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胖胖的竹虫,没有翅膀的蚂蚱,金黄色的蚕蛹……这些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有点恐怖的虫子,如今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近日,晚报记者走访巴城夜宵摊点发现,在菜品种类中不光有传统的烧烤,上述另类小吃也深受市民喜爱。 厨师正在炸虫 炸竹虫 炸蚂蚱 夜宵“虫虫宴”畅销
8 日晚10 时许,巴城西华街一家大排档摊位上整齐摆着数十盘竹虫、蚕蛹、蚂蚱等,炉子上热气腾腾,食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它们虽然长得吓人,却好吃又营养,炒蚕蛹25 元一份,炸竹虫56一份,黄蜂50 元一份。”该店老板对路人大声叫卖,并大谈其营养价值。一位女士花80 元点了蚕蛹、竹虫各一份,摊主拿起食材,丢进热气腾腾的油锅,一会儿便炒好递给她。 在大排档前,一些食客对这些“虫虫”满是好奇,但又害怕。“一份炸竹虫56 元,吃个稀奇倒不觉得贵,就是有点害怕。”一名老大爷“欣赏”了半天,还是不敢下口。几位小伙胆子大,黄蜂、蚂蚱各点了一盘,细细品味一番,“又香又脆!真的好吃!”一小伙说。 “炒蚕蛹销量最好,很多顾客点这道菜。”该店老板说。
“稀奇”食材来自外地 该店老板告诉晚报记者,虽然这些食材巴中市场也有批发,但为了保证口感,其店内的蚂蚱、竹虫均是从云南运回的。至于是否是野生的,老板也弄不清楚。 晚报记者走访发现,巴城蓝湾国际、回风等地的多家大排档均有“ 虫虫宴”出售,部分老板表示食材是从城西市场批发的,部分老板表示食材来自外地。那么批发商的这些“稀奇”食材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9 日上午10 点,晚报记者在城西市场的海鲜冷冻批发市场了解到,只有两家批发冷冻蚂蚱、蚕蛹等虫类。其中一家批发门市店内有蚂蚱、蚕蛹、竹虫等。该店老板打开一个冷冻箱,拿出用塑料袋包装好的蚂蚱、竹虫。他介绍,这些全都是从外地批发的,主要销往餐馆。而另外一家批发门市有销售蚂蚱、蝗虫、蝎子等,均从云南批发,销量不错。 并非人人都可以吃虫 蚂蚱、竹虫、蚕蛹等虫类是否可食用,对人体有无影响?晚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医生。 医生告诉晚报记者,蚂蚱、蚕蛹等虫类确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可食用,但应少吃,尤其是胃肠道不好的市民最好不吃。“食用过多会对肠胃造成负担,不易消化。这些虫类本身带有寄生虫,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味道较辛辣,吃多了还易上火。”医生还提醒,过敏性体质者也不宜食用,如果在食用过程中出现皮肤发痒、皮疹、嘴唇发木等症状,需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从事昆虫研究方面的专家指出,对高蛋白过敏,患有痛风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特殊体质人群应慎食昆虫。同时,昆虫切忌生食,否则容易造成疾病。 并非每一类昆虫都可以食用 中医专家指出,昆虫的身体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有机矿物质、水、纤维素等七大类营养素组成的,这些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而许多昆虫体内的优质蛋白的确很高,吃昆虫可以很好地补充优质蛋白。但是,并非每一类昆虫都可以食用,有些昆虫体内含有未知的寄生虫、病菌等,不宜随意食用,建议食用人工养殖的昆虫,而非自然界获取的虫卵,从而保证食用安全。 烹饪方法有讲究 据了解,目前人们烹制昆虫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烤、油炸、煎、椒盐、炒、蒸、做羹等。 美食专家介绍,因为昆虫身上的味道比较腥,所以鲜少用来做汤或者蒸食,多选择油炸、椒盐等方式烹制,昆虫的翅膀、四肢一般要除掉。此外,如果是活虫,最好先人工饲养几天,让其排便干净后再进行烹制,这样能减少其身上的异味。烹制前先用热水过一遍,除了能清除其身上的杂质、污物外,还有利于烹制。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李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