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成渝 文化旅游资源共享
转自《南充日报》[2016年08月25日]
蜿蜒嘉陵江,300公里婀娜身段在南充千回百转,让南充独拥“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桑梓、嘉陵第一曲流”三大恩宠,也由此成就了南充这座美丽的生态之城。
融入成渝城市群旅游发展,南充旅游“打铁还需自身硬”。《南充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5年,我市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把南充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不断增强城市休闲游憩功能和文化功能,真正实现“城市即景区,景区就是一座城市”目标。
根据“十三五”规划,南充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之路目标更加明确。做优阆中古城旅游龙头,积极支持阆中古城参与古蜀道申遗,打造动静结合、动静相宜的“古城旅游圈”“环城山水旅游圈”“城周30分钟乡村旅游圈”三层旅游圈;打造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带,以嘉陵江为轴,加强对嘉陵江文化的挖掘,整合沿江旅游资源,串联沿江广元、南充、广安、重庆等地著名旅游景点,构建嘉陵江流域“生态、人文、旅游、共享”的最美内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利用即将贯通的巴广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整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朱德故里、小平故里、渣滓洞、白公馆等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以重庆-广安-南充为主的全国红色精品旅游带等为支撑的“大旅游”格局。
目前,南充已拥有全国和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个,旅游景点40余处,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攀折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桂冠,目前更是融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观光、红色文化、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内河精品旅游城市。
对接成渝,我市将进一步整合南充市域旅游资源,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培育旅游品牌,着力塑造“南充———嘉陵江畔最柔美记忆”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