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15|评论: 22

[原创·图文] 点名册、蓬安商业的羊肠小道(一)【原】点到名的注意了。不得不看,有重要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0170f387a1466b0668.jpg
  • 一、点到名的很危险.
    才开二个月的在政府街与房管局交叉的馋嘴小吃,可能难以为继。
    才开不到一月的有两家米凉粉店,房管局对面、玉琴街处不一定能赚钱。
    原新车站后大门阳红副食旁边新开才几天的有中餐的米粉轩,要好好经营才有望。
    技校门口又开一家眼镜店梓某,也让人担忧。
    相如广场附近舌尖上的味道,现在只做晚餐了,危险。
    原渝宗老灶火锅,撤了。
    邮政局向法院处10日新开巴蜀崽火锅,楼上泓香火锅8日就打广告7.8折了,才开业就有这样的缠斗,堪忧。
    ……此处若省略干。
    二、为什么败走麦城
    餐饮的空间愈发逼仄,酒水买一送一只是标配,不是优惠了。9折、8.8折是常态。7.8折不稀奇。
    为什么说是标配,因为酒水一般是酒水厂家出的“血”。真是餐饮经营者让利,那得品质好、数量足、服务优、价格低等等。
    重要的是,不管做什么,往往学不到精髓。这是很多餐饮商家的局限。
    就是做面条的,有的开面店的说自己做了多年面,都还有做不好的。更不说那个火锅。有的辣,辣得叮人;麻,麻得苦口。汤,始终要糊;料,始终没香味。等等,不一而足。火锅的技术不是半路出家的能做好的。
    我最爱观察面馆了。今年开小面馆的更多了。
    每个行业进入的人都多。劳力过剩,打工不好挣钱,很多夫妻都回来开店。建设路靠近城南市场那一段,多了几家面馆。
    好位置,好味道,好价格,好服务等等,都要很好,要求就不低了。
    否则就:三天不开张,开张管三天。只管三天,就歇菜。
    没有特色,没有品质,没有以上“四好”,又没有关系,那当然要败走麦城。
    有的看似有生意,但是请人多了,也是没赚头。有的位置好,不过房租也高,最后也没搞头。
    眼看有人吃有现金流水,一天还忙,就是不赚钱。
    特色、质量是王道。
    那天吃舌尖上的味道的酸辣粉,下午去的,竟然是十元一碗。味道也不怎么好。我想,他如果晚上菜品不好,没卖相,肯定要玩完。
    价格,也是影响人们购买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你的产品要对得起那个价格。
    现在的面一般都是7、8、9元对应小中大碗,你要搞8、9、10,就会有风险的。
    大碗也有11、12的,川B凉粉,佳Y面馆。佳Y饺子15元。人家味道、环境、装修都还行。
    三、有的位置很蹊跷
    水吧街的生意真不好做,看起来有点人流,也相对算城市中心,可就是难以挣钱。连以前本来不错的川湘菜馆都开不下去了。前些时间,一共有11家门面在转。
    如果回忆历史,前段时间还经营的刘二娃刀削面那里很早就有一家叫“红火飞扬”的面馆,还是连锁。我试吃了一次后,心叹:完了。因为他主要是做北方那种如“剔尖”的品种,就是用筷子从面盆边上擀出去的一二寸长的两头略尖的小面条,很滑溜,不过并不是我们本地人的口味。后来来了家做跷脚牛肉,是干饭,牛肉汤。吃了一次,很不爽。清汤无味,毛都没弄干净。果真不久就垮了。后来搞了个阆中面馆的牌子,好象根本就没开。后又变成一家夫妻档饭馆,没管到半年。又有一二妇女开面馆,也是没开好久。后来就是刘二娃刀削面,现在是什么第1小吃。想想看,好多家了,而时间不过三五年。
    有的位置就是怪。帝景花园靠都市水乡那个风味园餐馆,从一开始金鸿公司装修时打上风味园中餐标识,我就觉得悬。这里以前是稻香轩,牛肉汤锅,不错,挣钱三四年,可谓盆满钵满。后来是帝景酒家,生意差。再换成羊咩咩,也是生意冰冷。现在风味园,勉强为继。
    水吧街那个天府兔头那个位置,也不挣钱。我知道时12年是大众串串,又某火锅,后来天府兔头。再后来是某小火锅,现在是哥老倌。生意都不行,经营基本不到半年。
    面工商局对面的以前是金川,后来是老船王,再后来是蜀宗,再是喜客来,然后现在是泓某火锅。应该都是勉强经营。
    有的位置真的不能挣钱。
    稍好一点的就是将几个合伙人的关系户“吃”完,就歇菜。
    同土局那个成都面,一年挣几十万。我们归功于位置,人流大。但是,其实人家的味道也还好,特别是数量足。
    好位置不能挣钱,那一定是经营本身出了问题,如产品出了问题,质量、数量、服务、再加管理。
    四、店挪活
    常言树挪死、人挪活。店挪一挪也可能好。
    现在城东派出所那里隆升超市,以前是几年的面馆。2010年前是成都大碗面,生意一般,搬到马电下,生意更好。属于县城生意好的三五家面馆之一。后来是小二专业面馆,男老板爱钓鱼,女人辛苦,生意一般,后来搬到城中市场超市对面,面加小夜啤,生意还不错,晚上有时有几桌喝酒的。后来是营山一家人做面馆,现炒臊子,份量足,不过后来也走了。后来是饭跑跑,干饭小炒。生意不行。
    香香卤面以前在希望街,门面四万五,感到压力,搬到马电住宿楼刘牙科这边,门面便宜一万,门口晚上还能搁几桌。一家人搞得红火。
    以前喜欢吃吉林小吃的包子,在法院那里,生意勉强。后来搬到石油宾馆对面去了,又做了五六年了,应该比以前好。
    现在重庆小面也搬到帝景家园门口了,原在工商局对面,其实是做汤锅的。面也一般。但愿搬到那里生意好点。
  • (未完待续)
  • t012d652a16bb4164f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30 收起 理由
蓬安睡佛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老蓬安人了。观察得有点仔细,分析得有点味道。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小春 发表于 2016-9-2 18:16
应该是老蓬安人了。观察得有点仔细,分析得有点味道。学习了

