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26|评论: 9

长篇故事《追梦龙泉山》25 通水悲喜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篇故事《追梦龙泉山》
          第卷 追梦大团结改变了山河和人的面貌
         25 通水悲喜剧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苦中寻乐,乐极生悲。这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简阳沱江以西,尤其远离江河的贾家区的各乡镇,十年九旱,盼水妈特别多。中国的妇女是伟大的,她们看见自己的丈夫、儿子、肩挑背磨地担水抗旱,辛辛苦苦地劳累多日,而又所收无几,总是把家里仅有的好吃一点、有营养的东西让给男士吃,而自己随便吃点东西填肚子。她们多么希望早日把东灌(都江堰龙泉山引水工程)修成,把龙泉山那边成都都江堰东风渠的水引过来所以她们经常打听东灌水利建设的进展情况。好容易盼东灌开工的第三个年头,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滋润着她们干涸的心田,如:
1972416日,由省军区、内江地革委、简阳领导陪同,中国水利电力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钱正英到张家岩工地视察:指示必须集中力量,突击完成核心墙的回填任务,确保6月临时通水受益。
19724262110分钟,隧洞二营(石板)与三营(养马区)对打打穿,6276米龙泉山隧洞终于全线胜利贯通。
197251日,在简阳县城举行“龙泉山隧洞全线胜利贯通庆祝大会”,省军区贺格非副司令员、内江军分区李玉庆政委到会祝贺,广大东灌工程指战员上街整队游行。
197257日,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刘兴元率领一批省领导在省水电局齐金维、简阳县委第一书记陈涛的陪同下,视察了东灌水利建设工地,赞扬东灌工程宏伟,自力更生精神好,艰苦奋斗三年,幸福万万年;并要求飞快完成第一期工程,抓紧配套,早日通水受益。
1972818日,国家水电部第七工程局增援18人到龙泉山隧洞和堤坝灌浆。
1972101日,东灌工地全线指战员、通水沿线所有灾区人民、简阳百百万人民,无不欢欣鼓舞,迎接这历史性的庄严时刻:盘古王开天地以来,第一次把东山(龙泉山)那边——成都市都江堰东风渠的水,通过龙泉山隧洞引到自己家门口。在这大喜大庆的日子里,盼水妈们最兴奋,自己的男人、儿子少受苦了!
然而没有见过大河的人,乐极生悲,一场不幸的悲剧诞生了:
根据指挥部和营部的安排,各机电组大部分人员也参加了沿水路护堤抢险的行列,方人也他们三人重点是预防电线杆倒伤人,三人负责巡察五指乡东风大队和石岗大队交接一段。
下午两点10分,清清的江水来到张家岩水库。半下午时,清凉的江水潺潺地流进南北干渠,流过石岗大队一个小院坝门口。方人也他们见到一个穿着朴素而特有姿色的农村少妇,蹲在水边洗衣服,反复地把那水中的衣服提起来、放下去,不断地称赞道:“这流着的水比原来在那盆盆里的一点浑井水好多了,你们水利战士不简单!”在那少妇背后,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拿起一些小石子往水里丢打。方人也及时提醒少妇:注意孩子安全,不要滚到水里了!水流得很快,两边堤埂光滑,滚下去爬不起来啊!少妇打一个哈哈:“这个我晓得,我们娃娃聪明得很,不用操心。”方人也他们听完后就继续往前巡察。
