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95|评论: 35

[文学.历史] 浅谈“打油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油诗”,顾名思义就是顺口溜出来的诗,语言直白、浅显易懂,还要便于传唱,因此能够为下层人士所接受和受到欢迎,也在基层百姓中有着众多的爱好者,在群众中占有较为广大的市场。古体诗、格律诗都注重的是“雅”,除了需要较高历史修养和文化内涵外,用词造句都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限制,非短时期内所能学会的;而打油诗除了音韵和谐、顺口外,没有过多的限制,而且所写的多是老百姓经常眼见耳闻,而又易于理解的人和事,所以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其实,近体诗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上,并不是“古已有之”和不可改变的。在杜甫的诗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是他的《三吏》《三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的《三吏》《三别》按照格律诗的标准来衡量,并不十分规范,但不能不说它是近体诗;相同的内容,相近的体裁,但由于用词造句的不同,他的《三吏》《三别》就比曹操的《蒿里行》《步出东门行》流传得更广,影响更深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当时,也同现在的现代诗差不多,而与此形式相近的《诗经. 柏舟》现在所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大概有九百多首,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恰恰是《蜀道难》和《将进酒》,豪情、奔放,畅所欲言,没有拘束,比之于他在人们中广为传唱的《望庐山瀑布》、《朝发白帝城》等诗篇不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肯定是不分伯仲、并驾齐驱的。再说现代的徐志摩,一首《再别康桥》打动了多少年轻的心,而与他同时代、名气比他大得多的胡适的《希望》与之比起来,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所以说,诗歌发展到现在,就应该顺应历史的潮流,符合社会的发展,该修正的修正,该改变的改变,就不用“比着箍箍买鸭蛋——一成不变”了,个人同历史比起来,简直是太渺小了,只有你去适应它,而决不会它来适应你。一意孤行,最终会被历史遗弃的。
  打油诗和格律诗相同的是音韵要和谐,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听着的人也顺耳,不一定便于书写(格律诗要便于书写),但要便于传唱、呤颂。不同的是,打油诗的用词是越通俗越好,用韵也不是那么严格,顺口、悦耳就行。在这里就用打油诗的鼻祖张打油的诗来举个例子。
  传说张打油的第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天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如果按格律诗的要求,“天上”应该对应“地下”或“井下”,“黄狗”应该对应其它颜色的动物,“身上”这个词也不应该重复使用。按照这个要求,就应该改成这样:“天上大雪扬,地下黑洞藏。黄犬披白玉,皎尨着琼妆”,这就不像打油诗了,既不便于群众的语言使用,更不利于传唱和呤咏。
  再就是打油诗基本上是在群众口口相传的多,所以诗中出现口语的概率很高,特别是民间俚语,因为民间俚语更形象化,下层的人基本都能听得懂,更容易被下层人乐于接受。“阳春白雪”固然好,但应之者寡,“下里巴人”虽然俗,但和之者众。打油诗虽然为文人雅士所不屑,但在下层人士中却有着广大的市场,易为“引车卖浆者流”所接受。这就像音乐中的咏叹调和民歌的区别。咏叹调虽然音阶很宽,音色很美,展示的内容,表现的手法也很多,由于受众的不同和文化层次的差异,并不为大多数的人所接受;而民歌却能以简单、明瞭的语言直白地与民间有一种亲合力,形式简单、明快,表现多样、活泼,所以更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接纳和喜爱。
       说了这么多,但打油诗倒底是什么样还是没说明白,那我就鸡脚神戴眼镜——假充斯文人,照样画葫芦,学着写了一首“打油诗”。至于似与不似,那就大路边上打草鞋,由大家去说长道短了。

戏说成都人
  
成都男人耳朵趴,
  勤勤恳恳为小家。
  忙完公事忙家务,
  养得婆娘像朵花。
  

  成都男人耳朵趴,
  怜香惜玉人人夸。
  婆娘有点小感冒,
  急得心头像猫抓。
  
  成都男人耳朵趴,
  勤学烹饪像绣花。
  为了婆娘香香嘴,
  煎炒蒸煮顶瓜瓜。
  
  成都男人耳朵趴,
  听说听教不敢差。
  工资奖金全上缴,
  哪怕身上没钱花。
  
  成都男人耳朵趴,
  一片心思全在她。
  时时不忘献殷勤:
  待你胜过待我妈!
  
