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九龙闲人

[讨论]盐亭十大世家

[复制链接]
ytr

发表于 2009-8-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九龙闲人在2009-8-9 1:14:00的发言:

“阶级”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严震为人一生,短处尚少。一分为二的看也是成功人士。只是裙带关系出来的严历是个腐财分子。有识人不明之责。其它的基本都是显著的优点了。当选盐亭人物终身成就奖,一点没话说。要是在现在,基本上就是周总理,温总理这样的人物了。

哦,是这样吗?确实对他知道的不多。盐亭老东门城墙设双玉带是不是跟他有关哦?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十大世家之二:税家

                                                                                                      九龙闲人   整编

                                                  1、盐亭税家

    盐亭就唐朝出了严震这盐亭第一世家后,沉寂多年,只到宋时,方出盐亭第二世家:税家

    税姓源流纯正,起源主要有一:源于古国名。据《中华姓氏大词典》所载:“源古税国,在蜀。”湖北巴东《税氏家谱》载:“得姓受氏,肇自有殷,爰暨夏禹,定九州成赋中邦,赐土姓始立宗国,故书之税曰姓。”

    盐亭税家:在《四川通志》、《成都府志》、《潼川府志》、《盐亭县志》等不同年代地方志中,不乏有税氏记载,唐代盐亭税隆【严震之婿】“有勇力,值宗幸蜀时,护驾有功,封万户侯”。翁婿护驾受封,名存盐亭忠孝祠,记入方史,历来崇祀,流芳千古。

    闲人以为:万户侯!不得了啊,在唐朝人口相对现在那么少的地方,有一万户归自己收税管割,乡友们可以自己想想,现在一个乡即一万人左右,以每户三人算,一万户最少也得三个乡镇。归一个人的“小政府”,至少不用再给别人“打工”去了。一般人达不到这个成就,于是只有用言语“粪土当年万户侯”了!

在宋朝税家来了一个成功转型,由“武功世家”一忽拉整成了盐亭的“知识之家”,书香门弟,先后中了四位进士:

1、北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五年庚辰(980年)科进士税挺

2、北宋哲宗(赵煦)元祐三年戊辰(1088年)科进士税定国(元兴八乙丑科)、

3、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壬子科进士税元顒〔容〕

4、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五年乙丑(1144年)科进士税庾均【闲人注:盐亭县志记载为:税庾,庆元五年(1199年)已未科


   因些,税家以“文武双全、忠孝报国”当选为:盐亭十大世家之二。有联赞:

上联;宋朝进士门第

下联:巴郡经学人家。

                                         2、税家:四川原著民的有力证据

                   有联:    上联:五千苗裔发达远;

                                     下联:二传经书留芳长。

 

    税姓约于周代起源于今四川中部,后成为当地大姓之一。据《路史》载:“蜀王见廪君兵强,结好钦宴,以税氏五千人遗廪君。”可见当时税氏人数之众

西汉末年曾帮助公孙述割据蜀地,并由此东迁,南朝初年已有族人居住在今湖北西部一带。税姓以河间郡为郡望,说明曾在今河北一带形成郡姓望族。如今则是湖北、四川等地较有影响的姓氏之一,陕西、贵州等地也有税氏分布。目前税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四川射洪税氏字辈:文明上朝廷,紫远清国正,先中郁弘开。

    四川荣县税氏字辈:之乎有艮,正大光明,万世承宗,必绍钦学 ,刻建奇能

    四川省江津县、綦江县税氏字辈:长天联思文,朝廷安永正,清国举贤人,世泽万春盛。

   清税氏贡生、举人、进士者亦不少;民国时期就更多了(详见《小资料·税氏名人·提名集录》)。目前,从已搜集资料表明,税氏后裔主要聚居在今四川射洪、遂宁、大英、蓬溪、温江、郫县、双流、金堂、都江堰、彭州、泸州、合江、泸县、南溪、纳溪、广元(系陕西迁入)、犍为、青神、荣县,重庆綦江、江津、合川、奉节、巫山,湖北巴东、秭归,湖南岳阳,贵州赤水、习水、修文、桐梓、毕节,甘肃临洮,云南文山州丘北,西藏盐井和陕西等地,而零星散居户,则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区(包括台湾省),有的还旅居海外。


