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976|评论: 8

[灌水•大厅] 关于赵蕤生平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3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赵蕤生平的传说
·谢百钧·
      说到唐代赵蕤的生平,有以下几本书可作为参考:
《唐书·艺文志》载:蕤,字太宾,梓州人,开元中,召之不赴。”又称赵蕤“好学不仕,著书属文,隐于梓州长平山,李白尝就学焉”。
《北梦琐言》亦载:“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俱有隐操,不应辟召。”
明·陆应阳撰《广舆记》云"蕤笃学不仕,与白为布衣交"
明·曹学诠《蜀中名胜记·盐亭县》称:“赵征君蕤,此县人,刃术教之学,隐居不仕。著《长短经》,李太白往返之。” 又称“县有濯笔溪,云太白从征君刃书处也。”
近年于盐亭永泰乡发现《赵氏族谱》载:“蕤公居县南二十里赵家村,即今盐亭县两河镇白虎村赵家坝。”
以上五本书关于赵蕤的记述,概括起来只是记录了:赵蕤是梓州盐亭人,生于唐开元中,少笃学不仕,蕤博学韬钤,长于经世,著《长短经》,夫妇俱有隐操,不应辟召,是李白终身难忘的恩师。对于赵蕤人生之具体经历却无法考证。
   惟华文作家张大春所著《大唐李白·少年游》以数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少年时代和赵蕤苦心授徒的精彩片段。《少年游》通过梳理赵蕤、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为读者解开韬略家与诗人的身世,勾勒出盛唐时代的斑斓世相。作者在小说和历史之间捭阖(bǎi hé出入,以诗句推理出当时文人笔下心绪由来的内外世界,虚实难辨,精彩叫绝。《少年游》一三章中说赵蕤在大匡山采药时吟成了这样一首诗:“三尺氍毹qúshū八尺招,一医医国任鹪鹩jiāo liáo。去来随意宁朱紫,冰炭满怀空冻烧。怜有余丝缫欲尽,恨无霸药论犹萧。回眸青碧将秋远,共我林深听寂寥。
赵蕤的这首诗讲述了他人生中的四段经历:引出了赵蕤到县中街里悬壶看诊、赵蕤绵竹赴会与月娘结缘、赵蕤在广元破天峡为长安贵妇治病、赵蕤与李白父子结交与授徒的故事。
(一)
公元 659 年(唐高宗显庆四年),赵蕤出生在剑南道州梓州盐亭城南赵村,他自幼接受祖辈易学熏陶,研习中医医术,成为剑南道州有名的道医。赵蕤博览群书,自幼好帝王之学。
年青的赵蕤除了专心致志于药理,还常登山采药,他熟悉某地山水、能辨识珍异草木,善观天候、识地理、察物性。他博览群书,自负是一个经术之士,对天下事有着不能忘情的怀抱,于农家、法家、阴阳家,尤其是兵家之术,更有迫切施一身手的渴望。可是从出处之道的理想上说,他又不甘于积极进取,以为无论以何种手段取官、任事,都案牍劳形,戕(qiāng身伐命,终究不过是冒着无所不在的谗毁、倾轧,成就一己利禄的虚耗而已。他常告诫自己不要走李义府、陈子昂的老路。他常诵《庄子·逍遥游》中“鹪鹩巢於深林,不一枝”两句,把自己比作深林中的鹪鹩,说鹪鹩在深深的林子里筑成精致的巢,林子很大,也不过是占了其中的一根枝条而已。他自觉个人力量太小,无法施展自己的雄韬伟略,于是决定:还是著书立说教教那些出仕之人吧,也许可以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一些。
也由于格调如此,三十以后的赵蕤,形质愈益坚苍,与时人时事总是格格不入。虽然仍昼夜苦读,于学无所不窥;但是谋生之道,便独与他人不同了。平日里,赵蕤到县中街里悬壶看诊,以易稻粱,这乃是不得已。所以也不立字号、不谋居宅,只是寄身於市集商贩之侧。这些商贩几乎都是他的病家,见他来了,自然洒扫相迎,为他铺设了坚硬厚实的木质坫台,夏冬毹以应寒暑。他看诊也没有固定收多少钱,别人给多少都可以,一旦钱足够买米之外再弄壶小酒,他就立刻收摊,擎招而去。
正由于赵蕤有前半生的这段经历,所以才有了十多年后吟成的“三尺氍毹(qú shū)八尺招,一医医国任鹪鹩(jiāo liáo)”的诗句。
(二)
赵蕤常游医于剑南道州,每到之处,必到名观小住,与观中主持研习易学,结识了当时的不少道家名人,尤其与李淳风的传人绵竹环天观主持王衡阳最为密切。
