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曹礼芹,1981年生,简阳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武侯区作协理事,在《四川文学》《四川农村日报》《资阳人》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260余篇,作品入选《苍生录》、《两湖一山风情录》、《资阳优秀文艺作品选》等选集,获得四川省首届农民工文艺大赛、周克芹文艺奖、简阳市文艺创作奖等征文奖励50余次。 作为简阳人,不管身在哪儿,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
玉成印象
作者 曹礼芹
说起简阳市玉成乡,我在大脑百度了下,还真想起点东西,玉成是一个能留在记忆中不忘的地方。
2014年在做实习记者的时候,写了篇关于玉成乡村民修路的稿子,在冬天农闲时,大家齐心协力修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至今还记忆犹新村民们“改变出行难”的镜头,还清晰记得村民说的“以前摩托车过都要陷起,修起过后,大家都好走了嘛!”“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喊儿女们回家来,看看家乡的变化,他们以后喊朋友来耍就方便了。”
除了这个,就是舌尖上的玉成,玉成羊肉汤和九里埂花生。羊肉汤在简阳各个乡镇都可以吃到,但是个人味蕾得到最大满足的是在玉成吃的羊肉汤。记得那天是在朋友的邀约下,专程去吃的,大冬天吃得满头大汗,嘴巴都不想抹,吐气都带羊肉汤味道,一定要显摆下在玉成吃了盘羊肉汤,当然和曾重走成渝老路时在石桥古镇吃的味道是各具特色,这美食呀,我想和文章也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人人都好恐怕也不现实。还有就是九里埂花生,听说这个花生富含微量元素,人吃了好处多,这让我想起雁江人引起为傲的长寿之乡里的龙渠水,听说哪个水经一知名医院检测,对痛风治疗有特效,是长寿之源呀。说起花生,我记忆最深的是天府花生,自己家里就种了,吃起来微甜的,当吃了九里埂花生,才知道自己有点孤陋寡闻了,这花生比天府更好吃,具体咋个好吃,各人尝了才知道。也不由得想,这花生是不是也有故事的呢?比如简阳某地的胡豆因帮助修白塔四边结豆之类的传说。
我是一个俗人,只想说,玉成,我还会去的,为了玉成羊肉汤和九里埂花生,也为了看看他们那里的人改变生活作为,相信,玉成,一定会成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