    闲人评点:湖广填川,是在川文史类学者最有兴趣的话题。皆以元末、明末以后,川人不存十之八九,更有人说“已经没有真正意义的四川人了!”,“全是移民的后代”,然税家不仅起源于蜀古税国;更是历经唐宋元明清,今天在四川的广泛分布,就足以让这类主张顿感苍白!

    不知盐亭今天还有没有严家、税家后人。

发表于 2009-8-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绵阳盐亭都有姓税的,我一个同学姓税,在泸州。这些是不是仅存的四川原住民哦。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歌意无极在2009-8-9 17:39:00的发言:
绵阳盐亭都有姓税的,我一个同学姓税,在泸州。这些是不是仅存的四川原住民哦。

应该是哦!

 

税氏起源于蜀,发迹于河间郡(今河北),以河间堂为堂号。这个姓氏血统比较纯,不像大姓,多支多源。

 

主要还是要你同学回去清家谱,看是一直就在川吗?还是出川后又回川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十大世家之三:文家

         夏日炎炎,闲人蛰居家中,信手翻阅有关盐亭古籍,发现盐亭人才有个突出的特点,即家族型。用今天的话说,一个带一个,一帮一帮的,将所谓“盐亭帮”这种“盐亭现象”上追到唐代。证明了在旧社会不能普及教育的情况下,私塾教育的成功与重要性。现刊选“盐亭十大世家”,编列于下,供乡友把玩、品味。

                                            1、文同传记

     文同在盐亭是家喻户晓,故闲人不再细说。仅附传记一篇于后。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祜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

    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苏东坡称他在文艺上有“四绝”:“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

    文同以善画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同在诗歌创作上很推崇梅尧臣,他的《织妇怨》描写织妇辛勤劳作,反被官吏刁难,与梅尧臣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同一机杼。他的写景诗更有特色。如“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早晴至报恩山寺》);“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晚至村家》)等句;形象生动,宛如图画,充分表现了画家兼诗人善于取景、工于描绘的特点。他在诗中还常常把自然景物比作前人名画,如“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晚雪湖上寄景儒》)、“峰峦李成似,涧谷范宽能”(《长举》),为古代诗歌描写景物增添了一种新的手法,这同当时画家乐于向前人诗中寻找画意具有同样的意义,表明了北宋前期诗与画这两门艺术已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比起前人王维的“诗中有画”来就更前进了一步。

  所著《丹渊集》40卷,《拾遗》 2卷,为其曾孙文口编,附《年谱》1卷、《附录》2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

另,文同墨竹的特点是。“文同画竹,影中见骨”。在其所画墨竹之影中,可以见到竹子的“骨头”。

 

    闲人评点:文同是古代盐亭在艺术方面的领军人物。有了文同,才让人觉得盐亭不再是一个文艺之风不存的偏避小邑,文同的竹画让人感觉到盐亭的小山小水小沟小壑中仍然别有一翻景致。盐亭农家户户种竹,房前屋后必有竹林相映,但唯有文同生于斯,长于斯,从竹中悟出了人生的道理,画出了文人的风骨。

                                      2、文化世家

    (1、文翁化蜀

    文同在蜀的先祖文翁可是位了不得人物,对蜀地有开化之功:“文翁化蜀”。

    文翁(前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儒学未曾在这片土地上传播开来。蜀人以族相聚,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古老的传统,青铜器、钱币、印章、文字符号等一直延续至汉中叶。因此,在具有正统观念的古人心目中,巴蜀仍被视为儒学与儒教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

