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11|评论: 11

[即时新闻] 守艺:尹家飞龙传承200余载 历经四代传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恩阳区尹家乡紧邻南充,200 多年前,尹家飞龙由南部县传入尹家乡,这一艺术形式从此在尹家扎根发芽。作为我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尹家飞龙深受当地市民的喜爱。今年50 岁左右的严小兵和陈振科作为尹家飞龙的传承人,也是其第四代传人,已经表演了三十多年。让他们欣慰的是,尹家飞龙受到关注,9 名弟子正跟随他们潜心学习。
QQ图片20160719170552.png
飞龙表演
QQ图片20160719170621.png
学生们学习飞龙表演
QQ图片20160719170648.png
严小兵传授尹家飞龙技巧

200 多年前由南充传入
尹家飞龙是指流传在恩阳区尹家乡的一种集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以传统舞蹈为主。因其表演时彩龙围绕表演者上下翻飞,好像彩龙在地面翻滚一般,气势犹如猛龙过江、翻江倒海,故当地人俗称“尹家滚龙”。经过不断改进并丰富其表演形式,形成了现在尹家乡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后来觉得滚龙不好听,所以改为了飞龙。”严小兵笑称。
严小兵介绍,尹家自古以来就是米仓古道上重要的交通节点,因常年南北客商、物资川流不息,形成一铺,故名尹家铺。清嘉庆年间,南部县有一个挑盐的汪姓挑儿客到尹家铺魏家成为上门女婿。恰逢春节前夕,尹家正在筹备春节期间的彩龙、彩狮、旱船、地台子等节庆活动,汪姓挑儿客为了增添节日氛围,就邀请南部几位年轻人,上门制作飞龙和传授表演技艺。
至今,尹家飞龙已在尹家乡传承了200 多年,恩阳区现仅有尹家乡保留了完整的飞龙制作和表演技艺。
轧制彩绘装饰
做一条龙需要5—7 天
严小兵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这也正是尹家飞龙传递的。尹家飞龙中,表演用的龙由表演的艺人亲自制作,取材竹、麻、木、纸、布、铁丝等。严小兵介绍,尹家飞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到龙尾共七尺长,约2.3—2.5米,共五节,龙头、龙尾各一节,龙身三节。
在扎制过程中,选用竹条和铁丝先编织龙头、龙尾的雏形,用麻和铁丝制作龙须,再细心修整成型。在竹条上刷上浆糊,将白纸裱糊在竹条上,反复多层。待干后,再用红纸、彩纸也可用纱布上色。龙身是用竹条和铁丝制作,将竹条制成圆圈,每个圆圈绑一根3 尺多长(约1 米)的舞棒。龙头、龙尾的制作是成败的关键。
“ 龙头、龙身、龙尾的连接主要使用白布和铁丝连接,将每节龙之间用铁丝扎成直径20 厘米的圆筒状,外面覆以白布进行连接(俗称龙衣)。”严小兵说,尹家飞龙的颜色大体有青龙、黄龙、金龙等色,青色代表希望、黄龙代表丰收、金龙代表吉祥。民间艺人使用毛笔、金箔、银箔、颜料进行彩绘装饰。尹家飞龙小巧灵活,其主要是以舞为主,对龙眼、龙舌等技艺要求相对简单,一般一人5 到7 天可制作一条飞龙。
三人默契配合
板凳桌子上都可以演
严小兵说,尹家飞龙经历代传承人不断改编并丰富其表演形式,形成了现在尹家乡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表演时间,以前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十五,随彩龙、彩狮、旱船等一起演出。
由于小巧灵活,表演尹家飞龙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或乡场街道、或社区小巷、或农家院坝,甚至还可以在由三条长凳组成的“T”字型或者在桌子上表演。龙舞表演共三人,表演时由一人单手或双手舞龙头,其余两人双手各舞一节。尹家飞龙的基本动作共8 个,分别是滚龙抱柱、黄龙穿裆、黄龙缠腰、二节跳把、三节跳把、老龙脱皮、猛龙翻身、观音坐莲,表演中模仿的龙旋舞飞腾、戏水嬉耍、沉思奋醒、柔静盘曲、勇猛奋进等。表演时动作组合的变化全由龙头指挥,舞龙头的人以踏脚为号引导其余两名舞龙人。不同的表演场地、不同的伴奏节奏、不同的动作组合,使得尹家飞龙的表演千变万化。
舞龙的人,一般都是头扎彩布,身着绸缎彩衣服饰,脚穿薄底武生快靴。参与龙舞伴奏共四人,伴奏乐器分别是川剧锣鼓中的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由小鼓指挥,常用锣鼓曲牌有“懒翻身”“快和牌”“课课子”等20 余支。演出时高亢激昂,欢腾跳跃,鼓点催人奋发,催人向上。
“尹家飞龙的表演,最主要的是三个人的默契,要求三个舞龙者表演时节奏统一,方能塑造出时而腾空翱翔、威武矫健,时而舒展优美、庄重安详等龙的各种神情体态。”严小兵说,表演过程中十分考验体力,表演一支锣鼓曲,常常需要10分钟到30 分钟,结束时,常常汗流浃背。
已历经四代
9 名学生正潜心学习
严小兵已经是尹家飞龙的第四代传人,在他看来,尹家飞龙在尹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龙舞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多样,但尹家飞龙三人五节的龙舞十分少见。尹家飞龙兼具了北方龙舞的粗犷刚劲及南方龙舞的活泼敏捷,是研究大巴山地区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史料。
艺术价值方面,虽然尹家飞龙的造型是按传统龙的形象进行造型,但尹家飞龙的造型艺术又有比较独特之处,它是以舞为主,强化了整体的比例、色彩和结合度,对龙眼、龙舌等技艺要求相对简单。二是表演艺术,尹家飞龙小巧玲珑,短小精悍,表演起来机动灵活,潇洒自如。既可单龙独舞,亦可群龙组合演出。
据了解,尹家飞龙在上世纪中期全乡共有8 支龙舞队,现存的1 支龙舞队总共只有7 个人,但年龄都偏大。近年来,为了尹家飞龙的传承,当地政府及恩阳相关部门采取了抢救措施,目前,已有9 名学生学习尹家飞龙的表演。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的年龄都才10 多岁。
(来源  巴中晚报       袁凤舞   记者  严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7-19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传承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7-19 21:40
不错

发表于 2016-7-20 11: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16-7-2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传承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支持

发表于 2016-7-2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传承

发表于 2016-7-2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传承

发表于 2016-8-3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6-8-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4_93:}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