过了一会儿,突然到处都在喊叫:“一个传一个喊话,上面冲下一个人来,救人要紧。”“赶快拿竹杆!”“赶快拿绳子!”“快点!慢了就进入那洞子了!”方人也突然大脑一震:一定是那小女孩落水了。等他们到处寻人,听说人救起来了,才沿途跑回。当方人也他们返回那农家小院时,一具尸体躺卧在一副门板上,怎么那小孩那么长呢?问围观的人才知道那是小孩子的母亲,原来小孩落水随流而下以后,那少妇第一反应就是冲下水去救孩子!为了救自己天真可爱的孩子,她是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危险的。大人在水中流得很快,当她追上孩子并抓住她时,体力已消耗了很多,举了几次都没有把孩子举上堤埂,当她用最后的力气把孩子推向堤埂上,自己无力地随水冲进了洞子,而远在后面追赶的人赶不上。当洞子出口下游救援人员救起她时,已停止了呼吸。
虽然这平凡的、不出名的普通乡村少妇离开了人世,但她那种崇高的、自我牺牲的母爱是伟大的,她的教训虽然惨痛的,但留给后人的教训是有益的。这次试通水一共死了三人,却给后来正式通水、年年318日开始的放水日,都留下了一个相应教材。同时,根据这次试通水反映出来的问题,工程各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和补救措施,为今后正式安全通水灌田提供了保障。
197210月下旬一天的一件喜事,又给东灌冲一喜。根据省委指示,要拍摄一部以农业为主题的纪录片,宣传部选定了东灌。峨眉电影制片厂的编导、摄影师等来到张家岩水库工地,因为长副坝战线长,施展得开,主要拍摄现场就选在七营工地,七营的民工们好不高兴,长长的运料挑子、一个接一个飞奔疾驰的运料架车,装料场、下料场、筑坝场的人群、车辆,在导演的指导下,在现场施工员的配合下,在各连长的指挥下,一会停,一会儿冲,好一幅千军万马战龙泉的壮景。最辛苦的是七营施工组的施工员,一边为了保证质量,一边又不能做太多的无用功,七八人声音都喊叫沙了,正副组长张茂德、李成仲和翁绍军、施先行,来回跑来回指挥倒料地点和数量;负责登记各连运量和检查来料质量的罗成华(又名德华)、樊自英、李远静大脑都被叫晕了,因为民工们为了在镜头里留下一个好形象,无心欣赏美女咋样,只想多拉快跑,工效比平时快了一半。
这次大家近距离地看拍电影,看得清清楚楚,不象那次钱正英部长来张家岩水库工地,准备了几天,结果大首长都走了还没有看到人。后来才听说坐在长副坝边上那个大姨就是钱部长,带着一帮人在那儿指指点点讨论图纸。从中央、省到地市县来的大干部不少,经常做面子也不少,但民工们喜欢,这样常常鼓舞士气。
试通水后,因工作需要,有的开始调离东灌了,如象东灌宣传队的柏老九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他调离东灌,却与东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东灌之友施建新 写于2016731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9-2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局说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生产队,那女人名叫付秀英,是我的一位堂弟苏木功的妻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苏老师提供这一线索,那伟大母亲的名字我都记不起了,那救起的小孩是男是女我也记不得了,但这故事确实太感人了,请苏老师转告我对他们一家的问候。

