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2014年2月27日,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中国与世界沟通,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国家公祭日,我们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凝聚人民力量,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