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08|评论: 0

#聚焦党代会#广元:创新引领 蓄积发展动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新引领蓄积广元发展动能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科技创新工作亮点扫描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011426日,中国共产党广元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在此半年前,四川元泰达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在广元注册成立,采用国际领先的缓释铸造发泡技术,生产泡沫铝系列产品。
沿着科技创新之路走来,充分借助市校合作平台,如今的元泰达已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把铝材卖出了银子的价格,各类产品价格增值6.5-17倍,企业产值是科技创新之前的30倍。
把科技创新贯穿到企业发展始终,依托核心技术不断发展壮大……细细梳理,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科技创新亮点纷呈。
突出创新首要地位 万众创新形成新局面
2015年底,当“十二五”落下帷幕,富有创新精神的广元由于坚持把科技和经济有效融合,推动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连续五年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回顾广元科技创新的步伐,均是对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的具体落实:
——坚持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广元追赶跨越的动力战略,出台实施《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10余个;
——组织91个高层次人才、400余个科技人才实施创新创业项目100余项,专利连续5年保持百件级增长、两位数以上增幅……
经过五年来的发展,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并将通过全面创新来驱动转型发展,集聚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提升全民创新意识、焕发万众创新激情。
坚定协同发展定力借智引力取得新进步
18日,我市与清华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构建起清华大学与广元全面合作的机制;629日,我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项目计划投资约23亿元……
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面对全市高精尖人才少、创新资源贫乏现状,市委市政府积极搭建市校合作、厅市会商、科技金融对接“三大”平台,借智引力推进全市创新发展。
目前,我市108家单位企业与国内外114所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展交流合作,实施项目300余项,培养培训市内创新型科技人才1280名;率先在全省推行省科技厅和市政府工作会商机制,实施项目200余项。
聚焦产业创新发展 高新技术实现新突破
今年6月,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调研组的一份《广元市猕猴桃产业发展调查报告》引起各方关注。
报告从面上总结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建议的同时,更从科技创新层面上对如何提高猕猴桃数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等进行了建言献策。
把科技创新目光聚焦到产业发展之上,让主导特色产业全程具备核心竞争力。2011年至今,我市已建成创新平台71个,基本实现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全覆盖。
到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前,广元已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38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704亿元;培育科技型企业120余家,201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3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46%
着力科技脱贫攻坚 富民惠民取得新进展
“精心确定一批重点发展产业,建成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近年来,广元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实际,探索推行了‘七个一’服务农村科技创新模式。”2015715日,在广元召开的川东北片区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对接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七个一”模式以科技为纽带,在农户、专家、企业、产业、园区间构建起利益联结紧密、良性互动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值得全省推广。
截至6月底,全市科技系统通过大力推行“七个一”农村创新发展新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800人,科技示范户49000余户,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231项,推广面积380万亩,项目区农户人均年增收763元以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