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w陈森

[八卦吐槽] 聊一聊乡镇中学的教育现象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9-17 22:39
可以删除帖子么?有些人乱说话,会被处罚的。

发表于 2016-9-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触目惊心
发表于 2016-9-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16-9-18 11: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季让一部分初三学生分流去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老百姓不理解,说明政府和学校的解释工作没做到家。这与教师介绍学生去有没有回扣没多大关系,那也不叫回扣,属于政府奖励。初三教师没几个对那点奖励感兴趣,因为分流难度实在太大。

  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个大的方针,相信只要稍微关心教育时政的都晓得。每年省上都会给各区县市下达免费职业技术教育的名额,划拨相应的资金,各个区县市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保住生源(因为相当一部分初三学生中考后升不了普高,可能外出打工,可能流到外地去读职高或民办技术学校),不得不实行春季分流的笨办法。由于各区县市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职高),在学生管理、学生就业等方面做得不够好,加之中国的整个社会风气都不像日本、德国那样重视技术教育,认为只有读所谓的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且读不读职高都照样能进厂做工,因此,大多数家长都拒绝把孩子送到职中去。家长的理由,除了职中一无是处之外,还有就是楼主这种想法,认为老师从中得了好处,分他的孩子去职中,就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

  分流到职中去的,大多是没法升普高的孩子,国家给这部分孩子一个上学的机会,显示的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对孩子个人的发展,都不无益处。现在的初三学生毕业一般都不到十六岁,打工还不够年龄,多上几年学有什么不可?上职中的好处,就我个人的了解,至少有这样几点:1、把娃儿混大,初中混了三年,又何惧职中再混三年?让孩子大一点才进入社会,对孩子没啥坏处。2、多认识几个同学。中国是人情社会,同学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多认识几个同学,好像没啥坏处。3、多少可以学点技术。职高再不堪,也是要教知识教文化教技术的,只要孩子愿意学,总可以学到点东西。4、可以升高职。读职高并不意味着断了孩子的升学梦,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而且升学相对容易。5、免学费读三年书,家长只贴点生活费和书副本费,贫困生还可享受生活费减免。

  

发表于 2016-9-18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教育制度的改革,尽早普及高中教育,让更多的孩子生活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不要让孩子过早流浪在社会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1506704832 发表于 2016-9-17 20:50
发帖子是要负责任的,所有没有证据的事都不要乱说!

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我有证据就不是在这里发帖,而是直接举报了。不过要证据很难吗?买十几只录音笔发到不同的初三班里,当天就能有证据。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扫的是谁的面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119 发表于 2016-9-18 12:54
加快教育制度的改革,尽早普及高中教育,让更多的孩子生活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不要让孩子过早流浪在社会

普及高中教育,提高技校教育水准,对于教学一般的技校,该关的就关,该停的就停。让技校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这才是解决现今乡镇中学教育混乱的根本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119 发表于 2016-9-18 12:54
加快教育制度的改革,尽早普及高中教育,让更多的孩子生活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不要让孩子过早流浪在社会

普及高中教育,提高技校教育水准,对于教学一般的技校,该关的就关,该停的就停。让技校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这才是解决现今乡镇中学教育混乱的根本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柳 发表于 2016-9-18 11:25
  春季让一部分初三学生分流去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老百姓不理解,说明政府和学 ...

很遗憾,我想说的重点并不是老师的收入(回扣也好,奖励也罢),而是因为技校的存在,有些孩子们就要“主动的”不参加中考了,这样说或许不是很合适但是也并非不无道理,如果说管理层的思维还停留在把孩子们的岁数混过去而不是提高孩子们将来的社会竞争能力的时候,那这是谁的错呢?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9-19 22:44
确实是这样,弄一个班主任得五六千,十个就五六万,瞎子见钱都眼开,何况正常厂,r,人呢。唯有家长让清真相,整死不让读

发表于 2016-9-2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本是无可厚非,但是基层却变了质。其它地方有无这种现象我不知道,但在岳池很普遍,老师诱骗学生读职校,而职校给老师一定的推荐费,这已是公开的秘密。教育局装聋作哑不予治理,在一些学校部分老师为了当班主任,已争得头破血流,只要给校长好处什么人都可以当班主任,这些当了班主任的老师他们不是尽职尽责把学生成绩搞好,让孩子们去实现自己的心愿报效国家,而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成绩拉下来,误导他们放弃升学去读职校,从而一部分孩子的前程被毁掉,去读职校的人数越多老师们利益就越大。这些人就是实属的祸国殃民的败类。

发表于 2016-9-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按行贿受贿罪论处

发表于 2016-9-2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应该充分相信政府和学校

发表于 2016-9-2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都差不多:Q

发表于 2016-9-2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别人的前程换来那可怜的利益,这种老师就应该受到惩罚。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9-2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节的时候在德克士遇到一位从本区乡镇初中考上来的一位高中生,与他的交谈中,我发现现在乡镇初中的情
况比我调查中的都还要差!

