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79|评论: 0

话中秋,论传统,传承民族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华秋实,又是一年过去,一年一度的中秋即将到来,中秋佳节,月色撩人。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影响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祭月、迎寒的礼仪活动,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为文人赏月、百姓拜月、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四大传统节日中,最有浪漫温馨的生活色彩。因为团圆是中秋节的节日核心文化内涵,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节日食品月饼也是圆的,皆取团圆之意,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海内外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佳节之一,中秋,成为中国人的心理无意识,成为文化的遗传基因,从古至今,越发明晰地显示其对于国人心灵的安抚意义。一个民族不可能在一片荒漠上建立自己的新文化,一个人也不能脱离自身成长的文化土壤来完善自,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必须正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生活中不仅要热爱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中秋这轮圆月将带领我们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意义,不断培育我们民族的脊梁。
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让大家认识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精神追求,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大众的基本行为准则。当前,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就显得尤为紧迫。应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