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98|评论: 0

[信息动态] 【山城要闻】看小记者咋抓细节川剧腿功要练20多种!(重庆商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8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小记者咋抓细节川剧腿功要练20多种!

       2016年09月18日02:01        重庆商报    记者  蒋明静 童师宇



          这么长的白胡须?难怪叫“须生”。



          镇馆之宝——戏服上的金线可是真正的黄金做成



          到处都是“无冕之王”的战场



          问题好似连珠炮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涂卿芳为小记者现场表演
                                           本组图片由重庆市川剧博物馆提供

  九月,是重庆商报小记者实境采写班的“人物”写作训练月,我们邀请到了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涂卿芳老先生来川剧博物馆跟小记者们面对面。
  9月11日,重庆商报小记者来到重庆市川剧博物馆,在博物馆袁杰姐姐的带领下,对博物馆做了总体了解。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十分重视博物馆的建设,用七年的时间打造了重庆川剧博物馆。博物馆以展示、宣传、研究为基础,创新文化建设的理念、关注对青少年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教育,为传承民族文化服务。
  然后,一位满头银发的“神秘奶奶”出场了,她就是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涂卿芳老先生。
  专访过程中,涂老师跟小记者分享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内涵—— 从13岁入行,勤奋练功从未间断。她说,单从腿功来讲,需要练习的都有20多种,全部都需要学习,要反复练习,练戏时,四点多就自发起床了,跑到河边练声、练嗓子、练气息。

  习作

  “涂奶奶”胜过“涂阿姨”
  专访结束后,小记者们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微作文——描述涂老师言谈举止、外貌特征中让自己记忆最深刻的那个片段或瞬间。来看看小记者眼中的涂老师以及蓓蓓老师的点评吧!

  习作一
  在戏曲表演中,如何表现“天”、“地”、“日”、“月”?82岁的涂奶奶给我们做了示范:表现“天”时,涂卿芳奶奶把手慢慢往上打开,意思是说辽阔无垠的天包容了世间一切;表演“地”时涂卿芳奶奶把伸开的天慢慢收了回来,意思是说辽阔的天空也被大地装进了怀抱;我觉得“日”的表演最形象,涂卿芳奶奶把手做成一个圆形,举向天空,然后把脸侧着眯着眼睛抬头望去,一看就是阳光太刺眼了,不敢正眼相看。
  ——小记者黄孜亦

  蓓蓓老师点评:
  没有面面俱到地写,抓住天地日月一个点,又重点表现了太阳。能在写作中有取舍、有轻重,才不会写成流水账。不仅有手、眼睛、头的细节描写,对这些动作的理解描述相当准确、优美!“辽阔无垠的天包容了世间一切”、“辽阔的天空被大地装进了怀抱”,好有诗意!

  习作二
  当小记者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川剧皇后”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的老师:涂卿芳老人。她刚出场就给我们来了一段川剧表演,她的动作(她怎样的动作呢?这里就需要添加细节描写了——她的脚步怎么移动,她的手、手上的扇子、眼神……她满头银发,但腰背笔挺——蓓蓓老师注)使人根本看不出她已经八十二岁了。说话有力(涂奶奶13岁开始练戏,每天早上5点过起来练功,到江边练嗓,现在还能一口气来一段“鸭儿滴滴滴滴滴……”高亢又余音悠长的唱腔——蓓蓓老师注),眼睛有神(步随手挪,眼随手移,抬头望天低头指地——蓓蓓老师注),怎么也不会让人觉到八十二岁的年迈。
  ——小记者唐文秋语

  蓓蓓老师点评:结构很清晰,主题也很明确,就是通过涂奶奶的一段表演,来展现这位80多岁川剧老艺术家常青的艺术生命力。在细节描写上,还需要完善。写的顺序上,还需要再调整。在写她的动作时,就把动作、声音、眼神写出来了。结尾画龙点睛,很棒。

  习作三
  当涂奶奶这位“神秘人物”亮相时,我心里真有点诧异。我本以为我们要见一位三四十岁的阿姨,但我在看见涂奶奶为我们表演时的姿态时,我发现,涂奶奶胜过“涂阿姨”。
  涂奶奶在为我们讲解川剧历史时完全是信手拈来,对川剧非常了解。一说起川剧的发展、形势、道具……就完全停不下来。暂且不说涂奶奶对川剧的了解和经验,一位80多岁的老人,身体非常健壮(“健壮”这个形容词貌似不那么准确哦。我们一直强调警惕形容词,有形容词的地方,一是要注意是否准确,二要留意它是不是掩盖了该有的细节。与其用一个空洞的、有风险是否恰当准确的形容词,不如用客观的细节描写,让读者“看见”后自己做出判断下结论——蓓蓓老师注),口齿非常清楚,这种人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仰吗?“人生80古来稀”,80岁像涂奶奶这样的人又有多少?无论是她的演技、功底、年龄还是经验,都让我深深地记在了脑海里。
  ——小记者李嘉易

  蓓蓓老师点评:涂奶奶胜过“涂阿姨”,点题的句子,简洁,生动,透着自然天成的幽默。接下来,就该围绕涂奶奶哪些地方胜过“涂阿姨”,来组织素材,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涂奶奶依然充满活力的艺术生命。

  习作四
  只见她慢慢翘起兰花指,嘴角微微一翘,(眼神向上一挑,迈起小碎步快速原地转了一圈——蓓蓓老师注)一个灵秀乖巧的花旦形象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津津有味地听着,完全沉浸在川剧艺术的魅力之中。
  ——小记者黄馨悦

  蓓蓓老师点评:如何抓住细节?怎样写才“细”得下去?这得调动所有感官,像慢镜头、特写镜头那样,把动作、表情、神态、声音分解开来。

  习作五
  只见她面带笑容,一只手拿着折扇,另一只手的手指有时如同孔雀柔美开屏,有时如同兰花绽放。放下折扇,她把双手举过头顶比成一个圆形,头微微斜着朝天仰望,眉头皱了皱,眼睛微闭眯成一条缝,很快躲闪开。接着,她又绕着花步转了一圈后,再次把双手举过头顶,同样比出一个圆形,头微微斜着朝上望,但这次她面露一丝慈祥的微笑,睁大着明亮的眼睛——原来,涂奶奶第一次表现的是太阳,因为阳光刺眼,所以眉眼紧锁;第二次表现的是月亮,月光柔和,所以睁眼相看。
  ——小记者代力桢

  蓓蓓老师点评:精准的动词,是表现细节的最佳武器。原稿用词不够简洁,孩子们初学写作,生怕字数不够,结果很多可以省略的字写了,很多该写的漏了。这段文字,再加上一句点题的话,读者就能一下明白你究竟想表达什么了。

  鸣谢
  感谢重庆市川剧博物馆为重庆商报小记者实境采写提供社会实践基地。 重庆商报小记者俱乐部联系电话:蒋老师18502383690、童老师1772356157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