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01|评论: 3

[八卦吐槽] 症结解析:绿色建材科技成果为什么落地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1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6)86号文件:《关于建立统一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就绿色产品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给予了明确指导,再一次强调了绿色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
     科技引领世界,科技改变未来。这句话,在创新驱动年代,被越来越多的人普遍认识。随着地球环境资源的变化,人们对绿色产品需求越来越大。2015年,  国家相继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及工信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8月31日发布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中央决定全面创新改革 ,四川等试验区域先行先试》的文件发布后,举国上下掀起了创新驱动热潮,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系列实施文件。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6〕34号”文件,明确下发了《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装配式建筑为名把科技创新和绿色建材拉上了一个历史高度,各地纷纷响应并制定相关措施,以求科学推进绿色建材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使绿色建材焕发出了蓬勃朝气。
     殊不知,绿色建材这块特殊的新兴天地,因“国家标准”未能跟上时代节奏,导致地方政府只能把政策挂在嘴上,贴在墙上,不落实到实处。而被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产品偷梁换柱,披上了绿色建材外衣,跟传统建筑价格对比不降反升,严重制约了绿色建材的正常发展。
    “34号文件”和“86号文件”是建材行业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关注、期盼已久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按照34号文要求,我国建材业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再压减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产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区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60%左右;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产品比重稳步提高,质量水平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产品比重稳步提高,质量水平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就明确了绿色建材在未来建筑领域的重要性。“86号文件”对健全绿色产品的国家标准提到了首要任务之中。
     顾名思义,绿色建材即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在国际上也称为"健康建材"或"环保建材"。绿色建材不是指单独的建材产品,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品性的评价。它注重建材对人体健康和环保所造成的影响及安全防火性能。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是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
     但是,目前全国各地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绿色建材生产基地或者科技示范基地,著名的秸秆绿色建材专利发明单位四川星河公司与战略合作同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单位四川点草成金科技公司,也同样面临科技成果落地示范难题,使在国内外产品综合性能与质量轰动一时的秸秆绿色建材难以推广并让老百姓真正认识。各地职能部门在执行中央文件行动中的趋势说明一个问题,所谓的“装配式建筑”,只是钢筋混凝土传统建筑的换汤不换药,与绿色建材没有沾边,其发展趋势还不容乐观。
     就绿色建材的发展问题,国家三令五申,很多部门水土不服。究其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绿色建材属于新兴产业,虽然有专利证书及科技成果论证,还没有国家标准,执行起来怕担责任。另方面是怕绿色建材的发展,冲击到传统建筑行业的奶酪,影响到利益集团的利益,思想转不过弯,只把地方经济发展停留在传统建材的认知上,不敢也不肯先行先试。其三是不愿作为的部门,官位思想严重,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处处阳奉阴违,以“叶公好龙”的把戏把政策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变着花样讽刺打击敢于求真务实的领导,找各种借口搪塞绿色建材科技成果的科技示范及落地发展。
     说到底,绿色建材科技成果落地难,发展难,其真正原因没有别的什么,是利益集团的利益,是职能部门的懒散不作为,是地方行政机构官员“当天和尚撞天钟”的懈政行为 !即使有个别地方领导想在当地引进绿色建材生产项目,也会遭到无数职能部门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变着花样的抵制,制造无数障碍,使绿色建材戴着神秘面纱成为虚无的“空中楼阁”,无法落地生根造福于大众。
    政策是一种极其珍贵而又十分特殊的资源。我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资源红利。政策的巨大导向和牵引作用,使深圳在短短三十多年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大都市。    2015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国务院开展了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第二次大督查,辽宁、吉林、四川等7省59名干部因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不作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人民日报》据此刊文一针见血地指出,施政之要,贵在落实。中央再好的改革政策落不到实处,就没有实效。
    不可否认,由于“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宏观层面,而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落地”效率。由于条件、能力、认识、观念局限以及利益纠葛等困难与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落地”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看到,个别地方在政策落实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绝不容许不作为的个别官员兴风作浪阻碍时代发展。在创新驱动时代,一定要坚持把矢志改革的干部用起来,让叶公好龙式不作为的干部靠边站。因职务要素使国家战略在当地不能顺利实施者,该追责的要追责,该处理的必须处理!不能因为个人情面,让没有实际能力的人占着职位践踏纳税人对国家战略决策实施的殷切期盼。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2-10 16:19
  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绝不容许不作为的个别官员兴风作浪阻碍时代发展。在创新驱动时代,一定要坚持把矢志改革的干部用起来,让叶公好龙式不作为的干部靠边站。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2-10 16:25
大赞!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2-10 16:26
色建材科技成果落地难,发展难,其真正原因没有别的什么,是利益集团的利益,是职能部门的懒散不作为,是地方行政机构官员“当天和尚撞天钟”的懈政行为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