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药王孙思邈在浏阳北乡的九龙山治好了东海龙太子的病后,名声大震,老百姓纷纷找药王治病。孙思邈也就是身背药箱,串乡走,热心地为老百姓解除疾苦。一天,孙思邈来到一个山。这里山高林密,常有飞禽猛兽出没。
孙思邈在一间农舍前经过时,听到屋内有唉声叹气之声,心想:莫非有人病了?待我进去看看。只见房内有一年轻人,精神萎靡不振,两目发呆。孙思邈问其病因,其妻告知。她丈夫常上山砍材,一日,在树丛中突然钻出一条大蟒蛇,昂着头,瞪着碌幽幽的大眼睛,吐着血红的信子。其夫吓得丢掉材刀,连滚带爬的逃回了家。以后,人就变成这样,只要闭上眼睛,就好像看见了大蟒蛇,惊恐不安,彻夜难眠,茶饭不思。孙思邈为病人把了脉后,点了点头说:“你这病我能治,不过今天我没带药来,明天再给你送来。”第二天,孙思邈来了。他拿出一药丸,其丸比鸭梨还大,外面还涂了一层蜡。他对病人说:“这药丸你必须囫囵着的吃,千万不能碾碎了吃,否则药力失效,你的病就好了。”病人接过沉甸甸的药丸,疑惑地说:“药丸这么大,又不能碾碎吃,我又怎能吞得下呢?”孙思邈说:“吞不下你就瞅着药丸,边瞅边想办法来,吃了药丸病就好了。”
以后,病人就天天瞅着药丸想办法,他日里瞅,夜里瞅,实在太累了,就伏在桌子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觉得肚子饿了,就叫妻子给他做饭吃。一连几天,病人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精神也好多了。过了几天,孙思邈又上门来了。病人高高兴兴地告诉他,药丸还没有想出办法吃下去,但人却好了,吃得下,睡得着,眼前再也没有出现大蟒蛇了。
孙思邈笑着说:“你得的是心病,是眼睛看出来的。我让你用眼睛瞅药丸,药力就从眼睛里传到心里,病就好了。”说着把大药丸往地上一摔,原来大药丸是一块黄泥巴。
年轻人明白了,忙竖起大拇指赞道:“你真是神医!”
孙思邈奇术治顽症,享有盛名,其传奇故事连篇。在唐贞观年间,河南少尹受皇命出使西羌部落,临行前却难言苦衷。因少尹身患脱肛病。经多方名医诊疗,总难根治。
此时,有人说药王孙思邈身怀绝技,妙药奇术,专治顽症,恰逢药王路过此地,少尹急命随从请孙思邈诊治。孙应允来到少尹府,只见少尹左右簇拥着姣艳的侍妾十余人;四诊断毕,已明病情十有八九,为配合治病,孙瞩群妾美女退下,对少尹说:“大人病非浅,若求根治,当下决心,恪守疗病三法”。少尹因顽症缠绵难治,急忙点头答应。
孙思邈说:“一、大人要独居千日,不近女色;二、我为你磨一瓶药粉,请早晚取少量粉末揉于鼻内,日得数为佳;三、我为你拟药方一张,望调配长期服用。只要按照三法治疗,千日之后必然痊愈,不必忧虑。如不照办,则病危难解。”说罢孙思邈辞别而去。
少尹虽公务在身,但为治愈脱肛而心切,故牢记孙的医瞩,如法配合,数月之后,脱肛果然复位不出,身体由虚弱逐渐转为强壮,并出色完成使命。
三年之后,少尹恢复元气,感恩欲报答孙思邈,专程找了到孙之住所,重金酬谢,并请药王详解命三法之意。孙笑道:“因大人纵欲太过,损伐肾阳,故气虚而脱肛。经过千日戒色禁欲,清心怡养,心旷神爽,故肾阳无损而受益;加之药方以补肾添精,益气固阳,肾先天之本,肾气旺盛,由虚转壮;所给揉鼻药粉为通关散,意在取凄,凄则引气上行。三管齐下,脱肛顽症焉有不愈之理。希望少尹大人日后自当保重身体,以求健康长寿。”一席话,使少尹茅塞顿开,深悟其理,对孙思邈倍感钦佩并崇敬他的高超 医技。
从此,少尹节制房事,生活调理有度,注重养生保健,很少染疾。据传,少尹在孙思邈的养生指导下竟活到了90多岁,成为唐时为官之长寿者。
孙思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保贵的养身名言和歌诀,至今依然具有现实的保贵价值,可谓千古恒言。其养生歌如下: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像天兮足像地。
