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44|评论: 0

[转帖] 王兴康: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中国城市的良心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最近,中国不少地区大雨滂沱,正是检查相关城市有否“良心”的大好时机,可惜,看到的结果却是长沙沦陷,南京沦陷,广州沦陷,无锡沦陷,武汉沦陷……
    不止此也,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暴雨来临许多小区积水成河,城市内涝成灾已成常态。区别仅仅在于,雨水大点久点内涝严重点,雨水小点短点内涝轻微点。

    为何中国城市的“良心”如此难建?
    客观地讲,建设良好的城市排水系统是项大投资,动辄几亿几十亿,而大暴雨往往几年一发,算下来投资一项良好的排水系统往往“规模不经济”。好比春节期间,回家人口剧增,火车票需求剧增,但全国的铁路与火车不可能以春节期间的运量作为标准来修建,毕竟春节每年只有一回,仅仅那么几天。又好比中秋时节,吃月饼成风,但中秋一过月饼需求立马烟消云散,所以,月饼商家不可能以中秋期间的需求标准来安排设备与人手。
    暴雨频发可能较小,一方面使得修建良好排水系统显得规模不经济,另一方面难以及时检验处于地下的排水系统的功效,这是中国城市“良心”难建的一个客观原因。
    但环顾世界,例外也不少,比如日本、法国、加拿大、德国、美国等国的城市便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为何人家的城市会有“良心”?
    这仍然是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比如在农村,由于行人、车辆较少,于是农村的道路往往没有车道之分、没有隔离栏、没有红绿灯、没有交警,等等。也就是说,如果把上述交通设施与人力资源的代价分摊到有限的交通流量之上,那将十分昂贵。
    同样道理,如果城市的规模不够大,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不够高(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分别指单位面积人口与GDP),那么,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也将规模不经济。
    比如至2009年美国全部城市人口2.4亿,占比79%,住在占国土面积3%的城市里,生产了GDP的85%;其中纽约占人口3%,GDP的10.1%(2005年);巴黎占法国人口的18.7%,GDP的28.3%;伦敦占英国人口12.3%,GDP的20%;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全国68.7%的人口,生产了73.6%的GDP,其中大东京地区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的4%,却集中了25%的人口,过30%的国民生产总值。到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6.1%,而且城镇人口中算入了大量家庭仍在农村的进城农民工,人均收入不足8000美元,约为美国的八分之一。

    可想而知,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多么悬殊。
    如果建设一套投资相同的城市排水系统,那么,由于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不同,分摊到每个人、每元收入上的代价就不同。于是,日本、法国、加拿大、德国、美国等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较高的城市,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便具备规模经济,他们纷纷建立了良好的排水系统。像中国城市化率较低,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较低,建设高质量高成本的排水系统难有规模经济,良好的城市排水系统便迟迟难以建立。

    进一步要问,为什么人家日本、法国、加拿大、德国、美国等国城市化率这么高,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这么高,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与中国政府主导城市建设与发展有关。户籍、暂住、入学、社保、医疗等政策仍对人口自由流动有种种限制。特别是土地政策对城市发展有较大阻碍,目前城市工商业用地实行政府征用批租制度,农民或居民的土地只有经过政府征用变成政府所有,然后再经过政府拍卖,才能成为城市工业商用地。这种政府垄断土地买卖的政策,使得城市用地难以对现有的工商业机会做出灵敏的反应,使得进入城市工商业的土地资源大大减少。这样一来,人为抬高了土地价格与城市房地产价格,抬高了城市工商业发展的代价。近年来国外机构与企业纷纷撤离中国,中兴、华为、富士康等企业纷纷出走深圳等,很大程度是房价过高引起的。
    工商业土地国家所有不但人为抬高房价,而且还会引起各地政府争相划地、扩地、建城的冲动。一块农村之地一个行政指令便成了城镇之地,一个郊区一个政府指令便可建设为城市,一个湖泊一个政府指令便可围湖建城,如此等等。比如武汉城区,为了获取更多土地拍卖收入,向湖泊争夺空间、争夺资源、围湖建城。新中国成立之初有湖泊127个,目前只有38个,使得湖泊纳水面积下降,这也是武汉此次内涝灾害相对严重的因素之一。

    政府干预投资与生产等微观选择,往往难以形成城市发展、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欧洲早在13世纪开始明确了个人权利,近代以来全面明确土地、资本为私人产权,人口能够自由流动,大面积以契约方式发展企业与市场,组建工商业发展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才实现了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双双提升。而且,城市越发展,对人们越有吸引力,人口会越流入,人口密度越高,市场范围越大,分工效率越高,科技经济越发达,城市经济密度越高。这样,经济密度与人口密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便形成了。
    这就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建有良好城市排水系统的原因。而中国政府参与城市建设程度高,行政干预往往阻碍人口自由流动、土地等要素自由配置,阻碍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的提高,使得建设良好排水系统难有规模经济效应,中国城市“良心”迟迟难以建立。

最后...
武汉告急的背后:卫星图揭示惊心动魄的湖泊填埋进程
161351lnglmyrsmwe0u5ew.jpg
161348k81l88ll2xt2ptpj.jpg
161350ukedoy0sya1aagoo.jpg
沙湖
    2000.11.1
161535egky4jzyp4pb7tti.jpg

161534ipjbphoomerdi2mu.jpg

161534fczawbqn84wjy84a.jpg

2003.3.27


    2004.2.27

8.jpg

2009.2.27

lXRz-fxtwihp9985779.jpg

    2011.7.29

nZqb-fxtwuff5291115.jpg

  2015.7.29

zlC5-fxtwuff5291123.jpg

xA39-fxtwihp9985810.jpg

下马湖
    2000.9.21
UJEH-fxtwuff5291135.jpg
   2016.2.20

Hy1t-fxtwuff5291163.jpg
NUai-fxtwiht3505169.jpg
未名小湖
    2010.11.30

kScF-fxtwihv0193292.jpg
    2012.4.26
Dmzq-fxtwihp9985908.jpg
  2013.7.24
f6n2-fxtwihv0193533.jpg
2014.7.21
8ct3-fxtwihv0193541.jpg
G7TZ-fxtwihp9986199.jpg

pNf9-fxtwiht350473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