刚读小学时他们镇上有2个班级(现在村小一般都不存在了,除了特别边远的山区)将近110人,从一年级下学期开
始每学期都有学生被父母接走到城里小学就读,小学毕业的时候两个班级只有80余人,有10人左右被城里中学选
走,还有10人左右就被父母接到城里中学就读,初一的时候镇上就只有一个班级了仅有60人,到初三毕业的时候
班级上只有55人(5人都是中途辍学),这次参加中考的总共有35人,其余20人在初三下学期一开学的时候就去读
中专院校了,这次班级上达到本市一类分数线A1的一个人都没有(A1平均每科85分以上,是以前本市一类高中的
录取分数线),到达本市二类分数线A2的仅有3个人(A2平均每科在80分以上,是以前本市二类高中录取分数线,
但现在来讲,只要达到A2以上的就可以就读本区一类高中),他是班级上的第二名,也是他们乡镇上的第二名!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1.思维灌输的错误!http://www.mala.cn/thread-13231644-1-1.html

2.城里中学对乡镇初中的冲击!
我那时候受其深刻的城乡二元制影响,能够到本区城里一类初中就读的孩子相当之少,当时选到一类初中就读的
可以说是农村小学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中的佼佼者,特别是本区一所老王牌中学,因为招收城里小学毕业生分数线
一般要在188分以上,农村小学毕业在192分以上才可以,现在这所中学也是这样的情况,当年有的农村小学就是
包括中心小学是一个都没有,现在有的也是一个都没有,当年有的年份都没有去招考主要就是去了也招不到,现
在是每年都去,但还是有的年份一个都没有!不能到城里中学就读的,优秀的农村小学毕业生就会被城区一所城乡
结合学校选走就读,农村孩子在这所学校就读的都是快班,尤其是第一快班当年很受关注现在也是不错的!当年
能够被选到城里中学就读的每个农村小学班级上就5人左右而且一般还是中心小学!
现在来讲,已经放开了很多了,本地区最老的王牌中学今天依然延续以前的招生风格,另外一所重点初中录取农
村小学的分数和城里小学一样一般都在185分以上!原来还有一所重点初中因为多种原因淡出了优秀中学的行列,
城里孩子很少选择,为了稳定班级生源,有两个班级主要就是从农村小学选上来的,一般在182分以上,位于城乡
结合学校的快班也一般要在182分以上,并且为了均衡两科都要求90分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班级就会到达
10人左右被城里中学选走!


3.杜绝了作弊!
为什么会这样说?在我当年就读本地区一所王牌中学的时候发现农村初中上来的孩子并没有多么的优秀,有的中考
比我们有些人还要考得高,甚至在我就读的当年还有乡镇中学夺得本地区中考状元的,但是读高中了,就越来就
不行。当年我也是这样的认为:“可能他们来自农村家境不好自卑造成的,还有就是他们还在15.16岁就要离开父
母住校,可能离开父母难免感觉孤独!”但是我今天不再持这样的观点,或者就承认有这些因素,但是绝对不是
主要的原因!为什么不行?---这是因为他们来的就不正常!

在从事教育公益活动之后我接触过一位70年初的男教师,当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分配至一所城区普通中学任教,
因为教学成绩不错8年后被调往城区一所重点中学,他告诉我他的监考经历:99年第一次被抽调到城区一所重点中
学监考,考风很好,没有作弊的情况,但当年他回校以后就听他的同事说到被抽调到一所乡镇中学的监考情况,
考场情况非常混乱,而且当年还听说:“现在好一些,试卷都是被押放在各地乡政府里面,以前放在各乡镇中学
的时候他们在拿到试卷的时候发现试卷都有被拆封过的痕迹!”2001年的抽调到一所乡镇中学监考,发现了相当
多的问题,考生一出去上厕所之后回来就答题神速,带出去上厕所的老师都是该乡镇中学的老师!当年有的老师
就因为这样给调到了城里中学,不过发现他们教书能力并不是他们在乡镇初中所教出的成绩那样!国家也不是没
有发现问题,在近6年中我调查发现,都要求到区县上考试,每个考点的学校是打乱的,监考员是考一科换一科,
而且不准毕业班教师参加监考,试卷一概是武警从教育局押韵,基本没有作弊可能性,这一下就露底了!

我计算过,就是按照城里中学选走了更多的优秀的农村小学毕业生,不说当年上王牌中学的情况,就说对比上高
中的情况,人员都少了一半!

