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见,老同学还是那么爱喝酒,你一杯,我一杯,不醉不归。好像有好多羊儿邀不上山,个个都是财大气粗。我在哪里搞工程,他在哪里开酒楼,另外一个成了农家乐老板。咋一看,戴的都是名表,用的都是6S,穿的都是雷迪波尔,开的全是30万以上的豪车。
作为同学,真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三年前,他们还是大街上的耍娃儿,跟我一样。同学们也很够义气,几乎全盘托出,要帮我赚钱。他说跟某某局长是哥们,他说跟某某董事长关系要好,似乎通江就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
真为同学骄傲,短短三年时间,就在通江吃得那么开,给我感觉,整个通江都属于他们。同学们吹的壳子,让我心痒痒,准备把三年来积攒的20万,全部投入在老家发展,毕竟亲人朋友都在老家,动不动走个人户也方便。
就这样聊着、想着、喝着,搂着老婆到凌晨三点,才被同学送到石牛咀,开了一间房。房间真大,晕乎乎的我在房间里打转转,老婆也喝得有点多,倒床就睡下了,我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我摇着老婆,想跟她说两句话,怎么摇,老婆都只是嗯啊嗯的呻吟。
无奈之下,我只有帖紧老婆耳朵说出自己的宏伟目标。“老婆,我准备用20万在通江开一家服装店……”话还未说完,老婆猛地一下就坐了起来,完全清醒。老婆说我疯了,我说有同学们帮衬,没问题;老婆就说我的同学都在吹壳子,我就反过来说老婆偏见。
为这个问题,我跟老婆争了一夜,越争越清醒。天一亮,我决定到通江城实地走访调查。首先问老一辈,多方打听同学们有什么发财的路子。我还以为真有什么发财的路子,我在扪心自问,怎么可以这样?
他搞工程,只不过曾经的老板发不起工资,他被迫入了个小股,实际上是有了一份不领工资的工作。关键是,从打工者摇身一变成了股东,消费也就高了,跟这个亲人借钱,在那个银行贷款,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按揭个车,过上富人生活再说。
他开酒楼,也不过是十来个股东合伙接了个要死不活的餐馆,挣扎着营业,勉强维持罢了。他所谓的局长哥们,也只不过在他店里吃了一顿饭,被熟人介绍,认识了一下,估计连手的没握上。
他搞农家乐,就更不用说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却没有那个能力去经营管理,外面吹得凶,里面电费都交不上,员工工资拖欠半年之久,有意思吗?他们还做着美梦,以为相关部门会一直扶持下去。
然后来谈谈通江的服装生意,我首先走到老民政局对面,去看一下三年前,多次在店里闲逛,却一件也买不起的雷迪波尔。这一次,我还真想买一件走。买啥呢?买空气吗?我在店门外站了很久,原来红红火火的雷迪波尔早已消失,取代它的是现在的利郎,又能坚持多久?
在城里转了一圈,才发现。不仅是雷迪波尔,三年前红红火火的火锅城、大型KTV、酒店、房地产、健身房……要么消沉,要么消失。如此状况,我又怎么敢回通江创业?不要说我悲观,也不要说我不爱家乡,我是真的没有底气,特别是老婆,一点侥幸的希望都不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