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甜城小伙伴们
尤其是在内江农村长大的小伙伴们~
大家对红苕,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吧。
小时候,刚挖出来的红苕,都是就在土地旁边的堰塘洗一洗就啃的
没有现在那么讲究。
又到红苕出土的季节,你是不是也在怀念小时候挖红苕的记忆呢?
嘿嘿,这一期,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
去重温那一段艰辛难忘、充满野趣和童趣的日子吧~
红薯,原名番薯,又名红芋、甘薯、蕃薯、肥大米(广东)、山药(河北)、番芋、地瓜(北方)、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 地瓜等。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江农村普遍比较贫困,红苕可是作为主粮的,哪里像现在这样基本上是拿来喂猪呢!不过现代人追求养身,充分认识到了红苕的功效,也有很多人亲睐于红苕,定时定量地吃,那是另外一回事了。现在的重庆农村,人们也普遍吃红苕,不过大部分还是拿来饲养牲畜了。
秋天了,包谷成熟,杆茎枯黄,一个个饱满的包谷棒子耷拉着头,等待人们来收获。不过我们今天不说掰包谷的事,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地下。看见一地绿油油的藤蔓了吧?这就是红苕藤了。
年纪接近50岁的朋友,大多有过趁着放牛、砍柴的机会,因为饥渴难耐,偷偷摸进生产队或私人红苕地,掀开藤蔓偷红苕的经历吧?运气好的话,会遇见蓬松的沙地,轻轻一刨,甚至提着红苕藤一扯,一窝红苕就应声而出。运气不好,遇见一块比较铁实的地,那就有苦头吃了,手都刨出血了还刨不出来,就算刨出来,红苕也是干瘪瘦小,还担了老大风险,实在得不偿失。
所以,有经验的“红苕大盗”们,都是先看好作案地点才下手的。往往是一人望风,其他人分工挖刨。
当然,也有很多次被人发觉,被追得满山跑的经历了。跑得不快的会被抓住,抓住了也不算什么,红苕没收,加上一顿教训,然后最多通知一下家长,回去再被家长责骂一通而已。大家都是老油条了,不放在心上,下次继续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