发表于 2016-10-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建新 发表于 2016-9-29 12:49
谢谢苏老师提供这一线索,那伟大母亲的名字我都记不起了,那救起的小孩是男是女我也记不得了,但这故事确实 ...

谢谢施局对我堂弟一家的关爱!可惜!他的遭遇要比您了解的还要惨!正是为了答谢您的这份关爱,我把对他家的一篇回忆附在您大作的后边吧!

发表于 2016-10-1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文杰 发表于 2016-10-1 15:35
谢谢施局对我堂弟一家的关爱!可惜!他的遭遇要比您了解的还要惨!正是为了答谢您的这份关爱,我把对他家 ...

纪念我童年时的伙伴
听到木功逝世的消息,我很震惊: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我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它确确实实地将这惨痛的结果无情的摆在我的面前:大前天的上午,妻在午饭时告诉我:她在上街买菜时遇见了小孃,她告诉她:苏木功已于农历五月初八日逝世了!听了这个消息,我半响说不出话,感情中既有震惊,更有懊悔。关于木功的病情,我曾依稀的听过一些,那是在去年冬天,我岳父突然瘫痪,住在我媳妇家治疗,那时木功也三天两头地到医院来打针,我也曾亲见他咳嗽着卷曲成一团,在院门口等候医生的情景,我也曾邀他到儿媳妇家里坐坐,每次他都婉言谢绝了:“肺结核,不宜到处去串门。”可当他得知我岳父病重,住在我儿媳家治疗时,他却主动来看他了。同他一道来的还有苏显明。可惜我当时并不在,都是后来听妻和岳父说的。
       这次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只是一次到简阳开会,木功的爱人张明学也同车到简阳,说是到木功的单位空压厂去借钱,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光,还拖了一屁股的债。我见她满脸凄凉的神情,仅给她买了去简阳的车票,其他仅连问候木功病情的话也不敢说一句,如此默默地直到简阳。下车时,她除了表示感谢之外,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匆匆离去。从此,关于苏木功病情的消息,就杳无音讯了。
      前不久,还听同乡人说,他到龙泉做了手术,被确定为肺癌,术后病情有所好转,我那沉重的心情也稍稍舒缓,想抽空去看一看他的心情,也与日俱增。期末临近,又该值班,几天以后,我上山看望岳父母的同时,也有机会看望一下我儿时的同伴了。哪知道,传来的竟是他与世长辞的噩耗!去年在医院门口的那次见面,竟成了我们的永诀!我念叨了多次的探望计划,竟未能成行,这不能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也许是物伤其类的缘故吧,木功的音容笑貌,特别是他儿时的形象,总时时浮现在眼前,以致那一幕幕童年生活的轶事,一次比一次分明地出现在大脑的“荧屏”里。
      他与我是同队,又同属苏姓家族中的“功”字辈,属于兄弟关系了。因五行缺木,故名“木功”。但这些都是大人们关心的事,在我们的眼里,则是伙伴,是同学。我们读书的五指小学,那时名叫桂花小学。从家到学校,要走三里路,我每天总是早早地吃了饭,把他们一路喊到起,高高兴兴上学去。同行的还有苏云功、苏显朋等。大家走在一起,就可以免受一些大同学的欺负,就会感到有力量,有安全感。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群体里,木功简直就是我们力量的象征,他拳头很硬,动作机敏,有一次,他居然击败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大同学的进攻。从此,就再难有人来找我们这个小群体的麻烦了。
      最难忘的,还是“逃学”。由于不喜欢干别的教师和个别的学科,我们也常常“逃学”。“逃学”的形式丰富多彩,饶有兴味。最有趣的,是冬天光着脚丫子,顺着张家岩那条小河捉小鱼,逮螃蟹。当时,我妈在“收荒匠”那里给我廉价买了一双旧皮鞋,我就把它脱下来装鱼和蟹。从家到学校的那条小河,总共不到两华里,可是我们却能够在这段小河里磨蹭两三个小时。一步一步地踏着坑洼不平的卵石河床,没在齐小腿的冰水里,任手脚冻得通红,也在所不惜!每逢捉到一条小鱼、或是一只螃蟹,都会引来一阵惊喜:“我又捉到一条!”,声音最大的自然是木功。每次都是这样,当走完这段河床时,我那两只破皮鞋里,鱼和蟹已经装得满满的了。而每到这时,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早已响过多时了。“怎么办?干脆转去烧鱼吃!”很显然,这又是木功的声音,我们大伙都附和:“要得!”于是,又都一同往回走。
      在从家到校约半里之遥的河边上,有一座废弃的“烧房”屋内稍稍值钱的东西早被洗劫一空,唯能剩下的,是四壁的泥墙、房上的茅草,和一个被推倒的癞巴石水缸。然而,这里却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可以把房上的茅草扯下来烧鱼、烧螃蟹吃。我们会对这些灰巴巴的东西吃得很香,吃完之后相互一瞧,大都成了小花脸,引来的又是一阵天真无邪的开怀大笑。
      最惹人发笑的,是一次吃完这些火烧“美味”之后,木功突然想起要拉屎,于是他爬上那口硕大的、被推翻在地的水缸上,往地下拉了黄橙橙的一大堆。拉完之后,他跳下水缸,抱起一大块扁平的石头,又爬上水缸,站在刚才拉屎的位置,对着自己刚才拉下的那堆黄屎,使劲砸下去。我们被吓得四处逃散,飞溅的黄屎,不偏不倚,正好在他的眉宇间,重重地贴了一块,惹得同伴们一阵轰笑,笑得最响的仍然是生性顽劣的木功。
