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8月26日,自1988年起连续在14年间强奸、杀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甘肃省白银市落网。随即澎湃新闻网、网易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引发网民热议。之后,新京报、新闻晨报等媒体对案件侦破细节、嫌疑人家庭背景等作跟踪报道,引发网民的持续关注。
2016年8月26日至2016年9月6日,媒体关于“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的新闻报道约8560篇,报道的主要网站为:泉州晚报、新京报、前瞻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网、澎湃新闻网等媒体。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可知其倾向性如下:
(1)报道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的新闻占28%
8月28日,“泉州晚报”发文《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文称:8月26日,自1988年起连续在14年间强奸、杀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高某在甘肃省白银市落网。高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女性案成功告破。这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展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以来侦破的又一起在全国影响巨大的案件。
(2)报道案件残忍细节的新闻占23%
8月28日,“新京报”发文《甘肃28年前连环强奸杀人案告破,9起案件细节曝光》,文称:据高承勇供述,在1988年到2002年的14年间,他在白银作案9起,包头作案2起,杀死11人。专门选择身穿红色衣服的年轻女性作为下手目标,大部分作案选在白天,采用尾随盯梢或长期观察后直接进入所选女子居住地,进行强奸杀害或奸尸。有的死者,甚至还被刀割去生殖器官、人体组织。受害人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
(3)报道DNA检测助力告破案件的新闻占17%
9月5日,“前瞻网”发文《DNA检测助力告破白银连环杀人案,千亿级市场发力在即》,文称:2016年8月26日,位列“中国四大谜案”之首的一桩陈年悬案——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受害人家属得到欣慰的同时,传统的DNA技术以及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也都跟着走红了。这种技术叫做Y-DNA遗传标记,可以帮助办案人员终于找到犯罪嫌疑人。
(4)报道案件真相的新闻占15%
9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文《破解悬案 真相比速度更重要》,文称:“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犯罪嫌疑人高承勇被捕后,28年前的悬案终于迎来了“迟到的真相”。白银案之所以能最终破获,恰是因为警方沉得住气,严格、细致地比对指纹、基因等证据,对有嫌疑的人逐一排查,不放过一条线索,也不错怪一个好人。警方秉持这种态度,这才找到隐藏在普通人之中的“恶魔”高承勇。警方之所以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最终破案,是因为帮助破案的最新基因检测技术近年才问世。
(5)报道嫌犯高承勇的新闻占10%
8月29日,“中国日报网”发文《“白银连环杀人案”:村民难相信,称嫌疑人混得好》,文称:8月27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官方微博消息,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此案多年来未能侦破的原因是,犯罪嫌疑人没有被采集过指纹。记者采访其同村村民时,村民表示不敢相信,甚至还称高承勇"混得好",过年会开着小汽车回来,两个儿子都是大学生。
(6)其他新闻占7%
9月1日,“澎湃新闻网”发文《张玮玮:关于白银》,文称:想不到我的家乡白银,因为“变态连环杀人案”这一串词而被全国人民知道,加上之前在四川师大发生的白银学生凶杀案,白银瞬间将“工业小城的压抑”“变态疯狂”“杀人狂”连成一条线,一座阴郁的恐怖之城似乎就这么成立了。
四、网民话题分析
2016年8月26日至2016年9月6日,网民关于“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告破”的言论约33.36万条,言论主要来自新浪微博。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可知其倾向性如下:
启示
28年漫漫追凶路,被称为建国后十大悬案之一的白银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2016年8月26日,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甘肃省白银市落网,高承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了解,1988年至2002年,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曾先后发生多起强奸残害女性的系列杀人案件。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极其残忍,受害人中甚至还包括一名8岁的女孩,而此案也一度引起当地民众尤其是女性的恐慌。尽管在案发现场曾收集到犯罪分子的指纹和DNA,但当时囿于落后的技术,案件迟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白银警方开始建立Y-STR数据库,而这成为了破案的关键。
所谓Y-STR方法,是法医学对精子的一种DNA检测手段。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个体——兄弟、父子、叔侄、堂兄弟和祖孙等都具有同源的Y染色体。高承勇一位堂叔的DNA,因行贿被录入数据库中,警方将它与当年命案现场留下的痕迹相比对,最后发现高氏家族的成员高承勇高度吻合。
侦破技术的飞跃,让残害11条人命的杀人狂魔最终伏法。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用于侦查取证,大大提升了公安机关的侦查能力。但是,除了技术贡献的力量外,办案人员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不容忽视。据了解,为了抓到凶手,这么多年来,白银公安局先后曾对比了至少10万枚指纹。
此案的告破,不仅告慰了受害人家属,更是向社会证明,潜逃的犯罪分子终有一天难逃法律的严惩。最重要的是,它让公众对警方、对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对公平和法治多了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