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牌村村民修路 俗话说“ 要想富,先修路”,对地处偏远山区的巴中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说把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比作主动脉,那么通乡通村公路就是一条条毛细血管、神经末梢。为摘穷帽、谋发展,近年来,我市花大力气进行通村通畅工程,2016 年更将其列为巴中“ 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投资7.76亿元,为297 个村建设水泥路,总长度达1095.9 公里。 近日,晚报记者从市交通局获悉,通村通畅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路基777.914 公里,路面535.7 公里。
通村通畅工程 成为村民脱贫路 “大家加把劲,这段时间天气热,几天就能把水泥路晒干,到时候赶场就再也不走泥巴路了。”日前,巴州区界牌村的村道路正式开始硬化,这是巴州区通村通畅工程的一部分。 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烈日下,村民们夯实路基、搅砂浆,尽管忙得汗流浃背,但大家的积极性很高。该村村支书李荣华告诉晚报记者,落后的交通长期以来制约着界牌村的发展,“今年通村通畅路工程开始后,村民积极性十分高,留在家的老百姓纷纷参加到施工队伍中来,目前工程进展极快。”李荣华说,村里培育了三年的芦笋产业园明年将正式投产,届时收购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这条路将成为该村名副其实的脱贫路。 平昌通村通畅率在全市率先达100% 近日,从平昌县交通部门传来喜讯:经过市、县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最后17个未畅通行政村的通村水泥路全部完成建设任务,通村通畅率在全市率先达100%。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昌县共538 个行政村,近年来,该县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农村“两大工程”的重点来抓,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个别村自然条件恶劣,修路成本高,群众筹资能力弱,补助标准低,今年以前仍有17 个行政村的通村道路未能硬化。2016 年,通村通畅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 十大民生实事”,全县相关部门、乡(镇)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多点作业,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我们将以前的10 万元/公里的建设补助标准提高至35万元/公里,花大力气解决资金来源后,工程进度大幅度加快。”平昌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月初,当最后17 个行政村通村水泥路完成硬化时,全县共建成了通村水泥路2949 公里,通村通畅工程率先在全市完成。 全市通村通畅工程已完成500 多公里 据了解,2016 年,全市通村通畅工程预计总投资7.76 亿元,计划完成297 个行政村共1095.9公里农村道路,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路基777.914 公里,路面535.7 公里。其中巴州区路基105 公里,路面78 公里;恩阳区路基105.784 公里,路面95.3 公里;通江县路基73.03 公里,路面72.4 公里;南江县路基431 公里,路面260 公里;平昌县路基63.1 公里,路面30 公里。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石耀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