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12|评论: 20

[文学.历史] 小镇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工作的关系,便与这个陌生的小镇结缘。渐渐对她开始熟悉,对她产生兴趣,对她留心了解。这座在地震后新建的小镇,焕然一新的面貌掩饰不住那段悠久的历史,也没有丢弃宁静祥和的山村美景。
昔日雄关今重现,金戈铁马入梦中

psb.gif

    南坝镇,古称“龙州”、“江油关”。站在重新修筑的江油关下,依稀可以感觉到三国时的金戈铁马,遥想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诞生了多少传诵至今的奇人轶事,留下了多少荡气回肠的经典记忆,那些醉卧沙场的画面被演绎成艺术,那些波云诡谲的争斗都成为括谈。分分合合的时代必然要终结,大江东去的历史终究要收敛于平淡。而江油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历史的节点,当魏国大将邓艾从阴坪偷袭江油关成功,顺利攻入绵竹关,进入成都,结束了蜀国的历史,也开启了魏国的统一大业。物是人非事事休,出师未捷的诸葛亮,生死不离的桃园情,在那意气风发的年代徒留了多少唏嘘和叹息。千年之后再次站在江油关前,早已听不到钟鼓争鸣,早已远去了刀光剑影,但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却时时被人念起。
    南坝镇的入口,有一座山丘叫牛心山,山上有座庙叫龙藏寺,与变电站隔壑相望。魏晋南北朝时期仇池国的李龙迁死后葬于牛心山。据传,下葬当夜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第二天早晨,坟墓全被厚土覆盖,牛心山拔土隆起,时人甚为惊叹,称之“真神也”。当地人念及李龙迁,继而在山上修建“李古人庙”,以作纪念,即现在的龙藏寺。唐朝李氏政权追认李龙迁为远祖,并将此地视作唐朝国运的龙脉所在。武则天继位,改国号为周,为断李唐之运势,派人挖断与龙藏寺相连的沟壑,取义切断龙脉,后被李唐家族回填复原。
    重新建起的“江油关”再次唤起了千年的记忆,龙藏寺前那三棵屹立千年的松柏默念着小镇的故事。

正是三月好风光,百花争妍正当时

psb2.jpg

    百花争妍的场景将小镇带进了欣欣向荣的春季,春意盎然的季节总是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金黄的油菜花在三月集体绽放,整个三月成片的油菜花将整个南坝变成了金黄色,零落的桃花也不甘落后的展示着粉红的诱惑,即使那不被人关注的野樱花也想在这个季节赶上花开的盛会。
    站在牛心山顶,南坝小镇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布局,古意十足的风格,所有的良苦用心都在刻意打造这个三国文化小镇,重现涪江水边的繁华;层次清晰的油菜地,肆意绽放的绚烂,所有的随意而为的排列无意中定格了生机无限的画面。
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记得初来南坝,在一片荒芜的山地间穿行,被突然传出的两只猎狗吓了一跳,彼此对视几秒,我已知道肯定是跑不过它了,索性站着不动。过了一会儿,一个猎人从芦苇丛中走出来,才终于定下心来。交谈中得知他是在追一只野兔,并且这道山梁野味还不少。
    山丘、小镇、江水、油菜地组成的是家乡的布局;爬山、嬉戏、游泳、打猎拼凑的是儿时的记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2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是江油的温柔,在流年里轻舞飞扬。写得不错,学习了

2021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6-11-22 21: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都江堰论坛欢迎你!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22 23: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都江堰论坛欢迎你!

发表于 2016-11-23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趣味的地域历史记忆,感谢分享。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2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不错,相应图片还少了一些!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23 12:5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绵柔有力的文字,淡淡的乡愁,都江堰论坛欢迎您。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闻水 发表于 2016-11-22 21:05
麻辣社区都江堰论坛欢迎你!

初入社区,还请多多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16-11-22 23:41
麻辣社区都江堰论坛欢迎你!

偶有生僻观点,还请多多包涵。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颠东 发表于 2016-11-23 11:13
很有趣味的地域历史记忆,感谢分享。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不经意间或许就站在某段历史的见证地,也没有细细考证过一些史料,不正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折耳兔 发表于 2016-11-23 11:44
文笔不错,相应图片还少了一些!

谬赞,谬赞。图片是少了些,感觉大家都喜欢多看点图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