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儿童情商培的老师,今天想要与各位宝爸宝妈们聊一聊关于孩子 “分享”的话题。
现在一两岁的孩子都知道某些东西属于自己,不许别人侵犯。随着年龄慢慢增长,价值观念逐渐形成,他们的独占欲和对私物的保护欲更加强烈。在孩子出现“这是我的”意识的萌芽初期阶段时,便开始教会孩子学习“分享”,会比较容易一些。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可以让他们懂和谐相处,学会爱别人,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不懂分享的孩子个性中往往独占欲强烈,不善于关爱他人,不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想法,长大后容易形成明显的性格缺陷,人际交往受阻。而现在在经常能看到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年时期为了哄孩子,会用语言和行为暗示孩子不能让人夺走自己的东西(如:“你不听话我就将你的xx吃掉哟”,“你不听话我让别的小朋友将你的xx拿走哟”),这样做仅仅会让孩子当时迫于失去心爱物品的压力而免强就范,这们做的结果其实是在无形中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占有欲。
训练孩子分享意识是需要科学的引导,而不是单纯的命令与恐吓。 孩子是成人的影子,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成人,为人处事的言语举止都是成人的“翻版”,因此,老师、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情商也会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不管是对父母今后的教育来说,还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人际关系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对独生子女而言,更是尤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