公元707年(唐景龙元年),经王衡阳介绍,48岁的赵蕤与20岁的月娘结缘。彼时,李白还是昌明县中一个年仅6岁的顽童。
赵蕤夫人月娘(687年—?),出身在绵竹县的一个贫寒之家,父亲曾经是邻近龙安县县尉小吏,由于稽核公廨银料的时候出了差错,旦夕间解职系狱,没有几个月,就死于狱中。公元700年,13岁的月娘托母于环天观(正是李白出生的前一年)。月娘从王衡阳习道术,七年而大成。其间,本家母妹相继因病物故。然而清修之路,似仍平易而踏实,她已经能够对众论旨,演故讲经。
赵蕤结识月娘是在环天观的一次说法会后。 
法会次日,王衡阳将月娘唤了来,从袖里掏出了她的那份道门度牒,见其上并无关防。易言之:她修真七年,只是自持规律,却从来没有公廨凭证为一女冠。
王衡阳对月娘说:你的道侣因缘已至,一定不要错过!王衡阳随即一挥袍袖,招呼门外的一条身影入内。此人正是赵蕤。
自此,赵蕤与月娘结缘,成为厮守终身的“俱有隐操”的恩爱夫妻,被时人称为“神仙道侣”。 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月娘始终伴随赵蕤,夫唱妇随,成为赵蕤著书立说的得力助手。
赵蕤这一代移出七丁户,多行医卜。赵蕤是赵氏一族离乡别殖的七支之一,传说他没有子嗣,也不曾想象过要繁衍子嗣。他惯看病苦,牵挂了无。他常在激情与失落的矛盾中挣扎:数十年来所累积的学能、所充盈的知见,都将在数十年后还诸无言天地,奈何?所以他才会从陶渊明的显志之语“冰炭满怀抱”中,转出了“去来随意宁朱紫,冰炭满怀空冻烧”这样悲凉的诗句。
(三)
    赵蕤与月娘结缘以后,夫妻俩以游医为职擎招远行,走上了离乡别殖之路。赵蕤夫妇先后游历了陕南、川北利州(即今广元)、阴平、昌隆(即今江油)、梓州(即今三台)等地。
大约在公元710年(唐景龙四年),44岁的赵蕤和夫人月娘来到了川北利州的破天峡(即今明月峡)。这破天峡地处秦巴山脉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乃是嘉陵江上游的一个很有名的峡谷,风景优美,赵蕤年青时曾游历过此地。此次到此,决定多住些时日,于是租房设馆行医,赵蕤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一时间名声鹊起。
忽一日,一个从京城来的贵妇慕名而来。彼妇人问诊之初,已经剧咳数月,胸腹椎痛,形容枯槁,乃至于呕血数升。赵蕤想:这贵妇已经病入膏肓,不妨用“霸药”一试,于是他开了一个寻常的方子:犀角地黄汤。稍稍不同的是,他在这服药里加重了仙鹤草的分量,几乎是寻常用剂的五倍,这还不算,方中另示以白茅根入药,用量也溢乎寻常近一倍多。此方开出,破天峡的药铺一时哄传:逆旅中的医者若非仙道,就必然是鬼使!
在赵蕤为妇人诊治的过程中,很偶然地在大匡山采药时找到了一种非常难找的药材。这个药材其实是一种红皮蜘蛛临死吐丝后寄生在高山老茶树头部生长出来的菌科植物,药名“灰兜巴”,它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纠正代谢絮乱,这对于长安贵妇来说确是对症良药。
不久,那妇人病好了,特别高兴,几年后真的快死了又找到赵蕤,感谢他让她多活几年,送了赵蕤在戴天山麓的一套房子和一批特别珍奇的书。
由此,赵蕤名声大噪,“神仙”之名蜚声剑南道州。
    赵蕤觉得这是天意所赐:遇到京城贵妇,这是偶然;山中得到稀奇药材,这是幸运;接受贵妇的馈赠,迁入昌隆戴天山,偶然中又有必然。想想用红皮蜘蛛生命换来的“灰兜巴”,想想处方时常使用的那些“霸药”,所用“霸药”大多如同艾蒿那样普通,没有那么金贵。叹道:原来这良药也如世人一样有贵贱之分啊!于是吟道:“怜有余丝缫欲尽,恨无霸药论犹萧。”
(四)
李白的父亲李客是循着“神仙”之名找到赵蕤的,是赵蕤的老病家。结交三年间,每逢春秋两节过后,他都会找个病恙为口实,出入破天峡与赵蕤相会。
这李客,是往来于西域、巴蜀、吴楚的商人,其商业规模相当大,他拥有一支水旱两路的商队,分别以九江与三峡为起迄之地,每逢三月、九月东行,三峡一旅数桅,船似箭发,顺流而下;二月、八月西行,九江一旅仍是大小船只结队成行,逐风迎浪,橹荡纤行,也颇具容色。
据说李白是李客的第十二个孩子,客见其子颇有才气,故从小就送入大明寺读书,总希望他长大后能出仕为官,光耀门庭。李客总想为李白找一个好的老师,于是他想到了赵蕤。

