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84|评论: 9

[信息动态] 【果城快递】七旬大爷李大映 痴迷鼓声半世纪(南充晚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旬大爷李大映 痴迷鼓声半世纪

2016-11-15 15:37:39 来源:南充晚报




  李大映(如图)是原南充县川剧团的鼓师。时光荏苒,虽然他早已淡出川剧舞台,但仍有不少老戏迷对他念念不忘。“他那个鼓点打得硬是巴适!‘咚锵,咚锵,咚咚锵’,时而高音重锤,时而低音轻击……”一位铁杆川剧戏迷评价说,川剧的锣鼓特色鲜明,鼓声一响,无需开口,就知道是川剧,因此,川剧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整台戏的节奏自始至终都是由鼓点在调度,故而会打鼓的李大映亦算是台上的灵魂人物之
一。


  看川剧时·他偷学打鼓技艺


  11月14日,76岁的李大映如约而至果山公园。这位在不少老戏迷眼中,带有些许不凡色彩的打鼓匠,显得亲切和蔼、平易近人。面对记者,娓娓讲述着鼓声中的一生情缘。
  李大映原先也是粮户人家的子弟,或许是受喜爱川剧的父亲影响, 他从小就对川剧产生了一种特殊情感。不过,他并不羡慕舞台上的演员, 反倒对台侧敲锣打鼓的鼓师们情有独钟。
  不过,比起这点兴奋,要是遇到有戏班子到当地演出, 李大映可就真像赶上过年一样,高涨的情绪根本难以名状。他会想方设法地挤出时间,早早地赶到台前,占据有利位置。看戏的时候,李大映全神贯注。不过, 他除了欣赏演员们优美的唱腔和美妙的身姿外,更多的精力,则放在了对鼓师的观摩和演奏技艺的琢磨,偷偷从旁边学艺。


  勤学苦练·他成为登台鼓师


  17岁那年,刚上完初一的李大映被学校退学, 这反而给了他更多时间专心学习打鼓。1958年9月,李大映考入了原南充县川剧团学习司鼓, 师从当时的知名鼓师斯良培。
  后来,他抓紧时间练习吹唢呐、学帮腔、敲大锣、打大钵,观摩演员的唱腔、手眼身法步、面部表情,琢磨剧中人物的性格、内在感情,这样才便于他的鼓槌和演员间唱做配合一致。日复一日,李大映终于成为了一名登台演出的鼓师……再后来, 一幕幕精彩的鼓乐演出也就慢慢留在了老戏迷们的记忆中。
  1984年,川剧团又被撤销,自此,李大映正式淡出川剧舞台。 南充市戏曲传承协会成立后,每到周末,他和许多川剧老艺人都会到果山公园为市民们义务表演川剧。“大家不计工酬,是出于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尊重与热爱。同时,我们想将这门传统艺术继承并弘扬, 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川剧的学习和保护中来。”李大映欣慰地说。(熊洪举 记者 陈松 文/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11-16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032716hyzzqqtze8qdg58g.gif

发表于 2016-11-1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080338g5a5ac5j74yaazkg.jpg

发表于 2016-12-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被现代文化所侵蚀,传统戏剧中推崇的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不管是哪个时代都应该很受用,反观现在,日益膨胀的物质和精神欲望,让人没有了精神依托,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悲哀。所以,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

发表于 2016-12-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李大爷致敬。:handshake

发表于 2016-12-6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跟李大爷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6-12-6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司鼓的架势,正统,出自名师,稳坐中军帐。
一板一眼,统帅国家千军万马;
一击一挥,召唤世间万千景象。

发表于 2016-12-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词:粮户人家子弟;57年(!)初中被退学;84年川剧团解散...
个人的人生经历,刻上了政治社会的印记!!!
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16-12-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办法,特殊年代,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现实。阴错阳差,成就了一名好鼓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