所以就不难理解当今为什么乡镇初中的老师这样做了!要靠教学那奖金基本不可能,往城里中学调,一没教学成绩
二是师范类必须学校根本没办法和重点师范类毕业的学生比(在本地区两所王牌中学初中部的老师在应届生招聘
的时候是教育部6所师范类大学本科毕业生,排名成绩还要在年级前30%,还有就是四所,湖南师大,华南师大,
首都师大,南京师大,这四所也是211工程,要求是年级20%的本科毕业生,其余学校不考虑的,其实在中国很多
经济条件好的中心城区都是这样),所以要赚钱就只有这个办法!加上我上面说过了,今天中专找工作没有还在
要求是这个学历的,大专那么好考,所以中专院校没生源,就两全其美!


当然我不是说这样就是对的,我必须得说这是错的,是初三就要读完初三就要参加中考(中考就是会考和升学合
为一体,因为又不存在文理科的分科),老师没有权利逼退学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际的情况下做出分析
做出决策!至于学生是不是够分数读高中还是自己愿意选择读中专必须等中考成绩下来之后进行!


我们也发现乡镇初中和小学师资是很欠缺的,比如我们上面说过每个班级上有10个人能被城区中学选走,就说和
城里孩子录取一样的分数基本是在185分以上你只有5.6人,不是故意歧视,而是你的分数就是不够,既然是公平
,分数是最公平的!每年都在选老师每年都在出现相当多的问题,每年都还在说师资短缺,为什么?不要说支教
什么的,因为我发现即便就是清华北大的学生有人凭这个免试就读研究生的,特别是硕士,而且他们没有真正的
从事教学工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9-23 16:26
石笋中学张正楷。贫困学生的补贴款都敢吃。。还有什么不能够做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9-27 12:26
不能光看老师,关键还是家长和学生自己选择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0-3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到市区不远的一个乡镇游玩,上午游玩之后中午到一家餐馆吃饭,遇到了一位在那个乡镇长大但是现在生活在市区的80后(80年2月的,初中是95年毕业的,高中是98年毕业的)说起他们现在乡镇中学的情况

自己所在的乡镇中学以前是一所相当不错的中学,是排在了整个所在区乡镇中学的第一名,尽管和城里中学有差别,但是还是不错的,每年都有30人能够考到城里重点中学(当年城里重点中学录取率要求平均每科在86分以上)还有50名能够上高中线(当年每科要在82分以上上高中线),自己在读书的那几年初中每个年级都有5个以上的班级(每个班级40余人接近50人,45人上下,有的时候会达到6个班,最多的时候是7个班),高中每个年级是4个班(和初中班级人数差不多,高中不仅有本乡镇的学生还有其他乡镇初中考进来的学生,主要就是城里重点中学考不上就到这里就读)!

自己初中和高中都是在这所乡镇中学就读的,高中因为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就留在了本乡镇中学就读,98年高考的时候他是文科第二名,唯两名文科本科中的一位,在98年高考的时候年级上共有6位上了本科线,因为还是在98年的时候,当年统计上线仍然是包括大专线在内,当年共有40位上线!

而现在该乡镇中学在10年前高中已经停止了招生,因为办学规模不大,升学率不是很高,国家也在改革所以就停止了!不仅这样,现在该乡镇中学每年就只有3个班级(班级人数也是45人上下),这几年能够考到A1等级(平均每科85分以上)只有2.3个人,能考到A2等级(平均每科80分以上)也超不过10人!

他也分析过原因:

第一,是很多年轻人都上城了,大人在外面稍微稳定了都把孩子给接到了城里面,现在留守儿童在农村问题是比较多的!他儿子现在也是在城里小学就读,已经二年级了!

第二,是好老师走的比较多,当年任教他初高中英语老师原来是这边的教导处主任,教得相当不错的,但在2000年的时候就被城区一所中学调上去了,现在是这所中学的党委书记!初中政治老师是本科毕业的,当年分到这里来教书,在2001年的时候就被城区一所重点初中选调走,现在已经都是在区教育局里面任职了!

第三,就是小学毕业的时候,好的学生被选走了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0-3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民敏 发表于 2016-10-3 23:28
今天到市区不远的一个乡镇游玩,上午游玩之后中午到一家餐馆吃饭,遇到了一位在那个乡镇长大但是现在生活在 ...

所以,不要怪大学生这些的,这几年我们看到农村教育师资的问题青黄不接的问题,就是不到城里中学任教给其一定的条件让到乡镇中学任教仍然是少数,就是这个少数面临这样的情况留下的都很少,甚至有的乡镇初中这几年都是没有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