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主人公:辛通荣,男,51岁,原广安区花桥镇计生服务站职工,1989年7月以事业干部身份被组织分配到原广安县花桥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广安区花桥镇计生服务站)工作至今28年,现任主治医师职务。在计划生育战线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工作一直兢兢业业,挽救过无数条生命,在计生战线上贡献了出自己的青春热血。可由于工作在基层,没有技术职务晋升的机会,职称一直止步于主治医师。 因基层工作繁杂、面广而且任务重,节育手术安全、人命关天。客观上存在:我长期而又无规律的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中,致使我1995年患上心脏疾患。2012年被花桥镇政府借到政府群工办从事矛盾纠纷大调解、信访等工作工作,任群工办主任,多年来工作也得到领导和百姓认可。 二、故事梗概:由于计划生育服务站因政策原因不再保留,原计划生育节育技术服务人员分流,根据上级的要求,我选择了政府部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村建与环卫中心),被定为管理九级。为此,每月工资减少了1200元。 事件发生后,我多次找区人社局、信访局及市委书记反映,而区人社局说只有申请调到当地卫生院才行,并且理直气壮地说路是我自己选的。无耐,我只有申请调当地卫生院,可一等就是半年,最后我才得知我是被政府忽悠了。 三、故事怪事所在:1,一个月少掉近三分之一的工资,还要不要人活了?无论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是否能够接受,这是文件规定也好还是领导意志也罢,他合理否?是否有人性化的一面?我想这不是改革之本意。2,我不明白为什么把我化为事业管理干部,我从未有过参加管理类进修、学习、培训,我只是一个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人员。3谁都知道每一次牵涉到工资变化的时候都有一个“就高不就低”的不成文的规定。这次人员分流前我是一个拿中级职务工资的,分流后,与我同工龄同在我区工作而且还是初级职称的,工资还反而要少了几百元。而且广安区人社局在核定工资时将本不该浮动的人员工资进行浮动,确定有优亲厚友之嫌。在薪级工资核定中,请问区人社局:上大学的时段可以算工龄,当兵的可以算工龄,2005年时机构改革时的事业人员转岗可以连续算工龄,而唯独只有我转岗后就不能连续计算工龄。4,在广安市内的前锋区的计生改革中,所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工资待遇均没有改变。而唯独广安区对业务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分流不着地为什么就大相径庭,那么相关政策是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吧?5、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胡作为,而致使本应该很快就可以解决的事一拖就是几月,这几个有的差口又该找谁补上?6、我现在是50开外的人了而且身患重病,加之只懂单一的计生技术,又能否胜任医院工作,能否尽到救死扶倭的责任。 四、故事结局:多年的为国为民忘我工作,到了即将退休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如此回报,真的是“变了牛还要遭雷打哟”! (后记: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无能、无知,也许还会招来不明事理、不明真象的人的非人漫骂,可事实终究是事实,谁摊上了谁都难以接受。) 2016年1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