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最热的就是楼市相关话题,仿佛一夜之间土豪炒房团就带着大把现金冲进来,争前恐后,买房堪比买大白菜,上亿的资金投进去,眼都不眨。在这样大肆炒作之下,房价自然应声上扬,比如现在,城南天府新区新开楼盘都卖到2万一平米了,这在去年,在年初,谁又能想象得到呢?
论坛这些天持续有人发帖讨论,哀叹房价过高的有之,唱衰的有之,看热闹的有之,跟风抢购的有之。这种狂热的氛围,像极了去年4000点时的股市,大家紧追热点,一面说着再观望观望,一边拼命找机会下手,生怕自己落于人后。
说实在的,看到这些争先恐后的姿态我很慌。
当未来某天,房价高企,到达另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高度时,可以想见,年轻人的生活重心很大部分都会放在还巨额房贷上面,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工作,拼命挣钱,在职场上榨干自己,不再有充裕的时间,闲适的心情,上茶馆打麻将、吃火锅、排长队吃好吃的串串。真到了那一天,我大概会抬头望着漫天雾霾,看看面前堵成狗的大马路,内心悲哀地询问,这到底是成都还是另一个北京?
一直以来,在全国所有城市里,成都总能在城市宜居排行榜上排名前列,悠久的历史、现代的文化在这里交汇,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生活品质高到没朋友。
成都生活节奏慢,幸福指数高,这里轻松、愉悦的氛围令外地人真心向往。而这样的氛围,是建立在相对较低的房价基础上的。居者有其屋这样的社会理想,在成都,就算不是特别辛苦也能够实现,而在金光闪闪的北上广深,这应该已经成为很多人不敢轻易肖想的事情了吧。
以下是上半年的统计数据:
有人算了这么一笔账:
现在的成都普通小白领,7000元月薪,2000元供房。2000元生存。剩下3000可以麻将火锅串串烧烤啤酒温泉桑拿电影HIGH一个月。
这3000,就是成都人最看重的一点,闲钱。是成都的精髓,这才是我们爱这座城市的原因。
而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年以后:7000元月薪,4000元供房.3000元生存。(房价上涨生活成本也会水涨船高)成都的精髓被抽走了,剩下一座叫做‘准一线’的机器。
今年有很多好消息,双机场、自贸区,成都也从隐居西部的普通二线城市一跃成为宣传中的一点五线甚至准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仿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没想到炒房团来得这么快,气势汹汹,让人无法招架。来就来吧,嘴里还优越感十足地念叨着,没办法,这儿房价实在是太便宜了。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买房投资的人野心勃勃,一心认为成都房价总有一天会一飞冲天,自己幸运地抄到了最低点。在楼市面前,确切地说,是在巨大的金钱诱惑面前,无法冷静。而没房的,或者说没闲钱再买一套房的人,内心不免恐慌。
投资客炒房逐利令人痛恨,但我最生气的还是一些网络论调,非常键盘侠。他们站在圣人的角度俯瞰众生,施施然一句,这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你嫌房子贵买不起房还抱怨说明你就是个loser,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买不起房赶紧滚回小县城啊。
听到这种话我就鬼火冒,就像有些人说的,鼓励大家积极进取是没错的,你的志向是开公司当老板成为世界500强迎娶白富美,必须要努力奋斗一番;但房子是基本需求,是民生,为一个和一日三餐一样重要而平常的东西拼上半辈子,全家老小勒紧裤腰带,花费掉几代人的积蓄,很正常?从上到下全民为一个最基本需求投机而恐慌,这要怪罪老百姓好吃懒做不提升自己?何况很多人辛苦赚钱,刚凑到首付房价chua的涨上去了,收入永远比不上房价涨幅。
可悲的是,房价疯狂上涨,打工和辛苦做实业的勤勤恳恳奋斗还买不起一套房,而炒房者手握大把资金早已赚的盆满钵满,这样的价值导向,通过原始财富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以住房数量使社会财富分层,诡异得可怕。
最后,希望跟风投资炒房的人不要狂热盲目,为开发商虚假宣传买单。
我爱成都,希望它永远自在如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