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广东、浙江、江苏、河南、山西接连曝出假盐、毒盐大案,贵州甚至查出“牲畜用盐卖给人用”,部分假盐利润可达20倍,接近贩毒的利润。
●多地曝出假盐毒盐大案
近3年各地公开报道的假盐刑事案件有数百起,涉及至少17省市。其中,2015年江苏警方破获的案件中有超过20000吨假盐流入北京、天津、山东等地。
自贡现场查获的假盐
自贡现场查获的假盐
>>自贡查处22吨假盐,用饲料添加剂冒充
自贡警方日前成功捣毁了一个制贩假盐窝点,现场查获饲料添加剂氯化钠22吨。该团伙通过把饲料添加剂氯化钠分装至印有某食盐品牌标识的小包装袋内,冒充食盐进行销售;销售范围涉及成都、自贡、宜宾、泸州等地。
>>石家庄无良商贩用工业盐假冒食盐
今年4月,石家庄曾查获35吨假冒食盐。犯罪嫌疑人曹某专门从山东购置成袋的工业用盐,制成假冒食盐出售。共业盐包括亚硝酸盐和含有亚硝酸盐的工业氯化钠等,成人摄入0.2-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发中毒,摄入3克即可致死。
>>贵州万吨畜牧用盐竟卖给农民
近日,贵州警方破获一起假冒伪劣食盐系列案件,犯罪分子竟然将畜牧用盐违法销售给群众食用,而这种盐在农村地区广受欢迎,被用于腌制腊肉、香肠、日常炒菜等。
贵州省盐务管理局盐政处处长王宏说:“贵州市场每年只需5000吨饲料添加剂氯化钠,而2014年7月至今进入贵州的饲料添加剂氯化钠超过20000吨,远远超过畜牧用盐需求量。”
●假盐大案为何愈演愈烈?
>>造假成本低,利润巨大
工业用盐成本低,贵州曝出“牲畜用盐卖给人用”案件,部分假劣食盐的利润可达20倍,接近贩卖毒品的利润。
>>制售门槛低原料易得
虽然工业盐由盐业公司统一管理经营,但购买渠道畅通,很多化工商贸公司都有卖。
>>产销“一条龙”地域广
多起假盐案中,假盐整体包装条喷码、安全标志一应俱全。涉案团伙不仅通过传统的分销网络和互联网售卖,更勾结长途客运司机将假盐销往外地。
>>监管漏洞亟待填补
有关假盐的案件报道至少可以追溯到1994年,22年难堵假盐上餐桌的背后,是亟待填补的监管漏洞。
据介绍,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用于生产饲料和养殖牲畜,属农业部门主管,而根据《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的规定,畜牧盐又属食盐专营的范畴。多头管理往往造成市场监管上的漏洞。
《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将于明年元旦起实施,取消对小工业盐及盐产品进入市场的各类限制,放开盐产品市场和价格等,这些重大改革措施即将落实,食盐业竞争将会加剧。要警惕生产、经销商为增强价格竞争力,降低质量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食盐生产标准相对较低,为适应社会对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要按照与其他食品一样甚至更高的卫生标准来规范食盐生产。
你对此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