七年后的清咸丰五年(1855)作的跋文现附在道光版《丹棱县志》后。
高士魁, 应为古之循良之吏, 深受县人好评。正如民国37年版《丹棱县志》载:(高士魁)“政尚文治,抚字劝课,县人称之。”高士魁为官实心任事,关心民间疾苦。据道光版《丹棱县志》载:道光十四年(1834),高士魁捐建孤贫院三间,每年支领口粮,给发孤贫。当有人建言说年代久远,应修葺志乘。高士魁则“以邑而瘠,连年输金从公,亟应休息。”为由暂缓修葺志乘,以免加重百姓负担。同时他重文兴学, 重视教育,扶掖人才。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 高士魁带头捐资整修文庙,道光十六(1836)年,又移建魁星阁。在此期间他还“培植文教,严试月课,奖优饬劣,一时俊髦,烝烝日上。” 据光绪版《丹棱县志》载,高士魁到任丹棱后得知李昶元颖异聪慧,便十分赏识,召致门下专心培养。同时在政务之余,高士魁还亲临学宫“课书院诸生”(见民国12版《丹棱县志》《鹄山先生墓志铭》)。
辛亥(1851)冬,高士魁谢病归里。回到家乡后主讲奎文书院,教授生徒,谆谆以治经学为重,晚清淮安著名学者徐嘉列门墙受业,淮安近代诗文家段朝端也常登门问学。徐嘉《宾华丛笔》云:“师以奖进人才为己任,扶植善类,煦如阳春,士林咸乐归之。《虚静斋诗草》一卷,风度冲旷,不事矫饰,《南城芦苇歌》俯仰今昔,论者比于顾亭林《淮东诗》,吴梅村《临淮老妓行》。” 段朝端《椿花阁文存·<明诗钞>书衣题记》云:“师无书不读,学术纯粹,而不以学名,无意为诗而甄录最夥。” 清同治五年 (1866)八月,高士魁病卒,终年七十五岁,祀于奎文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