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09年宜宾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截至目前,全市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2项,其中大坝高装、四川苗族蜡染、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江安竹簧工艺4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区的“非遗”保护体系。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64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20人。
大坝高装
四川苗族蜡染
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
江安竹簧工艺
2016年宜宾启动了全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的抢救记录和展示工程。八集《宜宾非遗》纪录片是今年我市启动的非遗项目抢救性记录保护和展示工作的一部分。
自今年年初以来,宜宾广播电视台两路摄影组,分别深入所拍的“非遗”项目所在地,以人文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通过客观的纪录与鲜活的人物故事,原生态地呈现了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魅力,目前已经完成了大坝高装、苗族花山节、李庄草龙等第一批8个非遗项目的摄影工作。
而这些丰富的“非遗”项目、悠久的传承历史,精湛的传承技艺通过影像的呈现,不仅普及了知识,也唤醒了大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对“非遗”的挖掘对探索,过程是极其不易的,在一年的时间当中,创作团队翻山越岭,风雨无阻,从前期的田野调查,到后期的拍摄于制作,再到最后的包装成片,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创作者们的心血与付出。
据悉,11月4号,由中共宜宾市委宣传部、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宜宾市博物院(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宜宾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宜宾“非遗”论坛暨首部纪录片《宜宾非遗》开播仪式在酒都剧场隆重举行。
论坛及开播仪式实况,将于11月10日晚上8点25分,在我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同时,从11月11日至18日,由我台倾力打造的系列纪录片《宜宾非遗》,将在宜宾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晚8点25分准时播出,欢迎广大的电视观众收看,了解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和魅力。
具体时间:
播出时间:11月11日 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 晚8:25
内 容:1、非遗传承人(李国文、艾卫民)、专家(张兴明)就兴文、筠连苗族花山节的历史由来、人文风情、非遗保护传承等相关话题进行访谈
2、《宜宾非遗》纪录片《苗族花山节》
播出时间:11月12日 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 晚8:25
内 容:1、非遗传承人(李烈光、赖维君)、专家(祝正峰)就宜宾面塑的特色特点、历史故事、美学鉴赏及与泥人张的区别等方面进行访谈
2、《宜宾非遗》纪录片《宜宾面塑》
播出时间:11月13日 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 晚8:25
内 容:1、非遗传承人(钟郁文、李涛)、专家(蔡永旭)就大坝高装独特的表演形式、历史由来、高装会的盛况及大坝高装的保护传承等进行相关访谈
2、《宜宾非遗》纪录片《大坝高装》
播出时间:11月14日 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 晚8:25
内 容:1、非遗传承人(王力洪)、专家(邓怀健)就苗族蜡染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措施等相关话题进行访谈
2、《宜宾非遗》纪录片《四川苗族蜡染》
播出时间:11月15日 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 晚8:25
内 容:1、非遗传承人(杨代蓉)、专家(刘良坤)就苗族刺绣在苗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所承载的苗族文化,与其他刺绣的不同之处,目前现状和传承保护等相关话题进行访谈
2、《宜宾非遗》纪录片《苗族刺绣》
播出时间:11月16日 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 晚8:25
内 容:1、非遗传承人(柴进全、柴进水)、专家(赵品红)就小彩龙的历史由来、艺术价值、传承和保护等相关话题进行访谈
2、《宜宾非遗》纪录片《宜宾小彩龙》
播出时间:11月17日 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 晚8:25
内 容:1、非遗传承人(龙第明)、专家(龙第明)就女子踩桥的人文故事、历史由来、存在价值及保护传承等相关话题进行访谈
2、《宜宾非遗》纪录片《女子踩桥》
播出时间:11月18日 宜宾台新闻综合频道 晚8:25
内 容:1、非遗传承人(黄泽明)、专家(徐强)就李庄草龙舞的历史故事传说、目前李庄草龙舞的发展情况、采取的保护传承措施等相关话题进行访谈
2、《宜宾非遗》纪录片《李庄草龙》
首部八集《宜宾非遗》纪录片让观众更深一步了解非遗,增强人们保护非遗的意识。其实非遗就在我们身边,在无形中我们时时刻刻都与非遗联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