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绍文:继2013年乙肝疫苗事件后,此次山东疫苗事件让中国人再次陷入了对疫苗接种的集体怀疑中。尽管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不少民众对打不打疫苗同样有疑问,但他们对疫苗副作用的恐惧和中国人对其质量本身的怀疑显然完全不同。
龙绍文:根据防控措施,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将麻疹、伤寒、脑膜炎等传染病划归为疫苗可预防类,即此类疾病完全可以通过普及疫苗接种而达到传播控制效果。自2008年,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开展了一项全球健康计划,专门对此类传染病的爆发情况进行追踪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在发达国家诸如麻疹、百日咳等本已灭绝或罕见的传染病再次兴起。
龙绍文:美国自1963年就开始普及麻疹疫苗,2000年时宣布全美境内已经消灭麻疹疫情,不少在对麻疹一词非常陌生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开始加入到疫苗怀疑派的队伍中。结果在2014年,因为外来旅行输入者的存在,美国27个州都出现了麻疹疫情,其中半数病例出现在抵制接种的阿米什社区。与此类似的还有百日咳,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区也发生多次疫情。研究者对1977年美国百日咳发病率降至低点以后的记载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多数爆发事件中,有59%至93%的患者没有接种过疫苗,而且是故意不接受接种。
龙绍文:掀起反疫苗运动的人认为打不打疫苗事关个人意愿,而且不能保证疫苗副作用的后果,有意思的是颇为流行的反疫苗理由中还包括“在疫苗普及率99%的中国,麻疹疫情依然屡见不鲜”。中国目前仍是麻疹疫情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自2012年报告病例降至6183件以后,2014年确诊病例又增至52628例,发病率是美国的19倍。然而其背后的事实却是中国疫苗实际接种率并没有官方宣称的那么高,调查显示在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中麻疹疫苗接种率不足50%,甚至出现低于20%的情况。
龙绍文:结果在发达国家,人们出于疾病被根除后的陌生感而对疫苗作用不以为然,而在更急需普及疫苗的中国,公众却首先要为疫苗质量问题,而不是效果本身而犹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