几十年来,赵蕤一边行医维持家计,一边潜心著述,从未授徒。可这李客千方百计说动赵蕤,并亲雇车马帮助赵蕤移家戴天山。

大约是公元715年(唐开元三年),也就是月娘适归赵蕤的第八年,赵蕤夫妇搬进了长安贵妇所赠残宅。这宅子是一宅两屋,赵蕤因慕蜀人西汉杨雄将厅房取名“子云宅”,因慕蜀人西汉司马相如将卧房取名“相如台”。该宅后经李客帮忙加固维修,方成一神仙居所。
在李客的苦求之下,赵蕤答应了收李白为徒。李白从学赵蕤一年有余,赵蕤教他书法,教他剑术,教他改诗,师徒俩研习易经,探讨人生,建立了深厚的师友情谊。赵蕤的人生观、赵蕤的处世哲学,对李白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遇到李白,让赵蕤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他站在“子云宅”外,回望那青碧写就的山川田野快要染上秋天的色彩,想到自己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盼到了年轻的少年将代替他,带着他的理念入仕途,替已经老去的他施展抱负,他感到无比欣慰。赵蕤认为,李白就是那个可以与他一同在林深之处听寂寥的人。由此,赵蕤燃起了倾囊相授的热情。带着这样的喟叹,赵蕤吟道:“回眸青碧将秋远,共我林深听寂寥。”
公元 716 年(唐开元四年),赵蕤完成了《长短经》的著述。李白是第一个阅读该书的人。这一年,赵蕤57岁,月娘29岁,李白15岁。
就在唐开元四年的一天,赵蕤带着成书后的满足 乘兴登大匡山采药,他见红日当空,莽莽群山尽染秋色,回想这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阅尽人间百态,诸多因果历历在目,即景感怀,吟成了那首采药诗。
这首诗,在数月之后令前来走春的绵州刺史李[yóng]大加赏赞,三读四读,不忍释卷,誉为奇作。之后,这刺史总不胜惋惜地说:“圣朝无福,不能得此材任一美官,堪叹哪、堪叹!”
(五)
由于声名远播,上门拜见的、求书的络绎不绝,不得已赵蕤夫妇只好离开戴天山“子云宅”,回到了故里盐亭,寓居于负载山下昙云庵。
史载,年青的李白,赶到盐亭看望老师,他自家乡昌隆县沿江(油)梓(潼)古道越马蹄岗东经梓潼,再沿潼江左岸南下过鹅溪到盐亭,亦寓居昙云庵中。李赵两人朝夕相处,留下了洗笔砚于濯笔溪中,弹琴于飞龙泉侧,舞剑于昙云庵后山仰天窝的美好传说。
公元720年(唐开元八年),曾任宰相的著名学者苏琐[suǒ],到蜀中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路过绵州,李白前去拜见。献出自己创作的诗赋,也谈到了自己的老师。之后,苏琐向唐玄宗上书,提出赵蕤术数,李白文章,是蜀中杰出人才。玄宗数次征召,都被赵蕤婉言拒绝,情愿过隐居生活,时年赵蕤61岁,月娘33岁,李白19岁。
赵蕤夫妇为躲避唐玄宗接二连三征召,过他们清静的生活,他俩悄然离开故里盐亭,隐居于梓州县长平山安昌岩。在安昌岩,月娘常年为赵蕤清誊书稿,料理生活。赵蕤开始从事《易》学研究,为《关朗易传》作注。
公元733年(唐开元二十一年)二月,74岁高龄的赵蕤应邀在嫘祖故里金鸡镇嫘祖山,为重修嫘轩宫撰写了题为《嫘祖圣地》碑文。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李白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同年,赵蕤病逝,享年83岁。
                                            2016.11.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12-1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7-1-2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帖子,必顶!!!

发表于 2017-4-27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顶,非一般人
发表于 2017-5-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宰相
发表于 2017-5-11 16:3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

发表于 2017-5-2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蕤,字太宾,梓州人,开元中,召之不赴。

发表于 2017-5-2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5-23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名字听得多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