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39|评论: 0

[眉山新闻] 醉美乡音:纪录——瓦屋山下的“羌风楚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瓦屋山,民称"居山""蜀山",其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令世人叹服。历史上,瓦屋山曾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在汉代,瓦屋山域曾是羌族和僚族居住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羌族风情。
1.jpg
823日,第二届“打笋节”在瓦屋山下开幕,为期一个月的打笋节期间,游客可以进行打笋体验,不仅亲自体验打笋乐趣,进行竹笋产品制作,还可以选购当地特色产品,发掘生态食品乐趣,探寻生态养生之道。
跟随热情的青羌族人,我们也来到了青翠的竹林里
2.jpg
在这期间,体验了打笋的乐趣,虽然满身的泥土,但是劳动的快乐却是难以言喻的满足。
3.jpg
在复兴村,当然少不了在人们生活中创作并传承下来的各种劳动歌,如《打笋歌》:“六月打笋笋不生,七月打笋笋上林,好吃不过摇尖笋,好耍不过跑山林……”山歌反映了人们的勤劳勇敢和劳苦艰辛。
摄影师体验打笋
4.jpg
“清早起来雾沉沉,误把树桩当成人。抱倒树桩亲个嘴,过后想起好笑人……”在洪雅县瓦屋山下,过去每当人们劳作之余,这种粗犷又带着原生态韵味的山歌便每每在山间响起。
早秋的清晨,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扛着笨重的器材,在雨中寻找醉美的带着原生态韵味儿的山歌!
5.jpg
美丽的羌族姑娘在空气微润的青山里,准备演唱瓦屋山歌
6.jpg
瓦屋山山歌总体上来讲是一种带哭腔的山歌,听起来既有楚歌的韵味,又有羌人的音色。在唱法上,山歌有四种音调,“耶…喂…啊”均为山歌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常用字眼,而这种哭腔较浓的声部,与川西北山歌(民歌)有很大的区别。有学者认为,这是瓦屋山区特别是复兴村独有的“楚歌”之一。
山歌传承人演唱瓦屋山歌
7 (1).jpg

《醉美乡音》海选报名开始啦,欢迎加入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