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66|评论: 13

《尘埃落定》随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尘埃落定》,是作家阿来所作的一部描写嘉荣藏区历史变迁的长篇小说,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一幅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画卷。炽热的阳光、雄伟的官寨、骁勇的民族、变幻的时代…..这一切,通过一个大家认为是个傻子的二少爷的嘴里来娓娓道出,引领我们走进了那个年代。妖娆的罂粟花、简单的爱情、权欲的斗争、制度的灭亡,这些美好而丑恶的事物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与那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尘埃,一同飘扬,缓缓落下,最终,与大地溶为一体,汇成历史的长河………

  川剧《尘埃落定》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将故事主人翁由傻子变成了麦琪土司,通过剧本、舞美、音乐等方面来讲述麦琪家族以及土司制度的衰亡。剧中人物内心世界描写细腻,常采用个人“咏叹调”和“华彩段落”的形式来表达内心活动,将紧张的剧情与演员的技巧、能力等方面巧妙结合,如沈丽红饰演的土司太太对自己和儿子未来的担忧、陈智林饰演的麦琪土司对权利与欲望的痴迷等这些唱段都是该剧非常经典的部分。整个剧目的主创人员均是重量级的大腕,二度梅的领衔,声腔女状元的加入、著名编导、舞美、作曲、跨剧院的强强联合等这些方面都为该剧赢得良好的演出市场提供了条件,当然,舞台艺术作品是否优秀,最终要经过观众的检验,毕竟,打动人心的才是优秀的艺术作品。

  作为外行,个人觉得《尘埃落定》这台剧目当中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很多,比如大气的舞美,转经筒、唐卡这些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饰物将舞台装饰的异常华丽,改编了传统一桌两椅的格局;优美的唱段,在选用传统曲牌作为音乐基调的同时加入了一些具有藏族风情的民间音调是音乐颇具特色。等等方面,让人赏心悦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小瑕疵:如电声音乐的加入在某些部分显得比较突兀。记得有一段演员在“徒歌”的时候,电子鼓任然在打节奏,与传统打击乐的击拍相冲撞,不知是演奏员没有调试好还是怎么回事;在乐队方面,音准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剧种乐队多次出现“跑调”的情况,特别是弦乐(二胡),大家都知道,二胡不像钢琴,有固定的琴键来明确音高,它是靠把位控制和演员的内心听觉来演奏,没有固定的琴键,多人合奏是必然出现音准问题,此也是困扰民族管弦乐队的一大难题。因此,在某些描绘人物内心活动时的背景音乐最好由一人担任独奏,演员比较好控制和发挥,即使错了,也不易发觉。当然,瑕不掩瑜,好戏多磨,通过演出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最终将会成为精品。

  阅读阿来的《尘埃落定》原著是在05年大二的时候,时光飞逝,俨然过去了四个年头,对书中具体的文字描写,已是一团模糊状,只记得大致的故事情节,这些美好奇妙的情节伴我走过了我的美好时光,成为回忆,被风吹走,飘落在我的青春岁月里。那书中妖娆的罂粟花、简单的爱情、权欲的斗争、制度的灭亡和我的青春懵懂一起都化为了尘埃,在经过飞舞飘扬之后,缓缓落定,成为永恒………..

                                              

 

                                         2009年8月13日于

危楼墨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8-2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同.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6295dxj在2009-8-23 14:21:00的发言:
内行看门道,观察得挺细的,赞成你对民乐的见解,音准问题很多时候都是靠演奏者的耳来控制,这方面戏曲院团有待改善。QQ空间已看过此文,好文再顶!

老师北上演出的资料到时一定传到论坛上来分享。

我见识浅薄,肯定有地方说的不好,谢谢老师的鼓励。

发表于 2009-8-23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chenghong在2009-8-23 15:07:00的发言:

老师北上演出的资料到时一定传到论坛上来分享。

我见识浅薄,肯定有地方说的不好,谢谢老师的鼓励。

好的,多多交流,相互学习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师对面的大师在2009-8-22 23:30:00的发言:
.是.同.

这个论坛肯定有很多老师都会发现这些问题的,只是不愿意说...........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09-8-23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行看门道,观察得挺细的,赞成你对民乐的见解,音准问题很多时候都是靠演奏者的耳来控制,这方面戏曲院团有待改善。QQ空间已看过此文,好文再顶!

发表于 2009-8-2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的文章写得不错

从文中可以看出你是从事音乐行业的人。个人见解深浅并不重。只要有艺术良知就好,“跑调”不应是戏曲的专利,就像小平同志说“平穷不是社会主义”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苦中作乐在2009-8-27 22:43:00的发言:

版主的文章写得不错

从文中可以看出你是从事音乐行业的人。个人见解深浅并不重。只要有艺术良知就好,“跑调”不应是戏曲的专利,就像小平同志说“平穷不是社会主义”一样。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09-8-2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去看看川剧尘埃落定。如同楼主一样,曾读原著,不过记忆早已模糊。

 楼主| 发表于 2009-8-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麻辣玲子在2009-8-28 11:06:00的发言:

有机会去看看川剧尘埃落定。如同楼主一样,曾读原著,不过记忆早已

你没有看过这个戏?

发表于 2009-8-29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这回要到重庆来演出?

有机会一定弄张票去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茹蕙在2009-8-29 22:54:00的发言:

好像这回要到重庆来演出?

有机会一定弄张票去看看。

是的,要到重庆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