养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欲求长寿知三戒,精不空兮神自定。
心旺神衰君切记,君子之人能节制。
心若太费血则竭,形若过劳心则怯。
世人欲知养生道,喜怒有常嗔怒少。
大饱伤神肌伤胃,太渴伤血又伤气。
春月少酸宜多甜,冬月宜淡不宜咸。
春寒莫把棉衣放,夏月多汗衣勤换。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患病。
坐卧防风来脑后,风邪入脑人不寿。
人无礼仪和贪婪,天地神明总不喜。
身安寿长事如何,胸宽气和积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读养生歌。
孙思邈在养生歌中提出不能“怒而伤气”、“思虑伤神”,以免气机紊乱,血脉失和,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百病杂生。孙思邈尤其重视精神调养,认为一个人平时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勿使悲欢过极,以免出现“悲能伤肺”、“大喜伤心”的局面。在养神蓄气的基础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就能受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防止出现“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的不良后果。
同时,孙思邈活了101岁,写下了很多不朽的医学论著,创中国老年医学之先例。他把自己的长寿经验,编成歌诀;流传后世,供人借鉴。
清晨一盘粥,夜饭莫噋足;
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切莫贪色欲;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天休论命,修行在各人。
这段歌诀的意思是:
早宜吃粥,晚饭少吃;早晨起床后要多吞几口唾液;大冷大热天不要同房;要勤洗澡。不要当风坐睡;饭后要活动,并用手摩腹以助消化。心情要开朗乐观,不可动怒生气; 要爱惜精、气、神。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是命中注定的,而取决于自己是否善于调理和保养。
黄帝内经说:“阴气太盛,就会梦见沙起大江大河,并感外凉恐畏惧;阳气太盛,就会梦见大火,并感到火热人。阴气和阳气都盛就会梦见与人相互残杀,气盛于上就会梦见向天飞升,气盛于下就会梦见向下坠落;吃得太少,他就会梦见有人给他吃食,饿得太很,就会梦见有人拿走他的吃食,肝气太胜就会梦见发怒,肺气太盛,就会梦见哭啼。”
孙思邈在他的《调神论》中说:“做梦都是由于精神意念、愿望、情欲、感情等等堵塞在躯体之内而不能实现流动渲泄造成的。精神的清虚宁静,神灵告诉人何方有吉事、何方有凶事,于是就会做梦;前半夜梦见的事比较玄远,后半夜梦见的事比较切近。”
在他的《西山记》中说:“要想不做恶梦,就不要吃自己的相生肖以及斃、犬的肉,不要想那些邪恶、奸淫、怪异、虚假等有悖性理的事情,不要宰杀六畜一一即马、羊、鸡、犬、猪,睡觉时一定要头朝东方以承受万物化育生长的精气,这样一来,就会使灵魂从内到外一体安宁而自然不会做梦。”
药王有一位高徒,名叫袁天罡。他是一位术数大师、著名的道学家。他与李淳风所著的《推背图》,就是神算、十分灵验。未卜先知,千年变局,判者神明,尽览于胸。他预言了襁褓中的武则天会当皇帝;他预言了千年后的抗日战争爆发。他们师徒的传奇故事也都广泛地进行着流传,并且闻名于中外,代代相传。
