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686|评论: 25

[玄龙门阵] 茶馆及茶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茶馆及茶道
(一)
     “老不颠东”老师的“成都茶馆咏叹调”,勾起我许多早已尘封的记忆,又由此联想起许多与茶馆相关的故事。
解放前夕,灌县石羊场的茶馆很多。不大的乡场,竟有十多家茶馆。石羊场毕竟是小地方,文化底蕴比起成都来差多了。茶馆好多都没有文绉绉的招牌。店名大都以店主的名字命名。如“周家茶铺”(周家开的)、“祥书茶铺”(何祥书家开的)、“志安茶社”(刘志安家开的)等等。
      当年茶馆里是不打麻将的,茶馆除了卖茶吃茶,还有很多社会和娱乐功能。记得,周家茶铺,还兼营旅社。前面大厅卖茶,后面是旅店。这些,老不颠东老师已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网友,还可以看看《在其香居茶馆里》,这两篇文章都有详细叙述,不再重复。
      茶馆是个公共场所,是大人们的社交和娱乐的地方。当年没有儿童游乐场,没有电玩厅,孩子们放学后除了滚铁环、丢弹子、跳绳,就是去茶铺子玩。
      茶馆的各种娱乐活动中,要数说评书的最多。
      说评书的,用茶桌在茶馆中央,背靠墙壁,面向听众,搭个台子。用一张深色的布将桌腿围起。桌案右侧放一只惊堂木,左手拿一把折扇。说的内容,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三国水浒、隋唐演义、三侠五义、包公案、彭公案之类的章回连台本。一本书,天天晚上讲,要说上一个多月。说书人口才都极好,往往妙语连珠,绘声绘色。手上的折扇,时而叠上,时而“呼”的打开。纸扇一会成了刀枪,一会又当做马鞭。伴随故事情节开展,惊堂木或是一声骤响,如雷轰顶,山崩地裂;或是密集低沉,如千军万马,呐喊杀戮。惊心动魄的故事,丰富的表情,加上艺人的各种肢体动作,演绎出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平常闹哄哄的茶馆,这时却安静了许多。我和小伙伴们齐集台下,聚精会神,比听老师讲课还要专心。正听得有劲,快到事件发展的大转折关口,或是主人公性命攸关的关键时候,说书人把惊堂木狠狠一拍,说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拿着盘子,下台来收钱。我们一群娃娃,呼啦一下,赶紧就往外跑,“逃票”了。躲到茶馆外面,看见说书人转了一圈,收好钱,又上台开讲,这才偷偷摸摸的回到台下。
      解放初期,茶馆里发生的一件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石羊场中街有一家饭馆,老板炒菜,老板娘跑堂。老板炒的菜好吃,老板娘人缘好,生意十分红火。渐渐人手紧张,两口商量,找了一个临时工帮忙。小伙子叫宋吉祥,只有二十来岁。因为离家太远,吉祥白天干活,晚上就在餐桌上打铺睡觉。一天晚上,突然吉祥钻进老板夫妇的房间,在床上乱摸。老板惊醒,一把抓住吉祥,硬说他图谋不轨。天不亮就吵吵闹闹去找居委会主任。老一点的人,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当时石羊中街第一任居委会主任叫陈炳坤。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吃过早饭,就把中街的老人叫到茶馆开会,说是要当众审问奸夫淫妇。
      我当时还小,钻到他们议事的茶桌下面看热闹。桌子后面坐着一群街坊上的老头老太,陈炳坤站在中间。吉祥低头站在桌子前面,老板娘坐在墙角,低头不断抽泣。陈炳坤拉着长脸讲话,声威并施,叫吉祥老实交代。僵持很久,看吉祥一句话不说,陈主任突然从背后掏出一卷麻绳,狠狠的摔在桌上,(把躲在桌子下的我,着实吓了一跳),高声吼道:“说不说?再不说,就给我捆起来,送公安局”。吉祥这才颤抖着,低声说:“我是去上茅房,走错了”。陈炳坤要的当然不是这个结果。于是暴跳如雷,继续审问。整整一个上午,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宋吉祥没有送公安局,只是被解雇回了乡下。
      长大渐渐明白事理后,我想:一个二十来岁的临时工,一个四十出头的老板娘,他们夫妻又同在一张床上,怎么可能发生“奸情”呢?如果确有奸情,何不到外面去呢。吉祥还是一个小孩嘛,极有可能,如他本人所说,晚上去厕所,走错了地方。
      解放初期,到五几年,一个街道居委会开会办事,甚至审讯“罪犯”,都在茶馆进行。可见,当时的茶馆还具有解放前议事、调解、断案等等功能。
      到了1956年底,搞“公私合营”,十多家茶馆,合并成两个,原来的老板,一个个都成了“店员”。茶馆锐减,茶客也减少。紧随而来的是反右斗争、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反右倾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一个接一个。实际上到大跃进后期,石羊场的茶馆,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
后来到成都上学,发现成都一直有很多茶馆。
.
