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已经出了通知,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果,祝愿母校制度越来越合理,办学越来越优秀。当然,对于当事人,已经不是刚进学校的小孩子了,希望他能担当自己的责任,路还很长,祝愿他今后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吧。。
作为刚刚本科毕业没几年的建院学长,我尽量保持中立地来看待这个事件。李同学我还真认识,他刚刚大一的进学校的时候我就见过,当时见面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孩子还挺秀气的,长得高高瘦瘦的。
再来说说交大的这个“竢实扬华奖章”,很荣幸,我见过建院前两任荣获此殊荣的人,一个是08级的学姐,作为景观第一名保研了同济大学(她男朋友作为景观第二名保研了北京大学),另一个是同一届的一个女生,现在在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就读,当年毕业典礼上校长点名表扬了这个哈佛的女生,当然这两个女生的学术为人都非常好,在上下届的建院人都有很好的口碑。而奖章的获得者是每届5000-6000名学生的千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一届大概只有5-6名获得者。而且获奖不是仅仅成绩好就行,还要除了成绩之外的更多的公益行为,奖章不仅是奖励获奖者的,还有树立榜样的作用,能获得这个奖章的人在交大人眼里是无尚的荣誉,只要说自己过得过这个奖章,甭管哪一届都会对你肃然起敬。好了,现在大家基本了解获得奖章的人的质量水平和这个奖章所代表的含义了。
OK,现在开始介绍一下建筑学院的生活作息。交大建院在八教,主要立面用的是红色贴砖,当时大家就戏称八教是“红砖不夜楼”,原因是八教通宵供电,晚上建院的人都要熬夜画图,把教学楼照得通亮,所以就“不夜”了。要是有学建筑的同行在,肯定都深有感触吧,熬夜通宵都是家常便饭。鄙人不才,不是年级前列,成绩排在年级十多名,曾经最厉害的时候连续通宵56个小时没有睡过觉,也有过连续10天凌晨4点回宿舍,早晨7-8点起床去画图的经历。不过每8周一个周期的交图时间,刚开始的前1-4周还算稍微轻松,这个时间专业课没有逼得那么紧,可以用来干些别的事。如果对自己的要求高些,想后面几周不熬夜不通宵,就得尽量在这个时间完成更多的画图任务,把工作量做到位,把设计做得更好,到最后交图的时候可能会不用通宵。平时每周上课2次,每次一个上午,大一大二是周一和周四上午,大三大四是周二和周五上午,大五毕设也是周二和周五上午,每次上课老师几乎都会看方案,点评修改学生设计,所以其实从星期一(二)到星期四(五)再到星期一(二)的间隔时间中,建院学生都要继续修改深化方案,当然被老师批方案不停修改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从这里能大概了解建筑学生把时间花在专业课上的精力了。作为亲身经历过建院生活的人,前面说熬夜画图我有点小渲染,但也基本属实,后面属于客观事实,这就是建院的生活了,请各位自行评鉴。
现在把人物,背景介绍完了,我现在要来说说李同学的简历了,让我一个过来人(虽然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但再怎么说我也是保研的,也有那么几把刷子),非常怀疑其中的真实性,这里我不想讨论他的人品,前面简单有个印象就是了,就只单看他的简历。他的简历如下
什么奖学金啊,创业啊,“三好学生”啊,获几等奖啊之类的我都不去深究,挑其中的论文栏目,srtp项目,拥有的专利来说。首先作为研究生在读的我,清楚地知道一篇能发核心期刊、EI的论文,背后所需要的知识和努力,而且还是作为第一作者,还不止发过一篇。我很怀疑李同学在论文上到底花了多少时间,也很怀疑李同学是否真的有那么天才,还是说是花钱买的论文?这个证明很简单,把第二作者叫来,陈述一下各自做了哪些工作,提供一些论文背后的材料调研数据什么的。如果没有或者含糊其辞,那就有理由相信李同学是买的论文。买论文这个现象我也不深究了,因为交大保研的学生有动歪脑筋的,也会去干这事儿。退一步讲,算是我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了,万一别人真的这么天才呢,万一别人真的这么厉害呢。