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927|评论: 3

[热点新闻] 决战贫困 雷波在行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2046567.jpg

       大美雷波,孟获故里,脱贫攻坚,如火如荼。
  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雷波县的贫困状况量多、面广、程度深,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村171个,其中极度贫困村27个,贫困建卡农户10301户41179人,贫困发生率17.51%。
  脱贫攻坚难度巨大,但难不倒意气风发的雷波人。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机制、破解难题,不比困难比办法、不比条件比干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要求,大力宣传“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一”等脱贫部署,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健全机构,压实责任。雷波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以县长为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10个攻坚小组、3个保障组,县、乡、村三级挂图作战。33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分片包干171个贫困村,实行65个县级部门帮扶贫困村、1200名驻村干部、171名“第一书记”和171名农技员帮扶建卡贫困户“对口帮扶工程”。
  科学规划,层层落实。编制出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制定18个专项扶贫年度实施方案,瞄准贫困根源,根本性的解决彝区民生和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县委还出台加快节奏、提升效率、确保工作落实的五条措施;县纪委设立了扶贫资金监管中心,为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提供纪律、效率和监督保障。
  锁定目标,分类施策。围绕“户减贫、村退出、县摘帽”的标准,雷波县扎实开展了“回头看”和“六有”平台数据建设。2015年,完成7878名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减贫群众纯收入从建卡时的2089元增加到3652元,增收1563元。2016年,将完成8769人脱贫、44个村“退出”任务。完成“一村一幼”210个、乡镇幼儿园39所、改扩建或新建寄宿制学校16所,所有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必胜。
  畅通交通,打破瓶颈。雷波县坚持交通先行打基础,构建“内通外畅”的交通网络。投资14.9亿元的49.8公里G353复建路已投入使用。县财政配套资金近5亿元,新改建64公里县道、168公里通乡油路、378公里通村通畅路和475公里通村通达路。全县252个村通公路,118个村通油路,交通条件大为改善。还启动了G353雷大路升级改造、县城绕城路和箐口山隧道新建,以及县道马湖至黄琅路、屏美路改造工程;一车、大岩洞、斯古溪3条通乡油路进入建设阶段;拉咪、小沟、回龙场3条通乡油路完成招投标。今年必须“摘帽”的44个贫困村,已有28个村实施通村路硬化,剩余16个村将在9月30日前完成通村路硬化工作。
  培育产业,强化支撑。围绕“1+11”产业规划,按照“果、薯、蔬、草、药+加工+电商”模式,坚持长短结合、远近兼顾,推广良种良法,发展畜禽养殖,确保当年增收见效,产业造血正在朝着精细化、生态化发展。按“1+11”产业布局,根据不同贫困村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推广核桃、脐橙、砂仁、竹笋、莼菜、山葵、青茶、白茶、白魔芋、青花椒、七叶树等11大产业。今年6月,雷波县成功入围国家级电商进村示范县,将获得国家财政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全县新增电商示范户42户、农业专合社15户、种养大户50户。
  扶贫扶智,教育优先。投入4.55亿元,扎实推进15年免费教育,全面免除幼儿保教费,年内可实现幼教点全覆盖,13508名学生享受寄宿制补贴,38577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850余名新生就读于职业学校。贫困的代际传递链条正在被加速熔断。
  医疗保障,稳步提高。雷波县在建村卫生室19个,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并与省人民医院、宜宾市二医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2%,城乡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6月16日,县人民医院联网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成功,可实现异地就医及时结算,目前与全省251家医院联网。
  拒毒防艾,意识增强。落实500万元禁毒工作专项经费,调整20名事业人员充实禁毒战线,新增40名缉毒辅警,建设1个流动缉毒卡点和2个固定缉毒卡点。开展“七进彝家”行动,大力宣传毒品、艾滋病的严重危害,提高群众拒毒防艾意识。
  移风易俗,蔚成风气。瞄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雷波县积极推进以彝家新寨为主的新村新寨建设,实现文化扶贫与物质扶贫并举。永盛乡石关门村101户群众居住的新寨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安乐窝”。新寨内,饮水、供电、道路“三配套”,户型、功能、绿化“三统一”,生态、风貌、风格“三协调”,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类似于石关门村,雷波县在“十二五”期间已建设130个彝家新寨,10850户群众受益。今年,计划实施的24个彝家新寨、21个农网改造、30个宽带网、57个村文化室已经动工,启动了16个集中安置点和41个分散安置点建设,第一批4606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进行。县上制定了《关于倡导社会新风尚严禁违规宴请的实施意见》,明确婚丧嫁娶礼金数额、宴请方式和桌数,重拳整治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坚持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风尚“五新一体”,禁毒防艾、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七进彝家”行动同步推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发展能力,扎实推进物质、精神、环境“三脱贫”。
  四个优化,增添活力。县财政局优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优化筹集渠道、优化扶贫开发项目实施、优化扶贫专项资金监管。今年,县财政投入1亿元作为产业发展资金,并设立了1000万元产业发展风险担保金。
  旅游产业,曙光在前。雷波县大力发展以马湖为龙头,溪洛渡高峡平湖、阿合哈洛大草原和西宁原始森林为支撑的全域观光探险、美白养颜、康养度假旅游业。启动了马湖景区生态移民安置,采取PPP模式和土地增减挂钩方式,启动了横梁子安置点建设,计划两年内完成整体搬迁。启动乐水湖城市公园建设,大杉坪村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罗汉沟村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如火如荼,带动了20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
  抢抓机遇促发展,凝心聚力惠民生。雷波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中纪委监察部机关、国土资源部开发司、国家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三峡集团公司、成达公司的定点帮扶,在省政府办公室厅、省教育厅、省旅游局、省体育局等省级部门和四川农业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大力关心帮助下,目前正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和深化党建“厨房式”工作法为抓手,“输血”和“造血”两翼齐飞,“内因”与“外因”共同发力,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坚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江泽明、文宏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8-1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日脱贫才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16-8-2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雷波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加油!

发表于 2016-8-2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