    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中国教育史上一颗明星——文翁,第一个官办公学,开化蜀风。《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后世人缅怀文翁,蜀立专祠岁时祭祀;由于当时舒县属于庐江郡,故庐江城建乡贤祠(移建易名忠义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启后贤。

    (2、盐亭进士文葆光。北宋嘉祜四年进士(1059年),即是盐亭文家在文同以后10年又出的一个进士。

文保光以后,盐亭文家再无进士“出产”,能见名传的只有明朝景泰元年贡生文制(任职洒西通判);清康熙十年贡生文叙等人。



 

发表于 2009-8-1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晓得目前最出名的是“佐罗世家”,卖休闲服的,建行对面。

发表于 2009-8-1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同和文翁都知道,但他们之间有血缘联系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能否请闲人兄花点时间给我等讲解一二?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扫我县9坛在2009-8-10 11:02:00的发言:
我晓得目前最出名的是“佐罗世家”,卖休闲服的,建行对面。

佐罗世家,不应该以卖休闲服为主。应该卖夜行衣系列,或至少也该是现在的“野外运动”衣物才能对口。你那天去给那个老板说一下,说他“挂羊头卖狗肉“不利销售发展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歌意无极在2009-8-10 11:17:00的发言:
文同和文翁都知道,但他们之间有血缘联系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能否请闲人兄花点时间给我等讲解一二?

文翁是文同的入蜀先祖。

发表于 2009-8-1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扫盲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元宝山在2009-8-10 14:51:00的发言:

扫盲了~~

为什么非得要这么说,让我的虚荣心膨胀呢???

发表于 2009-8-1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九龙闲人在2009-8-10 15:43:00的发言:

为什么非得要这么说,让我的虚荣心膨胀呢???

 

莫得法,你有本钱膨胀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元宝山在2009-8-10 15:56:00的发言:

 

莫得法,你有本钱膨胀

有本钱?我都不晓得这本钱到哪里逗呢。

发表于 2009-8-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九龙闲人在2009-8-10 14:02:00的发言:

文翁是文同的入蜀先祖。

哦,谢谢。

发表于 2009-8-11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九龙闲人在2009-8-10 14:02:00的发言:

文翁是文同的入蜀先祖。

嗯,对头。  当然文翁不知道后辈有文同这个人,但文翁追根溯源是文同的先祖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yyhhk在2009-8-11 12:29:00的发言:

嗯,对头。  当然文翁不知道后辈有文同这个人,但文翁追根溯源是文同的先祖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同的历史地位不如文翁了。

 

文同只是在盐亭热火,仅文氏家谱中比文同有成就(包括文学成就)者大有人在。

 

在中国文艺历史上,文同应属二线文人。一般都介绍不到他,只有专业了,深入了才好不容易找得到他名字。虽然说这话有自己给家乡泼冷水之嫌。

 

虽如此,文同的为官处事,修身为人,艺术修养,是值得称道的,称为“良吏”的代表人物之一。

发表于 2009-8-1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横扫我县9坛在2009-8-10 11:02:00的发言:
我晓得目前最出名的是“佐罗世家”,卖休闲服的,建行对面。

太有柴了[em60]我顶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九指情魔在2009-8-13 10:07:00的发言:

太有柴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我顶

我也顶。

发表于 2009-8-1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九龙闲人在2009-8-11 17:21:00的发言:

文同的历史地位不如文翁了。

 

文同只是在盐亭热火,仅文氏家谱中比文同有成就(包括文学成就)者大有人在。

 

在中国文艺历史上,文同应属二线文人。一般都介绍不到他,只有专业了,深入了才好不容易找得到他名字。虽然说这话有自己给家乡泼冷水之嫌。

 

虽如此,文同的为官处事,修身为人,艺术修养,是值得称道的,称为“良吏”的代表人物之一。

[em50]

发表于 2013-9-1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有姓吴的么?  我记得好像民国时代开丝厂那个比较有名诶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