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生态、文化、康养、旅游深度融合,统筹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壮大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建设符合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广元特色的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
到2020年,要大力发展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医养服务、养生养老、社区家庭服务等康养产业,实现生态康养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凸显。
就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如期实现预期目标,广元日报记者对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袁明胜进行了专访。
独享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康养项目发展广元位于川陕甘结合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资源集散地。地理位置优越,气候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水能及温泉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多样,道地中药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是发展健康产业的“宝地”。
袁明胜告诉记者,为了充分激活广元市生态、农业等自然禀赋与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区域间应形成既特色突出又密切配合协作、相互依赖且对外开放度高的健康产业有机共生整体。我市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状况、文化特色、产业基础、城镇化程度等要素条件,将广元市健康产业发展空间规划为由“一核三极五带”构成的星形放射状布局形态。
截至目前,我市康养产业完成规划项目54个,推出重点招商项目25个,签约17个,协议总投资145亿元;向省发改委报送健康服务业重大项目53个。
同时,我市已启动了四川广元康养示范产业园项目,拟建设成集“医、教、研、养、游”功能为一体,旅游休闲、度假观光、康体健身、人文生态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和以4A级理念打造的特色景区。广元市川北区域医疗中心康养项目和市第一人民医院老院区康养中心、广元市中医医院万源新区医院、苍溪县中医医院和旺苍县中医医院等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组织完善政策保障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我市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建立完善市、县(区)各级健康产业工作领导机构。
同时,围绕健康产业发展和改革的目标、任务,密切配合开展工作,进一步形成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各级健康产业部门进一步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搞好服务协调,推动各方面开展工作。
在优化产业结构上,袁明胜介绍,我市将借鉴国内外先进健康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本地特色引导发展特色健康产业,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催生更多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扩大健康领域对外开放,引导产业集聚,大力扶持医药产业园、健康产业城、体育健身园区、产业物流园区的建设。利用一系列的制度,倾斜资源配置,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扶持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加速产业技术转移,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技术水平。
打造名特优产业品牌大力提升产业链效益
产业链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取决于“品牌+标准+规模”。 袁明胜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提升产业发展,我市需从品牌、标准、规模三方面来提升健康产业链的效益,最终达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其中品牌是终端产品实现价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没有终端产品的品牌溢价就没有整个链条价值的提升,风险就无法避免。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由于标准的严格执行,品牌才能有溢价的空间。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取得规模效应。
接下来,我市将从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发掘健康产业资源、打造健康产业品牌、精益求精于健康产业子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打造医疗机构龙头,依托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医药产业园打造医药企业品牌等方面着手,在产业品牌化、医疗标准化、医疗服务产业规模化、旅游产业规模化上大力推进、融合发展。
到2020年,利州区核心极形成规模,朝天、剑阁、昭化三片稳定发展,三极局面形成。朝天至汉中的秦巴文化带、旺苍至巴中的红色文化带、剑阁至成都的三国文化带、苍溪至南充的嘉陵江文化带、青川至九寨沟的民族风情文化带等五带,在一核三极的带动下,协调快速发展局面基本形成。(来源:广元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