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红4方面军第10师、11师、72师和73师2万余人离开鄂、豫、皖苏区西进。1932年11月5日从湖北省郧县泰家墁进入陕西省商洛地区商南县三官庙地区,分两路经大屋场和赵川汇合于十里坪,11月6日红4方面军第10师在白鲁础成立了商洛第一个“白鲁础苏维埃政府”。后经过云岭地区时,被杨虎城的三个团堵住了前进的道路,胡宗南、肖之楚、刘茂恩的部队追赶拦截,形成了包围圈,企图将红军消灭在峡谷之中。经过浴血奋战,红四方面军主力得以全部突围。红4方面军突围后,后转北经长安、汉中到达川陕边界,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省苏区铜币
1932年12月29日,红四方面军在通江成立了以旷继勋为主席的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极盛时期,总面积达42000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1933年2月,在通江建立川陕省苏维埃民主政府革命根据地,1933年3、4月间,红军在通江县城郊西寺设立“造币厂”,在炮火不断,以及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用简陋的造币设备和古老的熔铸方法铸造“镰刀斧头五角星”图案的铜币。原料低劣,制作粗糙,版别复杂。1933年12月4日成立了川陕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先后发行了纸钞、银币和铜元。川陕省苏维埃造币厂共铸造发行三种类型的铜币,即1933年大200文、1933年版500文和1934年版的200文“赤化全川”铜币。
川陕苏区工农银行和造币厂的建立
当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围剿”开始的时候,正值东北沦陷,上海停战协定签订之际。这是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结果。一九三二年十月国民党集中几十万军队进攻鄂豫皖与湘鄂西苏区,当时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而敌人的兵力又过大,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撤离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西转移。当时适逢四川军阀相互混战,川北敌人守备空虚,徐向前同志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过秦岭、越巴山,进入四川境内,与原有的革命武装会合,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并取得多次胜利,于一九三三年元旦前后在通江、南江、巴中一带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7日成立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于通江城。这一年的“八一”纪念日,川陕省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于巴城举行。继而在10月21日晚进占凤凰山,22日晨攻入绥定府,将四川军阀刘存厚的第二、四、五、七、八、九、十一等团完全消灭,夺获了敌人的整个兵工厂和造币厂。
1933年红军攻下达县打败国民党军阀刘存厚,缴获了先进的造币设备和原料,随后用其先进的造币设备铸造了较精美的1934年版的铜币和银币,这才解决了红军铸造铜币和银币的质量问题,年底由于红军的战略性转移,向陕北进军,川陕造币厂停止铸造。铜币流通一年零八个月,当时为红军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已经成为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对研究中国革命钱币史有着浓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苏维埃钱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性。镰刀、锤子、党徽图案是中国共产党的化身,锤子和齿轮代表工人阶级最可*的同盟军农民阶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五角星”代表广大劳动群众和一切愿望并支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其他阶级的志士仁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才能取得彻底胜利。这些图案是川陕苏区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爱戴中国共产党而献身于伟大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光辉写照,寓意深刻,独具匠心,显示了艺术家高超的艺术创作水平。
钱币设计上“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一中心政治口号,宗旨是告诫人民群众,只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赤化全川”表现出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要把四川全省都建起红色政权的决心,再逐步赤化全中国,最终推翻统治阶级,建立新中国。
川陕革命根据地钱币,是川陕省苏维埃革命根据地钱币文化最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物依据,具有极强的政治宣传教育作用,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很好教材,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