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移栽榨菜,栽之前一定要打防治病虫害的药,这样才能提高榨菜的品质和产量。”9月18日,廖朝火冒雨前往乐至县中天镇茅沟村发放农技资料,指导村民科学种植。
廖朝火,今年53岁,现任乐至县中天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2015年9月,他被安排到中天镇的贫困村—茅沟村参与科技扶贫工作。
茅沟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共230人,其中依托农业产业脱贫就有53户161人,农业科技参与扶贫的任务很重。廖朝火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协助制定扶贫规划,突出推广技术,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长短结合 制定扶贫规划
驻村后,廖朝火深入走访调查,全面掌握村情,按照“规划到户、措施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把握长、短期脱贫规划有机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技术帮扶作用,协助村“两委”科学制定了以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扶贫规划。
4组村民宋光能今年53岁了,家中除了他和妻子,还有年迈的母亲和一对儿女,一家五口的日常开销全靠25.5亩土地支撑。去年,宋光能和妻子先后生了一场大病,高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廖朝火了解到情况后,与村“两委”一道为宋光能家建立了扶贫台账,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产业长、短期发展规划,设定增收目标。
按照规划,宋光能家种上了玉米、黄稻、辣椒、花生等作物,通过品种改良,每亩产量可增加20%以上。村上还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帮扶其养殖了
1头母猪、13头肥猪、100只小家禽。“初步估算,今年宋光能家应该有3万多元的纯收入,实现了半年扶贫当年脱贫的目标。”廖朝火说。
宋光能家的发展情况是茅沟村科学制定扶贫规划促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廖朝火介绍,短期脱贫规划上,茅沟村突出抓好二荆条为主的辣椒基地295亩、榨菜基地310亩规划建设;立足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发展优质水稻、粮饲兼用型玉米、双低油菜为主的粮油产业1135亩,在种植业上实现人均收入增加1050元以上。同时做好养殖业统筹的谋划,养殖业实现人均收入增加2100元以上。
长效脱贫规划上,茅沟村以抓好林下利用为主,发展核桃210亩、沃柑100亩,规划实施前4年林下种植花生、大豆、中药材,进入盛产期林下养殖小家禽,预计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确保持续增收。
点面结合 突出技术推广
“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几乎全是老年人,缺乏科学的种养殖技术,导致劳作经济效益低下。”为改变这一现状,廖朝火和村“两委”一道,及时在技术的推广和指导上做了策略调整,建立完善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快速示范推广机制。
驻村后,他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农事季节相结合,邀请县、镇农技专家一道,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截至目前,茅沟村已先后开展了产业脱贫技术集中培训5次,参训69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100余份。
同时,廖朝火突出抓好一批农业产业科技示范户、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其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切实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8组村民杜勇军就是其中一户重点培育的种养业大户。之前,他一直在外务工,廖朝火到村扶贫后,与其取得联系,希望他能返乡发展。
“迟回来,不如早回来。”2015年底,杜勇军回乡考察后,决定种草养羊。创业之初,他就遇上了棘手的问题,买回的羊仔不进食。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廖朝火邀请到镇上的畜牧技术员一起到羊圈查找原因,及时帮助其解决了难题。同时,廖朝火还把农技资料送到了杜勇军手上,并定期邀请县、镇农技专家到村开展集中培训、入户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了他的养殖技术。
“通过培训,让我明白了发展农业不仅要靠力气,更要靠科技知识和管理技术。”杜勇军感触颇深。
目前,茅沟村已培育科技示范户12户,种养业大户22户,家庭农场2个。轻简栽培技术累计实现良种1850公斤,旱育秧280亩,测土配方施肥1450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21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