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云养一棵树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麻辣生活论坛
›
中国川剧
›
【荐闻】汪明中:闲不住的“梨园奇才”(眉山网)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4069
|
评论:
2
[信息动态]
【荐闻】汪明中:闲不住的“梨园奇才”(眉山网)
【荐闻】汪明中:闲不住的“梨园奇才”(眉山网)
[复制链接]
abcdefg杨荥
abcdefg杨荥
当前离线
积分
21171
发表于 2016-10-2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汪明中:闲不住的“梨园奇才”
2016-10-22 22:36:57 来源:眉山网 责任编辑:罗思源
眉山网记者 张玉 文/图
http://t.t.mshw.net/uploadfile/2016/1022/20161022104046647.jpg
汪明中为年轻人讲解青神地方文化。
http://t.t.mshw.net/uploadfile/2016/1022/20161022104053140.jpg
挖掘地方文化,汪明中一直在路上。
http://t.t.mshw.net/uploadfile/2016/1022/20161022104101943.jpg
上世纪80年代,汪明中和其他几位青神文化界人士,一起创办了《中岩》杂志。
http://t.t.mshw.net/uploadfile/2016/1022/20161022104108699.jpg
上世纪60年代剧团表演的剧目《收租院》剧照。(汪明中试验主角,站在正中拿书。)
核心提示
在青神提到“汪三哥”,几乎无人不知,这份知名度不仅是因为汪明中曾是青神、乃至眉山显赫一时的“梨园奇才”,他14岁就投身川剧艺术,他在梨园辛勤耕耘17年,塑造了众多古往今来的舞台人物形象,赢得了大批的粉丝;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剧院的解体,他又把一腔热血默默地奉献给群众文化事业,他组织宣传队帮青神的各个乡镇都建起了演出队伍,不仅如此,他更是长期指导青神的群众文化,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如今,汪明中退休在家,虽然他居住的简陋平房里,一间窄小的房间里摆放着陈旧的沙发和书桌,一个简易的书柜里塞满了文化艺术方面的书籍,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了,但他一直还保持着繁荣群众文化的热情。“这里既是我的客厅,又是我的书房。”已退休8年的他,还是那么精神矍铄,诙谐风趣。
梨园奇才“汪三哥”
回忆起与青神地方文化结缘,汪明中一下子将时光拉到了1953年,当时,年仅14岁的他加入青神川剧团,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
汪明中回忆,青神川剧团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正式成立,到70年代初解散的20多年间,是青神川剧的鼎盛时期,演员最多时达到了73人,其间由青神向邻近区县巡回演出,足迹遍及西南30多个市、区县和工矿、场镇、军营。剧团的演出活动,丰富了该县内外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剧团到夹江、双流等地演出时,经常是只能容纳几百人的场子挤了一千多观众。
由于勤奋好学,汪明中16岁就成了剧团当家“小生”。“我塑造的都是正面形象”在汪明中17年的舞台演艺生涯中,让他最为自豪地的是,无论是梁山伯、唐白虎,还是李永和、少剑波,都演得很形象、很精彩,赢得了一大波粉丝。
由于不满足于只能依靠别人的剧本饰演角色,1958年,汪明中开始尝试业余创作,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创作改编的剧本有30多个,上演20多个,有11个获得省、市调演奖。其中,1982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现代剧《关牛》在乐山市调演中荣获三个一等奖,省电台、电视台进行了全剧录播。他是第一个把青神本土艺术作品推上荧屏的人。不仅如此,他的曲艺作品《斗狼》也是青神获得“峨眉山文艺奖”的第一个作品,被收入1997年出版的《全国曲艺精品选集》……现在赋闲在家,他依旧笔耕不辍,潜心于群众文化艺术创作。
挖掘乡愁不停歇
据熟悉汪明中的人讲,青神的群众文化活动从无到有,得以普及与推广,“汪三哥”立下了汗马功劳。上个世纪70年代,汪明中就组织起了一只宣传队,帮青神的所有乡镇都建立起了文艺队,培养了一大批如今还活跃在文艺战线上的人才;汪明中还和其他几位青神文化人士一起创办了《中岩》杂志,培养了一大批创作型人才……即便是现在退休了,他仍然活跃在城乡文化战线,为繁荣群众文化积极奔走,出谋划策。“‘三哥’时常不辞辛劳地来到我们文化站,帮助我们搞创意策划,指导群众演出。”青神县瑞峰镇的牛儿灯传承人陈学东不无感激地说,一年中,“汪三哥”大多数时间都在乡下,很多的群众文化活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同时,为了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打造企业文化品牌,他还义务为多家企业担任文化顾问,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没有汪老的支持帮助,我们的企业文化就建立不起来。”一私营业主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企业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想创出品牌的确太难。
更难能可贵的是,退而不休的汪明中常常通宵达旦,编写民间文学,挖掘整理民俗风情资料,搜集撰写苏东坡与王弗的故事……据估计,他先后创作各类体裁的文艺作品200多件,有近30件获得省、市级奖励。汪明中成为了青神县名副其实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学者”,直到现在仍是不改初衷。“蚕丛、竹编、佛教、东坡……这些都是青神的文化闪光点,而且开发得很成功,不知道青神下一个文化闪光点是什么?”汪明中虽然生活在陋室当中,但他丝毫不在乎,反而,让自己的肩上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依旧在思考青神文化的明天,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弘扬青神文化。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环保者11
环保者11
当前离线
积分
15952
发表于 2016-10-2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川剧游子
川剧游子
当前离线
积分
6990
发表于 2016-10-24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绵阳论坛
泸州论坛
南充论坛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麻辣楼市
隆昌论坛
营山论坛
成都论坛
平昌论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