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暴,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受害人群是女性。那么拥有较多“耙耳朵”的四川,男性会不会遭受家暴呢?今年3月四川省妇联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组数据:2014年,四川全省妇联系统接到的家庭暴力信访量为1742件,到了2015年,这组数据增长到1845件。家暴投诉居婚姻家庭类案件之首,占比31.4%。省妇联权益部相关人士表示:“除了女性,在我们收到的案例中,约有2%为男性被妻子打”。
某机构专门做了“男性遭遇家暴”的调差问卷,在1185人参与调查问卷中,44.31%的男性都表示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专家解读
哪种男性更易被家暴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耿婷医生称,在她接触的患者中,接触到因肢体家暴来就诊的病人相对较少,多数是遭遇精神家暴的患者,其中前来就诊的男性又比女性少。她称由于面子思想等问题,很多男性在遭遇家暴时选择忍气吞声。
耿医生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思想上)变得越来越独立,在社会职业分工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家庭内部,女性的家庭背景、职业成就、经济收入超过丈夫的并不少见,处在这种关系之中的女性可能更为强势,男性相对较为弱势。
她称,男性不同于女性,男性受到的家庭暴力往往是来自于精神方面的,而肢体暴力对于他们来说相对较少。例如事业不成功的男性,可能会遭到妻子的言语攻击,女性这种无意识行为表面上是鞭策,其实已经伤害了男人的自尊。其中典型代表就是“奶爸”,部分奶爸是由于自身的能力等不如妻子,所以屈居在家,耿医生称这种男性遭遇妻子家暴的可能性会更大。
另一种遭遇家暴男性的典型代表是“妈宝男”。“妈宝男”的典型特征是不独立。“妈宝男”大部分有一个比较强势的母亲,在生活、思想等各方面对母亲的依赖较强。由于“妈宝男”的思想及生活上的不独立,使得他在寻求另一半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寻求一位与其母亲相似性格特征的女性。所以,结婚之后,“妈宝男”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他妈妈与他关系的一个带系传承。
恨的牙痒痒 男性遭遇家暴为何还和另一半在一起?
耿医生称,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男性虽然遭遇家暴,依然会选择和另一半在一起,总的来说是因为自身对另一半的依赖性较强,经济上、生活上等不能独立,而且调整一个关系比改变一个关系相对更加的容易,所以,人的惯性不会主动去改变现在的格局。当然,如果已经有了家庭,还会考虑孩子等家庭因素,在这些综合因素的评估下,大部分人更愿意保持现状。男性努力在这种生活中寻求一种平衡,当这种平衡被生活事件引爆之后,例如出轨等,就可能面临解体。
男性遭遇家暴后要采取这些“行动”
耿医生表示,男性和女性不一样,当他们遭遇家暴后,碍于面子等问题,不愿意与别人倾诉。耿医生称,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当男性遭遇家暴后,一定不要忍气吞声,要学会自我宣泄,可以尝试倾诉、运动等方法,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也可以扩大社交范围,转移注意力。当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与另一半沟通。如果男性由于自身能力不如女性,或者是“妈宝男”,那么则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成长让自己独立起来。
遭遇家暴后不反抗?这些后果你想到了吗
耿医生称,男性遭遇家暴后如果不采取措施或者没有找到宣泄的方法,很容易影响家庭生活质量,久而久之还会使自己变得焦虑,抑郁,从而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出现拉肚子、过敏等现象,严重者还会身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当然,长期被家暴的男性,有可能将自身情绪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还会危害其他的人。
最后耿医生还说到,如果女性对男性的时间等控制欲较强,可能和女性不自信等自身因素有关,男性不必责备自己缺乏能力。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你们身边有男性被家暴过吗?
你对精神家暴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