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档案:与南充大多数古镇不一样,阆中市老观古镇一不依山傍水,论风景比不上双桂古镇;二不与历史名人沾边,谈人物没有锦屏古镇司马相如响亮的名气;三是交通也不便,离阆中城区有45公里,也就更远离南充市区了。
但就是这个在全市410多个乡镇中并不起眼的镇,却在2005年12月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也是南充目前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古镇,那么,老观古镇在魅力究竟在哪里?从南朝梁武帝在此设置白马义阳郡起,经历了1500多年沧桑的古镇,留下的文化有何等的灿烂?
古迹留芳:老观古镇虽然居于阆中市东北部,但它东通仪陇、巴中,南至阆中、南充,西向苍溪,北上广元。因此历来都是川北军、商要地,在古代以水运为主的南充,老观是一个罕见的以陆路为中心的城镇,也就不难理解梁武帝要在此设郡的苦心了。
从郡治所在地到奉国县城,再至乡镇,老观的行政级别在1500多年历史中不断下降,然而,它的历史精华却在不断浓缩。老场内古建筑群鳞次栉比,长达1000余米独具特色的古街,错落有致的古民居,独具匠心的庙宇,雄伟壮观的魁阁、牌坊,威严的北魏石狮……每一处遗迹都携带着远古的气息。
踏着早已被磨得光滑的石梯,一幕幕只有在古装剧中的画面依次映入眼帘,在路边木门青瓦的古民居下,老人们成堆坐在一起,或摇着蒲扇,或叼着烟斗,用友好和蔼的目光打量着你。正在拉风箱烧炭打铁的夫妇俩,也会钻出来朝你善意一笑,黝黑的面孔中露出洁白的牙齿,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和睦。在古镇上的一户人家中,至今还保存有清代的粮仓,仓角下有出粮的孔道,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木板,向我们展示了老观古镇的物产富庶,以及祖辈们勤俭持家的美德。这些历史遗迹古朴而精致,班驳而辉煌,是研究古建筑及巴蜀文化不可缺少的现存文物。
民俗留客:“清早起来上山梁,摘片树叶吹响响。妹妹听见树叶响,假装出来晾衣裳……”这首《晾衣裳》是典型的川北民歌,歌声朴实浑厚,抑扬顿挫;歌声穿透云霄,不但飘进了中央音乐学院,编入了大学音乐教材,被称为中国经典民歌。而歌声的出处,则发自于老观古镇,发自于古镇人们清脆的喉嗓。
海拔700多米的老观多云雾,日出时云蒸霞蔚,有“小峨眉”之称。老观的传说、戏曲都浸润着历史的遗韵,看灯戏、听民歌、“坐”旱船、“骑”竹马……丰富的民俗瑰宝让前去旅游的人们眼花缭乱,这也是南充其它古镇不可复制、比拟的民俗文化底蕴。
在古镇上,许多首脍炙人口的巴蜀经典名歌,当地人至今仍在吟唱,民歌之乡名副其实。老观还被誉为“川北灯戏”的“窝子”,千百年来,老观灯戏文化的光芒,曾烛照过大半个阆中。如今,老观古镇的魅力,也将随着乡村旅游气候的逐渐形成,而辐射四川甚至走向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