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真实性的多重属性及假新闻的危害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新闻诸多属性中最刚性的、毫无回旋余地的属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是整个新闻大厦的基石。 而在2009年4月25日,凉山日报刊登《捐助5万余元 二坪村有了科普书屋》一文,立即受到了网友质疑。网友munaiziqia在四川在线天府论坛凉山论坛发帖称《凉山州甘洛县文明办副主任、凉山日报甘洛记者站记者倪正春,杜撰捏造假新闻》,引起了广大网友关注和评论,本人在此摘录munaiziqia网友原文如下: 《凉山州甘洛县文明办副主任、凉山日报甘洛记者站记者倪正春,杜撰捏造假新闻 》 “让人震惊!让新闻人脸红啊!凉山州甘洛县文明办副主任、凉山日报甘洛记者站记者倪正春,杜撰捏造假新闻《捐助5万余元 二坪村有了科普书屋》,被检举揭发将近要一个月了,甘洛县委宣传部一直不闻不问拿着十点半稳起!这究竟为何???请看假新闻全文: 4月25日凉山日报刊登的“本报讯 4月23日,甘洛县二坪村在中国科协农村中心帮助下建起科普书屋。该中心了解到处于大渡河大峡谷峭壁上的二坪村物质匮乏缺少书籍,于是组织职工捐助二坪村5万余元,为二坪村购买农村科普读物、农村种养工具书、中小学课外读物、医药类图书、自然常识、经典名著等书籍3890本,还购买了一台便携式电脑,以方便村民学习电脑和应用电脑。目前,所有物品已于本月初,由该县科协转送到了二坪村,4月23日,记者在该村看到,所有书籍在二坪村活动室里摆放有序,对村民和学生正式开放,自由借阅。(本报记者 倪正春) ” 这完全是一则张冠李戴别有用心捏造出来的假新闻! 一、二坪村根本就没有科普书屋,只有二坪村小有一个“华硕科普图书室”,这还是今年2月20日,由中国科协、华硕(台湾)集团共建授予的,凉山州唯一的一个科普图书室。请看李桂林老师的证明: “2月20日在北京受赠华硕科普图书室时,科协的邓楠副主席亲自把一台笔记本电脑送到我手上还告诉我,‘科协干部将捐资5万元’为我们村小修建图书室,根本没说过给二坪村修建啥图书室”。‘ 二、二坪村根本就没有村活动室,整过乌史大桥乡只有大桥村和田坪村有村活动室。 三、二坪村全村90余户人家只有3、4家有微水发电机,且晚上照明与煤油灯没多大的区别。 四、中科协捐赠二坪村小的书籍总共不到150本。 五、二坪村识字的除在校生外,前些年毕业的小学生几乎都在外打工,就是在家也不可能去读什么“经典名著”。因为他们的知识实在有限。 到过二坪的人都知道,山上那里有电啊,有图书室啊?”
近年来,假新闻时有发生。在此,我也没有必要细数近年来的假新闻,不过,给我印象较深的是2007年,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一则《北京惊现“纸箱馅包子”》的虚假新闻震惊了中国新闻界,创作者叫做訾北佳。当年8月12日,訾北佳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为什么凉报的新闻受到网友的质疑? 也许,其出发点比较简单,其一、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扩大发行量;其二、某些人想达到某些效果。但新闻报道不实,就是假新闻,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媒体为追求眼球效应,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不惜制造新闻噱头、炮制假新闻。长久下去,这必将媒体推向死亡。 在此,我不妨引用网友所说:“虚假报道有着多方面的危害,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假新闻首先是对学科的颠覆;其次是对客观事实的践踏;第三是对新闻伦理的背叛;第四是对公众信念的嘲弄。新闻的力量既源于事实,也源于公众的信念,假新闻既践踏了事实又嘲弄了公众的信念,有些负面的假新闻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从而对社会的发展不利,即使能一时蒙蔽公众,最终逃不脱公众的惩罚。” 不能“剑走偏锋”,置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于不顾。 凉报,在凉山可是党报,凉报都出现了假新闻,党的宣传难道? 今天本人在此发帖子,其主要原因是事隔这么久,没有见相关部门对此报道作相关解释,如长此下去,我不敢相信,凉报明天的头条的真实性还会是真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