  
成都女子太轻狂,
  牛仔裤子短衣裳。
  手里拿着甘蔗啃,
  随风送来口水香。
  
  成都女子太轻狂,
  为了香嘴累断肠。
  南边才吃麻辣烫,
  北边又啖串串香。
  
  成都女子太轻狂,
  熬更守夜忙砌墙。
  万里长城永不倒,
  胜过当年秦始皇。
  
  成都女子太轻狂,
  穿衣打扮成天忙。
  前脚才出青年路,
  后脚又进太平洋。
  
  成都女子太轻狂,
  靓肤养颜费端详。
  梦里还在喊老公:
  给我熬碗银耳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30 收起 理由
sunfly + 30

查看全部评分

2020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9-1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紫房沟老师的解读,这样大家就能浅显易懂的理解诗歌的区分了,鼓掌!!

发表于 2016-9-1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弟身体力行,普及旧体诗的知识,很有必要,辛苦了,赞!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9-1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紫房老师的解读,通俗易懂,学习了!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9-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沟老师全才!律诗打油诗样样精通!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sunfly 发表于 2016-9-18 12:55
谢谢紫房沟老师的解读,这样大家就能浅显易懂的理解诗歌的区分了,鼓掌!!

谢谢美版!其实,我写这个的目的,就是给想写诗而又不敢写诗的人鼓点劲,让他们知道写诗就与吃饭一样,并不难的。不要自己画个猫猫把自己吓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颠东 发表于 2016-9-18 20:48
老弟身体力行,普及旧体诗的知识,很有必要,辛苦了,赞!

谢谢老兄!其实,这只是浮光略影,很肤浅的,原因是我自己所知道的也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女远嫁 发表于 2016-9-18 22:35
谢谢紫房老师的解读,通俗易懂,学习了!

谢谢川女的支持!有话说:艺多不压身。在你有空时,你也可以学着写写,既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又增加了自己的文学兴趣。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折耳兔 发表于 2016-9-19 09:23
紫房沟老师全才!律诗打油诗样样精通!

兔师把我吹得太高了。我只是在其它论坛中看到有人凡是看见别人写的诗,总要拿格律来评头论足,什么“出律了”,“平仄没对……”,其实别人只要没写明是律诗或绝句,就不能用律诗绝句的标准来衡量,这会打击不少人的积极性的。我虽然所知不多,也不能看着就像没看着一样的嘛。谢谢你的长期支持!

发表于 2016-9-19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这诗,我这个不懂的人都看得懂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晨露美女!祝你越来越漂亮。但是不要叫“老师”好吗,我学生还没当好呢。叫紫房沟就好了,中队长都是这样叫的呀!

发表于 2016-9-1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诗文,通晓畅达,获益匪浅。我怀疑老师是不是写的自况啊?;P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9-1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6-9-1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老的讲解生动,学习到了平常学不到的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雨 发表于 2016-9-19 18:09
老兄诗文,通晓畅达,获益匪浅。我怀疑老师是不是写的自况啊?

我倒想写自己,可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只有临渊羡鱼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风版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岷山闲人 发表于 2016-9-19 20:18
紫房老的讲解生动,学习到了平常学不到的知识!

朋友谦逊了。我只是看到有人动不动就说别人的诗“出律了”,“平仄没对”什么 的,也不管人家写的是不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联有定对”的格律诗,致使好多才学写诗的人吓得不敢再写了,才不顾自己才是半罐水,于是写了这篇很不成熟的东西。朋友不要笑话就好。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9-20 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把眼流花儿都笑出来了!绝了!其他的。。。。。。不说了,再容我笑一会儿!:lol:lol:lol

发表于 2016-9-2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居士,您老晚上是否起来熬银耳汤;P
谁说男人耳朵趴,
家务活儿嫌弃她。
柴米油盐酱醋茶,
推拿捏脚胜过她。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16-9-20 03:40
哈哈哈哈。。。。。。。。。。。。把眼流花儿都笑出来了!绝了!其他的。。。。。。不说了,再容我笑一会儿 ...

好呀!笑一笑,十年少。再多笑几回,就“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