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触目柔肠断在2009-7-31 11:00:00的发言:
青春从这里扬帆
——我在新兵连接受江泽民主席检阅纪事
回望37年人生之路,走过千山万水,踏遍天涯海角,使我最不能忘怀的一个小地方——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沙角。
回首37年人生之旅,光阴似箭,斗转星移,最使我不能淡去的一个日子——1990年6月23日。
——这天,我,一个入伍不到百日的新水兵接受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的庄严检阅。
1990年3月12日,我18岁,从四川省南部县伏虎镇一个小山村应征入伍,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沙角训练基地,成了一名光荣的水兵,开始了艰苦刻板而又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
因为我们是准备分往水面舰艇部队的技术兵员,所以经过两个月紧张的预科(队列基础)训练后,就迅即转入专业学习,即像院校一样,每天早上有一节早自习,上午四节专业课,下午两节实验课,晚上两节晚自习。
翻开我的军旅日记:1990年6月19日下午,我所在的沙角训练基地四大队二十七中队一区队刚上完舰艇柴油机识图课在食堂前集合准备吃晚饭时,中队长杨雪申非常严肃地传达上级命令:从今天晚饭后起,到后三天,专业课暂停,全员全时全力转入队列训练,训练要求、训练强度、训练标准比预科训练更高更严。当时我们学兵都不解:难道是我们预科成绩不合格,要重新回炉?
军队的纪律就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而且我们那天的晚饭吃得比哪天都急都快。饭毕马上一个不拉全上训练场。我才看见不仅是我们一个中队在夜训,几乎全基地从大校到列兵所有的官兵都在训练场操练队列,重点是正步、齐步,几十平方公里内的营区内到处是口令声、步伐声、军乐声。六月的南粤大地,真谓是 “天似火来水似银”,官兵们个个汗流浃背,体若冲澡,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只是埋头苦练。
6月20日、21日、22日这三天,都是从早上六点半就开始训练(以往是早饭后七点四十开始操练),到晚上九点钟结束,主要是齐步、正步互换的分列式动作和踏乐点。中午还不能休息,到基地阅兵场除草。我是第二次到这个大阅兵场(第一次是在这里举行新学员开训典礼暨入伍宣誓仪式)。第一次踏进这个阅兵场的时候,这里一切都很简陋,说是阅兵场,其实就是一个大草坪,检阅台只是有一个土台子,但是时隔三月,这里当刮目相看:阅兵场上的土台子被新砌的、宽大的水泥台、幕墙代替,草坪上各类标线、标号划得清楚醒目,四周彩旗飘扬。我们数千学员只穿短裤背心,连干了三个中午,才把阅兵场的杂草和周围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全身晒得又红又黑,没有闲散兵员送水喝,我们也顾不上喝水,只有汗水从头顶顺流而下,我们就吮吸嘴角的汗水解渴,好咸好咸,幸好我们细心的爱兵班长齐利民带队来的时候就捎了一壶水,我们六十个学兵在推让中才把那壶水喝完。没想到时隔抗美援朝四十年,我在这里体味了一回“水至贵,情至深”的“上甘岭”精神。
6月21日晚饭后,基地令全体受阅部队在阅兵场举行第一次预演,执行预演检阅的首长是南海舰队的一位少将副司令员同,这也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将军。
这几天,伙食标准、饭菜质量也明显提高,每晚休息前还加了第四餐——半碗绿豆粥,是为了防止学兵中暑。
6月22日上午、下午,都是到阅兵场连番三次地预演。这天担任预演检阅的首长级别又提高了,是南海舰队司令员高振家中将,还有一位将军是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随行的还有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看到这样的阵势,我们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这次检阅看来不是南海舰队,或者海军一家的事情了,也更增添了我们完成好受阅任务的信心、决心和责任心。
晚上回到学兵楼,中队要求全体学兵都要洗澡,换上上白下蓝的水兵服――海军士兵礼服,这也是我穿上军装后第一次穿礼服。
睡觉前,部队再次集合,中队长杨雪申、指导员冷跃平、副中队长刘胜甫轮番提要求:凡是明天无论是军容着装、队列纪律等任何一方面出了纰漏的,一律以严重违反军纪论处。全基地从6月23日上午八时到晚上八时全方位戒严,受阅人员除了穿军装以外,不能携带任何一样多余的东西,哪怕是纸屑。干部则以党性和生命作担保,保证受阅任务完成。
6月23日,起床后,我们按要求格外认真地打扫了营院卫生,整理了房间内务后,提前半小时开饭。因为不确定什么时候吃午饭,所以早餐还特地为每人增加一个面包。
随后我们换上礼服,以大队为单位集合,大队长刘秉荣亲自逐个逐个检查军容着装,对不合格的亲自纠正,并严肃批评带兵干部。班长、区队长(相当于排长)、中队长、大队机关干部则一次一次、一级一级地进行安检。
中午,中队要求每个学兵必须午休,下午起床后,我们又以大队为单位集合,进行进入阅兵场上的最后一次检查。刘秉荣大队长才庄重地宣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要亲临沙角训练基地看望检阅水兵!
我们所有受阅官兵按时进入阅兵场指定区域位置,以饱满的精神、严整的军容、激动的心情耐心等待那庄严、神圣的时候到来。
16时许,几辆乳白色的接待车徐徐驶来,江主席那高大而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阅兵台上,他身着银灰色西服,神采奕奕,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迈着矫健的步伐,踏着雄壮的乐曲,走向每个受阅方队。江主席以洪亮的声音问候大家:“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我们则使足吃奶的劲抱以嘹亮的回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检阅完毕,江主席回到阅兵台提笔引纸,悬腕挥毫,写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水兵摇篮”。
6月28日晚,沙角训练基地举行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九周年暨学习江泽民主席题词大会”,表彰了15个先进党支部、69名优秀共产党员,基地政治委员毛庆华对学习贯彻江主席题词作了主题宣讲,随后放映了电影《南沙卫士》。
因为这一天,因为我生命中经历的这一重大事件,我更加深切感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海军的关心和重视、期望和信任。更加深刻感觉到:作为一名共和国新时代的水兵,站在这块曾经被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撕开中华民族海防线口子的土地上,紧咬嘴唇读着中国近代史上海岸线被强盗蹂躏的血泪章节,我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
从那以后,无论是在学兵队,面对艰苦刻板的训练生活,还是后来分到战舰上,面对险恶无常的海上巡舰,无论是在和平安宁的后方基地,还是在敌情频现的南沙前哨,我都从没有放松过自己、放弃过自己、懈怠过自己,都是因为那一天——1990年6月23日,让我的青春之船风正帆悬,在正确的人生航线上驰骋。
也因为党的关怀、教育、培养,我倍加努力,后来在每个岗位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92年入党,1993年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军队、优秀士兵,1997年被破格提升为学官。
2004年,我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裁军20万的决定,离开了心驰神往的大海和战舰,转业到四川省南充市做了一句政协干部。
(部队职务:海军湛江基地修接船部队管理处俱乐部主任;现任职务:四川省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