      由于历史和其他诸多的缘故,他仅读完了小学,后来就到部队当了兵。由于他聪慧、勤劳,颇受部队首长的喜爱,但又苦于文化不高,没能提干,但却在部队入了党,当了一名技术兵。转业后,直接被安置到简阳空分厂,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工人。由于工作一如既往的努力和勤奋,深受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他最大的嗜好是饮酒和品茶。人到中年时,他每周必定回家。每次回家,他总喜欢在乡间野店里坐一坐,与家乡的酒仙茶客聚一聚,所以家乡的人们,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交口称赞他。听说他身患绝症时,都无不惋惜地说:“从来不讨人嫌的人,怎么就患上这种病?!”
他最大的特点是勤劳,他参加工作的二十年间,无论从家到厂,还是由厂返家,往返120里的路程,他都是骑着一辆自行车。直到疾病缠身,无力再骑时,他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那辆陪伴了他多年的自行车。由于他多年的勤奋和刻苦,与妻子张明学老师一道,在祖辈留下的地基上,建起了自己的小楼房,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率先进入了小康。
他一生许多打击,但是最大的打击还是他三十岁时的折子丧妻。他的第一个妻子名叫付秀英,是他当兵转业后娶的。但在婚后几年,孩子刚能走路时,他的妻子在屋边的北干渠坎上洗衣服,孩子也跟着跑去,不小心掉进了干渠里。孩子的母亲救子心切,一头扑到水里抓孩子,可怜的母女二人,很快就被奔涌的渠水卷走了。虽有本队几十名男子的奋力抢救,但终因水流过猛,且沿途隧洞太多,打捞起来的已是僵直的尸体,腹中还怀着一个没见天的孩子。这是整整的大半个家庭啊!如此沉重的打击,使他这个刚强的汉子,也憨直地哭喊了好多天,足足消沉了好几年,人整整地瘦了一大圈!直到第二个妻子张明学老师进门后,他那颗受伤流血的心灵才得到了温馨的抚慰。夫妻两精明能干,日子越过越火红。女儿“利娃”办事就像父亲一样干脆利落,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自食其力。儿子苏鹏初中毕业已经上了高中,经过了多年艰辛的妻子就要民转公,眼看着苦尽甘来,幸福的晚年生活已经指日可待,可就在这些喜讯快要来临之前,他却与家人告别,与乡人告别,与人世告别了!这是一个多么惨痛,令人难以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啊!
值得庆幸的是,他走后不久,爱妻张明学老师的民转公指标已经批下来了,他的一对儿女也正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的岗位上,继承着他的精神,发扬着他的品格,去踏出一条新时期青年自己的路。
让木功在地下安息吧,他全家的一切都会更好的!
                                                    苏文杰
                                           一九九八年七月三十日于贾家镇中值班室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苏老师的《纪念我童年时的伙伴》,更丰富的长篇东灌故事《追梦龙泉山》的内容。付秀英,她是张家岩水库(翠屏湖)边上一个农家妇女,是千千万万支援东灌建设中的一员;她那不惜牺牲自我的母爱形象,是尤为高大的;对社会上一些不很孝敬老人者,多少有些触动。东灌三个大水库和6000多公里长的大大小小的水渠和隧洞周围,与东灌建设有关的故事很多,但付秀英、苏木功一家的遭遇是少有的,是值得同情和恋惜的。但愿他们的下一代有一个很好的明天。苏老师不必谦虚,你的回忆录写得生动感人,谢谢!

发表于 2016-10-9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建新 发表于 2016-10-8 13:56
读了苏老师的《纪念我童年时的伙伴》,更丰富的长篇东灌故事《追梦龙泉山》的内容。付秀英,她是张家岩水库 ...

谢谢施局对我的堂弟苏木功、付秀英一家不幸命运的同情、赞美与关爱!他们的后代一定会更好!非常感谢施局对本人的鼓励和支持,重阳节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节日快乐,天天快乐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0-1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叙述,让我们对当年的情形增加了了解,对冬灌人的感情付出有了更深的体会!

发表于 2016-10-1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州书农 发表于 2016-10-15 09:42
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叙述,让我们对当年的情形增加了了解,对冬灌人的感情付出有了更深的体会!

谢谢王版主的肯定与支持!问候您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