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自2011年市第三次文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重庆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全面发展繁荣的五年。
近几年来,重庆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重庆特色、时代风格、中国气派、世界眼光的优秀作品。《海棠依旧》《风云年代》《失孤》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重庆造影视作品热现全国影院、荧屏,《失孤》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舞剧《杜甫》晋京巡演,广获赞誉。歌剧《钓鱼城》、电影《走过雪山草地》等作品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杂技剧《花木兰》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工程项目,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装置版画《中华营造法式》等作品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将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
五年来,市文联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一系列人才选拔培养工程,重庆文艺界人才辈出,形成了一支以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为领军人物、以一批功底深厚的中青年文艺家为中坚力量、以一大批文艺新人为基础的梯级文艺渝军队伍。五年来,在全国各艺术门类最高奖项评选中,我市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作品频频斩获重要奖项,多个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刷新历史。彭伟的版画《而立之年》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作金奖,冯建新的《和平年代的兵》等专题作品荣获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余纪的电影论文《国家意志与少数民族电影——周恩来处理〈内蒙春光〉事件研究》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余继平《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著作奖,铜梁龙《二龙戏珠》夺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电视剧《江姐》、《雪豹》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曹建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舞蹈《汉风俪影》等3部作品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京剧《金锁记》、川剧《鸣凤》、话剧《幸存者》获得中国戏剧奖,西南大学合唱团等三个单位演出作品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据统计,五年来,全市共有48件作品获得专业艺术门类最高奖。此外,一批富有重庆特色的优秀作品走出国门,远赴海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演绎中国精神。
重庆晚报记者 何浩 钟洲毓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