相传,孙思邈自思年记大了,自己的医术和相人绝技不能没有传人,这十多年来,他一直在物色徒弟,但一直未能如愿。到成都后,昨天看到卖烙饼的青年人起了爱慕之心。他说:“小伙子,我看你相貌堂堂,天庭饱满,五岳拱朝,学堂宫全,气度甚宽,想与你交个友。”袁天罡一听,心中一惊,暗道:这老头有点来历,敢是江湖高人?他忙放下担子行礼道:“多蒙老前辈看重,小子十分感激,只是不知老前辈为何叫我?”老头道:“老朽姓孙名思邈,以医病相人为业,我游历江湖数十年,相过的人有数千之多,小伙子你的相算得上是贵相,你叫什么名字?”袁天罡道:“想不到你就是孙老前辈,江湖上久传你的大名,晚生只恨无缘相见,晚生姓袁,名天罡。”
孙思邈道:“原来你就是赵昭之子,当年我在赵府还见过你呢,那时候你才六岁,大概记我不得了吧,一晃十来年,你已经是大人了,我都认不出来了。”袁天罡道:“看来我与老前辈是早已获认识了。”两人相视笑了起来。“晚辈想拜老先生为师,学那医人相人之术,请老先生收纳。”袁天罡说。“你义父赵昭也曾是天下名士,你在他那里学习多年,想必得了一些真传。”“义父原本要教我相人之术,怎奈在我十岁时,他被贼人杀死了,所以晚辈于此道一无所知。”袁天罡道。
孙思邈说:“我看你骨法不凡,天资甚高,于歧黄、命理之术不难参透,只是不知你能否吃苦,随我浪迹江湖。”袁天罡一听此言,知道孙思邈有收徒之心,忙叩首道:“师父在上,受徒弟一拜,我愿随师父游天下。”
药王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诵千言,精通老庄百家之说,其医术高超,名扬四海。北周时,孙思貌以天下多变,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时,被征为国子博士。后来,他不愿在京城,感觉不自在,便称疾不起,借而辞职离京,一路行医游历天下。他到成都已有月余,在成都城周围乡村给人治病。在这里,就展现了开头的一幕。
孙思邈收徒以后,就对袁天罡说:“你明日到我住处找我,。”他告诉了袁天罡地址。当晚,袁天罡将遇到孙思邈之事对父母说了,说孙思邈要收他为徒,其夫妇只有一子,心想留着他在家卖烧饼,终难有大作为,不如让他去吧。第二日一早,袁天罡便到了孙思邈住处。
从此,袁天罡每日随孙思邈学习。开始学的医术。孙思邈教他望、闻、切、问、配方用药、推拿针灸。袁天罡学得很认真。孙思邈亦带他在江湖上行走。一天,袁天罡问:“师父,你说医家治病有其道吗?”孙思貌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替代,天运转起来,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霜雪,张而为虹霓,此天地之常数。人有四肢五赃,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人之为常数。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樵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天地亦同此理,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簿蚀,孛慧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袁天罡听得入了神,半响才说道:“师父高论,使徒儿悟出了许多道理。”
一天,孙思邈对袁天罡说:“你医术已经学了不少,从今日起,我教你学相人之法。”说完,孙思貌打开一个匣子,拿出一本书来,对袁天罡说“你从今日起,每日读这本书,务须背熟。”袁天罡一看,那书的封面上写着《许负相书》,他问:“这许负是何人?”“他是汉朝的一位大相士,当年汉文帝的母亲尚未生文帝,许负相了她之后说:“你将会生天子。”后来她的儿子果然当了皇帝。汉朝名将周亚夫尚未封侯时,许负为之看相,说他三年以后将封侯,八年以后将为将相,持掌朝廷大权,贵极人臣,但九年以后会饿死。
