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蓬山摩崖石刻
太蓬山,又名绥山,位于营山县太蓬乡,素有“蜀北名山”之誉,“太蓬仙迹”之称。自古以来,这里不仅是朝山观景者的必去之处,而且更是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云集的胜地。他们无不在此吟诗作赋,泼墨作书。现查明,清县志和太蓬山透明岩上可考的诗词碑记就达120多篇,其中有近70篇镌刻于透明岩环山的岩石之上,面积达300余平方米。
石刻最早的唐代开镌于唐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最晚的为民国38年(1949年)。其中唐代8幅,五代1幅,宋代40余幅,元代2幅,明代5幅,清代8幅、民国2幅。石刻内容有:佛教经典,造像碑记,游人诗赋,史实辩误等。
其中最珍贵的有唐代《安禄山题龛》、唐代知县任惠琳题“透明岩”碑、唐主持僧《十三生七斋记》、唐朱伦之《普济寺》碑,宋雍沿《题太蓬十三韵》、宋朱时敏《辩太蓬有安禄山题龛》、清《装修神像碑记》等。这些石刻题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太蓬山的宗教、政治、文化、地理及风景名胜资源等。而且这些题刻的书法风格各异,形体齐备,正、草、行、隶遒劲。流畅,是古代书法艺术之瑰宝,被南充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11月公布文物保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