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31|评论: 13

[交流共享] 身为四川人的你不得不承认,这些唱腔和曲调已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你的血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异乡的游子总念及“乡愁”

何为乡愁?

乡愁是旧时的记忆

乡愁是熟悉的乡音

乡愁是耳熟的旋律

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的羁绊


640.webp.jpg

走上革命道路的邓小平几十年没有回过老家广安,但当他一想到故土时就特别想看川剧。而且不管折子戏还是大幕剧,一看就是好几个晚上。可见,川剧是巴山蜀水民众寄托对故乡思念的精神家园。


川剧:年节里的盛事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没有电视电脑、没有璀璨霓虹、也没有大型烟火,老成都的春节依然能够热闹非凡。成都市档案馆曾公开过一份民国老档案,在没有春晚的年月里,川人自己演春晚、看川剧、偷青、挂春联、耍狮灯……年味十足。
640.webp (1).jpg

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舞美和服装都极其简单,但观众依然抱着极高的热情,从成都周边赶来通宵排队买票,名角的演出表排了三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川剧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演出盛况,和现在看明星演唱会没有任何区别……
640.webp (2).jpg

1945年“四川省会警察三十四届春节同乐会游艺”节目单罗列了戏曲、扬琴、口技等11个节目,其中,传统戏曲占到8个,除京剧《群英会》、评剧《狄仁杰》外,其余6个都是川剧。这些节目短则半小时,长则两小时,从午后2时一直演到晚上9时,整整持续7个小时,可见场面的火爆。




老成都人的戏院记忆


在很多老成都人的心里,去春熙路及其附近的川剧“窝子”是闲暇时的一大乐事。昔日的“永乐”、“悦来”、“三益公”、“成都大戏院”等,带给成都人数不清的安逸时光。
640.webp (3).jpg

老成都的悦来茶馆“悦来”、“三益公”两大戏院,尤其是“三益公”(建国后成都市川剧院)带给成都人的印象太深了。它所处的位置,在老成都春熙北段最繁华的地方。

据说,“三益公”是早在民国二十几年,由一些有钱人集资承租并以陈姓旧公馆改建的。是当时老成都唯一戏院带剧场的游乐场所。剧场内设有餐厅、茶园、理发、浴室等服务项目。同时还办有以团代训的科班,招收男女少年跟师学艺。
640.webp (4).jpg

那时的成都人每次去“三益公”,离戏院大门还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横跨大街的剧照宣传画,武生头像、净角脸谱、花旦舞姿,五颜六色,耀眼吸人。到了戏院门厅,墙壁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剧情介绍让人止步。观众穿梭,场场满座。
640.webp (5).jpg

▲  在过去,四川这样的戏台子有很多


川剧是川人乡音乡愁的情感密码
当远游在外的川人回忆起川剧丑角表演,或是小生小旦的爱情追逐,无疑都会成为他们对于巴山蜀水昔日生活的亲切记忆。在最美川剧交流群中,成员沙漠胡杨在看了其他成员拍摄的川剧片段后,动情地说:“乡音难寻,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晰悦耳的锣鼓,把我带回了故乡。”他的这句话,或许说出了许多漂泊在外的四川人的心声。
640.webp (6).jpg

川剧作为一种传统的娱情方式,同四川人的乡音、乡曲、乡情和乡愁相融合,从而唤起观众的集体情感记忆。四川人对传统的家乡文化的依恋仍是十分强烈的,许多“少小离家老大还”的长者仍是乡音未改。有时只要谁吼一嗓子川剧唱腔,就能唤起一种沧桑的情怀。如此文化血脉的传承,把川剧作为汇聚民众乡愁的情感密码,正是恰如其分!
未标题-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9-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欢迎新朋友!!!:):):)

发表于 2016-9-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1722xdu1id11rg561uuv.gif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

发表于 2016-9-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有心人留下老照片勾起几十年前的回忆。欢迎您!感谢您!

发表于 2016-9-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川剧.吾辈悲哀!洋盘横行.追星铺天。卖个妖娆.就成大碗。上个星光.就会搞钱。身价斗涨.出场百万。本山小丑.随上春晚。央央国粹.不置半钱。乌乎哀栽!伏唯尚享!

发表于 2016-9-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191722xdu1id11rg561uuv,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蜀山予人 发表于 2016-9-7 11:13
总算有心人留下老照片勾起几十年前的回忆。欢迎您!感谢您!

老师客气了,我们是一群90后的年轻人,现在正致力于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川剧文化,让川剧在互联网传播中也占据一席之地。
奈何初生牛犊,见识尚浅,如果您用微信的话,也可以关注我们的订阅号“最美川剧”,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

发表于 2016-9-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6-9-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220809wdxlemxqxcfu9ppq.jpg

发表于 2016-9-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095240t3h13x28yy7u1xyz.gif 075728be9gixzwwiuuxx2e.gif

发表于 2016-9-1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handshake

发表于 2016-9-22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