周亚夫不信,笑着说:“我父亲是位侯爷,但爵位已传给了我兄长,我哪会有封侯的份?就算我兄长死了,也是他的儿子世袭。再说,既然我将封侯、拜相,又怎么会饿死呢?”许负指着他的口道:‘你的嘴边有两条纵纹入口,这就是饿死之兆。’后来果然如许负所言。”袁天罡听得入了迷,孙思邈停了一会,道:“你能细心研读此书,烂熟如胸,就能明了观人察色,知人吉凶的本领。”此后,袁天罡每日研读《许负相书》,半个月后,他已经能将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了。
且说,师徒两人一路云游。一日,来到太原。孙思邈说:“这太原是个好地方,这些年来,我几次来太原,总觉得这里有王气,将来此地会有王者出现。”两人在太原住下了。一日,孙思邈对袁天罡说:“你书也背熟了,但还须观察人,不然的话还只是纸上谈兵,明日起,我带你去街头摆个相摊。”第二日,一早,袁天罡随孙思邈来到街上,择了一处地方,将相摊摆了望开来。
这时节,正是天下举子进京应试,许多举子须问前途得失。不到一刻钟功夫,有一位姓刘名文静的举子,随一班人在此经过,见有老相士坐摊,且幡子上写着“御赐金牌国子博士孙思邈”字样,便走了过来。孙思邈见了大惊:“相公气色极高,据我所见,当中今年状元。”然后拱手向刘文静祝贺。刘文静大喜,掏出十两银子,谢了孙思邈,一路去了。袁天罡见了,问孙思邈:“师父,你怎的能断定他会中状元?”孙思邈答道:“此人耳白过面,主声闻天下,又眉清目秀,学堂宫全,主文章显达,且天庭明润黄光,主近期有大喜大庆之事。故断定必得魁首。”袁天罡点了点头。
且说那 刘文静听了孙思邈一番预言,不觉心中高兴,回到寓所后,坐立不安,思量要寻个地方去乐一乐。刘文静年少才俊,却有个坏僻性,好赌,在家时曾输掉许多家财,被父亲痛打一顿,后来收敛了,每日读起书来,因天资聪明,竟中了举子,这番又要上京殿试。他打算在太原住三五日后,便动身上京城。他一时兴起,旧病复发,心中痒痒的,只想找地方赌一赌。当夜,刘文静与两个家人一同去到街上,寻到一处赌场,进到里面,只见有几张方桌,围着几伙人,在那里聚赌。刘文静进来,有一个伙计摸样的过来问:“客官是想来玩一玩的吗?”刘文静点了点头,看见楼上有一个小阁,便指着说:“那上边幽静,唤两位上来玩一玩。”正巧,有两位北方来的人,一个叫裴寂,也是举子,一个叫武士彠,,是个商人 ,也在这里玩赌,两人见刘文静斯文模样,推想是个读书人,便上到小阁来了。
开始时,三人相约道:“我们今日只是逢场作戏,乐一乐而已,一千钱一注,十注钱为限,即便输了也不碍事。”起初,三人也真是一千钱一注地玩,然而掷到兴头上,争雄好强,变成了三五千一注,那裴寂、武士彠一下子便将十注钱输光。两人不服输,一心想扳回本,狠心将随身所有银两往注头上堆,怎奈刘文静正当时运,手气一次比一次好,连掷连胜,直赢了两人一百万钱。裴寂、武士彠两人已经囊空如洗,裴寂不甘心,还欲叫家人到处取银子来,家人哭着相劝,才住了手,只好垂头伤气地离去了。
刘文静一夜功夫,竟赢了一百万钱,真是欢喜,命两个家人将钱背回了寓所 。第二日睡了一个上午,午饭后,刘文静又来到相摊,欲再问孙思邈昨日所言是否的确。来到相摊前,孙思邈一见大惊道:“相公,你的气色为何大变了,昨日还好好的,怎么今日连中榜都难了?”
孙思邈叹了一口气:“唉,坏了我一世名声,这回不准了?”刘文静不解,忙问其故。孙思邈道:“但凡相人功名,先观天庭气色,昨日见你相公天庭黄亮明润 ,是个中状元的气象,所以有昨日之言,今日相公天庭枯焦黑滞,哪里还会有功名呢?莫非你做了什么贪利之事,有负神明?”刘文静听了,心中悚然,便将昨夜赌博之事说了出来。孙思邈道:“怪不得,非义之财,取之减福。”刘文静一下急了,忙问:“先生,可还有补救吗?”孙思邈道:“除非你将所赢的钱,如数退还,诚心悔过,还可占甲,只是不能中元,只能得三名之后了。”刘文静回到寓所,便命家人将裴寂和武士彠找来,将所赢的钱物,尽数还了。后来,刘文静上京廷科试,果然中了第四名。你说神也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