谢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鉴和学习也是为商之道。:handshake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9-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6-9-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文章内容分析得精准到位,今年实体经济不好,都想回老家作点小本经营,其实这是大环境下影响小环境。

发表于 2016-9-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专业,

发表于 2016-9-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后续快上

发表于 2016-9-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好吃嘴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9-2 19:08
我还想回蓬安开个小馆子呢,看到楼主发的这贴都后怕

发表于 2016-9-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

发表于 2016-9-3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细心,平时注意观察,分析得还有道理,市场经济,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就这市场如何发展你有何高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9-3 01:51
不好作的小本生意还在后面,大家慢慢看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面虫子。从小基本上晚上都吃面。如果说好吃,这也算?;P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业余的,认真的:handshake;P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6-9-3 01:51
不好作的小本生意还在后面,大家慢慢看

消费疲软、从业者增多、质量要求高,非特色难生存,小本生意还不好链接互联网。
大学生、返乡工多,说的好多银行都在裁人了。竞争要加剧哟。
你说得不错,可能性大大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6-9-2 19:08
我还想回蓬安开个小馆子呢,看到楼主发的这贴都后怕

是先怕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9-3 10:42
写得用心,看客动心,经营惊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6-9-3 10:42
写得用心,看客动心,经营惊心。

步步惊心;P
发表于 2016-9-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中国人民太了不起了!伟大!把麦当劳都打得节节败退。一些不良商人都在给自己挖坑,扰乱市场的一个发展规律(有钱不也不敢消费)!中央是出的  去产能,实现城市平衡发展,生态有机产业链,生态环境产业链,行业与行业平衡发展。而我们一些官员当耳边风,走过埸,喊口号,不当一回事。它所带来的后果。。。。。。:handshake:lol:handshake

发表于 2016-9-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芳洲嘉陵玉 发表于 2016-9-3 10:08
消费疲软、从业者增多、质量要求高,非特色难生存,小本生意还不好链接互联网。
大学生、返乡工多,说的 ...

中国经济转型期,这几年经济的下滑是常态,实业就业人数减少,回老家的人多起来了,最乐观的打算要过3~5年苦日子,要从房地产转型到其它实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后才能继续向上走了,但近几年房地产还不能倒,蓬安的大多数人还是以房地产这条线在挣钱。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