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856|评论: 0

乐至县卫计局:干在实处 着力破解“因病致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11024-1.jpg
乐至县石湍镇长堰沟村一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泽芳,因患急性胆管炎和脑动脉硬化,于今年9月30日至10月5日在石湍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总费用2360.93元,报销2291.39元,个人支付69.54元,个人微支付比为2.95%。杨泽芳感叹道,没想到如今政策这么好,才花这点钱就能看病。在乐至,从制发《乐至县开展因病致贫医疗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来至10月16日,像杨泽芳这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已有364人获得救助。
  根据中央、省、市、县关于医疗扶贫的安排,乐至县卫计局为切实解决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医疗救治救助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对全县农村贫困病人的全程全域管理、帮扶和有效治疗。
201611024-2.jpg   
   发挥两个作用 夯实医疗救治救助基础
  乐至县卫计局高度重视因病致贫医疗救治救助工作,将其作为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积极作为,发挥牵头和行业管理两个作用。
  作为因病致贫医疗救治救助工作的牵头部门,乐至县卫计局主动担责。今年7月21至22日,该局和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到叙永县学习借鉴其经验做法,提交了《乐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叙永县医疗扶贫经验做法与我县工作思路的情况报告》,提出了工作建议。还牵头组织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救治工作推进会、协调相关部门于9月14日前研究医疗费用报销程序,于9月23日前对医疗机构经办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乐至县卫计局组织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全力开展了因病致贫医疗救治救助工作。在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摸底调查工作中,分别于今年3月、6月、8月印发了《乐至县贫困人口患病情况摸底调查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成立了由县直属部门机构业务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对乡镇卫生院无法确诊的或无法指定治疗方案的逐个进行指导,组织召开了调查摸底专项培训会,制定了机关干部职工联系工作制度,每个乡镇至少有1至2名联系人,确保了摸底调查进度。安排督促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先对县扶贫办提供的35023人,及民政局提供的13304人进行健康体检、病情筛查、建立完善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在医疗救治救助中,加强了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申报审批,积极推行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切实减少重复检查,方便群众。强化定期督导检查机制,对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住院病历进行抽查审核,强化违规责任追究和处罚机制,对群众举报投诉和督导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查清事实,分清责任,严肃处理。9月7日,乐至县中医医院出台了《关于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控制医疗费用”的通知》,明确了“原则上不得使用医保报销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和检查检验项目”“禁止使用自费药械”“产生的不合规医疗费用由科室全额承担”等多项举措,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切实减轻贫困患者看病就医负担。
  同时,以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为载体,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和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营造浓厚氛围。目前已在各级媒体宣传35次,发放《乐至县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内容》《乐至县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治救助政策宣传手册》等资料50000余份,制作乐至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宣传栏546个。在中天镇联合村,13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医疗保障政策的知晓率几乎是人人皆知。
201611024-3.jpg
  坚持四项精准 扎实推进医疗救治救助
  乐至县卫计局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治、包干负责、应救必救”原则,落实系统培训、督查指导、行业监管、经费保障、阵地建设、能力提升、便捷服务等7个保障,突出识别、政策、服务、投入四项精准举措,大力开展了因病致贫医疗救治救助工作,努力实现医疗扶贫服务到村到户和贫困患者“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目标。
  识别精准,把保障对象“请”出来。4月1日,劳动镇启动贫困人口因病致贫情况调查摸底工作,通过村组干部、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防保员具体摸排。4月5日,就已经全面完成,并立即启动了下一步贫困人口患病情况调查工作。3月至8月,全县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农村低保人口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三类人员进行了4次专项摸底调查。8月5日,乐至县卫计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体检调查工作的通知》,并于9月底完成了对13304名农村低保对象和350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再次开展健康体检筛查,将疾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确诊机构、医疗费用测算等内容登记造册,建立了保障对象健康档案,实现了“一人一册”,按月对保障对象数据库进行维护,实行动态调整和管理,做到应救必救、应助尽助。
  政策精准,把医疗费用“少”下来。从4月起,按照《关于印发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通知》,对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住院补偿比例在收治医疗机构原有住院补偿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截至8月底,新农合补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2人,提高标准补偿金额17.15万元。制发《乐至县开展因病致贫医疗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后,积极推行“医疗机构减免5%;基本医疗保险起付金减半、报销比例提5%;大病医疗保险起付金减半、报销比例提高10%;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10%;基本医疗保险倾斜;实行特殊补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与医疗爱心两基金特别救助,实现保障对象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等举措。截至10月16日,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已有364人获得救助,个人微支付比为0.86%。
  服务精准,让医疗扶贫“火”起来。乐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县卫计局也成立领导小组。9月5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人口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定点医疗机构绿色通道,实行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无缝对接,患者凭《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证》即可在市、县、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接受治疗,各种治疗费用的报销和救助费用,实行“一单式”报账、“一站式”结算。建立定点定责包干负责治疗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全程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每年对保障对象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为病患落实“5个一”帮扶措施,即每位患者有一家定点医院、一名主治帮扶医生、一个科学规范的诊疗计划、一个合理有效的治疗目标、一系列减低医疗费用支出的具体措施。组建有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公卫医生、村医和市、县级指导医生参加的“3+2”服务团队,定期在乡镇卫生院坐诊,实行3级联动,定点医疗机构全程全域包干负责治疗。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和低保人口登记表、以户为单位张贴医疗救治救助联系卡、以个人为单位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和发放精准扶贫医疗救治救助证,为精准识别保障对象和掌握保障对象健康动态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全县602个行政村已有村医人才825名,基本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精准医疗扶贫服务网。
投入精准,让医疗环境“强”起来。开展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实行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约38000余万元,迁建了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了精神卫生保健院,建成村卫生室136个,新建了乡镇中心卫生院7个,改扩建5个乡镇(中心)卫生医院,全县总床位达2827张。今年,还将投入资金528万元,严格按照《村级卫生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对22个贫困村的村卫生室进行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