再看一项,专利这个事儿,恰好,鄙人不才,也申请过发明专利,知道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型专利的区别,简言概括前者是发明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后者是改良一个旧东西产生一个新东西,前者比后者难得多,需要的专业知识要求也不低。简历上写着“2015年06月至今”,现在是2016年11月,他在一年之中做了6项发明,当然,他还是第一发明人,我不知道李同学有没有写过专利申请表,他的发明能力如此惊人,而且发明的领域和东西也让我好奇,他发明的是什么?让我不惊怀疑他作为一个本科生真的是否有这能力。当然也可能是我比较渣,万一别人真的要是这么强呢?最后再来看一项,5个srtp。鄙人不才,当年想做国创,无奈没有申请上,国创的质量比一般srtp要求高,也需要团队齐心协力才能做出一个好的国创项目。也许是我太渣渣了,李同学太学霸,完成了一个srtp国创项目,还要再完成一个srtp普通项目,然后还不带劲,再来“两个国创在研,一个srtp在研”,我非常非常怀疑李同学的时间分配还有他在团队中所担当的角色。另外,当年我做srtp的时候,我记得学校为了保证质量是不允许一个人同时做两个srtp项目的,2014.04至今,并没有5年,下面是我找到交大建院官网上今年关于srtp项目申请的通知
明确写了,每人每年只能参加或主持一个项目,所以哪来的3年5个项目?我质疑这个srtp申请的程序有没有审查过申请者的信息,要是审查过又是谁批准的允许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此是怎么要求的?或者有没有要求?
总结一下,鄙人不才,对李同学的时间分配、脑力分配、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持怀疑态度。进而再此基础上,质疑李同学直属的建院学生领导者的素质,当李同学申请竢实扬华奖章的时候肯定会过学院学生领导的手(一般都是辅导员),领导们有没有对履历上的信息认真核实过?或者说本来领导者就是和李同学沆瀣一气的?这很让我怀疑。其实作为个人来讲,(鄙人也曾经混过学生会,当过一个小部长)我知道辅导员比较偏爱和自己关系好的学生,李同学据我所知既是当过一年的班长,也是辅导员办公室助理,所以我很怀疑辅导员在此事上是无作为的,甚至可能还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再者,进一步到学校制度层面,这样一个履历如此牛逼的学生,学术如此“优秀”的学生,学校有没有留一个心眼,有没有核实过?我知道最后评选的时候是主要是各个学院的学生会主席之类的人物在投票,(因为没有去投过,所以并不知道详情),我不知道是否有学校领导或者教授或者老师也在场评选,这些真正的大人们有没有发挥作用,有没有对这样的一份履历有过怀疑,或者说颁这个如此高荣誉的奖章本身就是在过家家?学校本来就不重视?
个人拙见,李同学,建院,学校都需要给出一个交代,李同学道歉反省?建院、学校反省改革?
其实写到这里,虽然我想尽力保持客观,但是说白了一句话,我就觉得李同学是弄虚作假,他不配“竢实扬华奖章”。
西南交通大学1896年建校,现在2016年,走过了120年,从华北到西南,一路辗转,一路奔波,经历多少艰难,走出过朝鲜战场的战士,走出过茅以升这样的杰出前辈,走出过千千万万的交大人,面对现在评出这么一个弄虚作假的榜样,不知道有多么心寒,不知道对那些真正努力奋进的人是多么大的打击!作为一个现在别的学校的学生,我也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学校越来越好,水平越来越高,交大有什么创新有什么科技问世有什么有质量的会议召开,都会觉得自豪,有时面对如今的研究生同学还改不过口说“我们交大怎么怎么样”。。所以反过来想想,学校,学院出了这事儿,确实心里不好受,但是也希望学校真的越来越好,向前发展,但愿学院和学校能拿出妥善的处理方案,有问题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不要打压,越压反弹越大。
最后,竢实扬华,自强不息!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