川西坝子的老茶馆(图片来源网络)
1.jpg 2.jpg

(二)
      茶馆的真正复兴,还是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最先叫得响的,上了报纸的是北京的大碗茶。七十年代末,几个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几个居民,为了方便路人,免费提供消暑解渴的茶水。用大锅煮茶,存于保温桶里,摆在街边,用大碗盛上,免费饮用。后来,象征性的收取几毛钱,瓶装水出现后,大碗茶也就消失了。听说,摆茶水摊的这几个人,后来成立了一家“大碗茶餐饮公司”。
      随着改革开放席卷神州大地,茶馆的经营方式和功能逐渐演变,但南方北方有较大的差别。四川的茶馆,招牌上大书“某某茶馆”,下面一定有注释式的一行小字“机麻、棋牌”,或再加上“供应简餐”等字样。有的甚至干脆不叫茶馆,直接就叫“棋牌室”。茶馆大都以打麻将和棋牌为主,吃茶倒变成了次要的事情,只有少数专门卖茶的地方。茶馆泡茶,连杯带盖三件套的茶具,也换成了装啤酒的大玻璃杯子。给一个保温瓶,快喝半干了,自己倒水。已看不到旧时茶倌穿梭茶客之间,续水倒茶了的情形。以前一边品茶,一边听书,或听围鼓的情形,早已不再。而今,茶馆的娱乐功能有的分解给社区活动室(活动中心),调解、断案的功能分解给了居委会和法院。这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其他如说评书等卖艺的活动已经消亡。究其原因,现在好些历史故事都拍成了连续剧,看电视自然比听书来得形象生动,受众躺着看,坐着看,都比以前舒坦。另外收入减少,艺人也就断档了。但茶馆里说书,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消亡了也还是觉得有些可惜。
      北方的茶馆很少。北京虽然早就有茶馆,但改革开放之初,外地人到北京,想找家茶馆坐坐,是很不容易的。北方大城市的茶馆,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扩张,增多。大多数都比照咖啡馆的理念来经营。或以西式或以中式风格装修,豪华讲究。取名也生僻“高雅”。一般叫“某某茶道馆”或“茶艺馆”,很少兼营麻将棋牌的。这些茶馆,一般隐匿在背街小巷,看起来,都很“高大上”,当然花费也是“高大上”的。
      十多年前,我去北京大屯路上的一家公司办事。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钟头,无处可去。看见公司旁边三楼有一家茶馆,干脆去里面坐坐。茶馆里,空无一人,花木扶疏,小径弯弯,溪流淙淙,灯光暗淡,幽香袭人。伴着优雅的似有似无的琴声,一位四十岁左右,衣着靓丽的女士,款款上前,安排我在台阶上靠窗户的位置坐下,拿来一本“茶谱”,叫我点“茶”。我哪里见过这种阵仗,随手一指,就是它了。要了一杯碧螺春,一碟瓜子。打开电脑,找出资料,边饮茶,边准备会谈的文件。时候到了,结账时,要我120元。女老板见我面有难色。说:其实,你换个方式饮茶,要便宜得多。她解释说:你花300-400元钱,买我一小筒茶叶,喝完,存放在我这里,下次再来,我免收水费和服务费,你至少可以喝十次。每杯茶才花30-40元钱。我一听,心里说:姑奶奶,免了吧,吃亏上当,仅此一次,拜拜吧。
      到南方旅游,每到一处,导游几乎都要带着到茶道馆“观光”。先由大堂经理介绍本地的茶叶如何如何好,接着是身着蓝印花布的漂亮妹子进行茶道表演,然后,接待员,端着小杯子一个个请茶。看了吃了,就推销茶叶。要是不买,几乎就难以出门。打着表演茶道、弘扬茶文化的旗号,实则是推销茶叶。几年旅游回来,家里的茶叶、各种纪念品几乎可以办个小型展览会了。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应当传承下去。但不是旅游景点上那种搞法。
      现如今,有的会所把茶道搞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茶道成了表演,有意增加很多繁文缛节。其实,以茶会友,以茶交流,以茶悟道,通过沏茶、品茶来传经授道,学习礼仪,才是茶道的正道。
      坐落在终南山丛莽之中的《秀秀茶书院》,是一位名为“秀秀”的中年女士创办。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以研习茶道为主,兼办香道、古琴、书法、诗词研修班,既可养生,又可学艺。与中外茶艺馆都有联系、交流。西安文人雅士趋之如骛。一般人,交了学费,也可以前去学习。学费也令人咋舌,一般花3000-12000元,还只能学习其中一个项目。既是弘扬传统文化,看起来又十分高雅,何必收取那么高的费用呢?转念一想,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那种视钱为“阿堵物”的假清高者,已经没有了。办班要花钱,当老师的,不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也要钱。收钱也在情理之中,但要收的合理。
      现在的茶馆,茶道,与儿时看到的川西坝子的茶馆,除了都有茶吃外,完全是两回事。随着社会的进步,饮茶也呈现各种方式,这何尚不是好事。老百姓喝茶的同时,打打麻将,消遣生活,娱乐娱乐;甚至挑夫苦力,劳作间隙,树荫小憩,“咕咚咕咚”大口喝上几碗苦丁茶,解渴消暑,那叫一个痛快;文人雅士,愿意多花几个铜板,饮茶时,附庸风雅,搞点仪式,学点国粹等等,都无可非议。今日喝茶,不拘一格,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
坐落在终南山中的《秀秀茶书院》(图片来源网络)
3.jpg . 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4 小米椒 +100 收起 理由
长风abc + 30
青城闻水 + 30
川女远嫁 + 10
玉垒居士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2-15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沙发占了,再慢慢欣赏。呵呵
发表于 2016-12-15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茶馆,已经基本消失了茶馆的功能。其实茶馆的原本功能是一个消遣时间、会聚朋友和歇脚的地方,现在这些功能基本都消除了,应该不叫茶馆而叫其它什么名字了。其实,茶馆只是盛行于南方,北方就很少见。我记得前次到西安,由于要早点等车,就早早地到了西安火车站,时间早了,就想找个茶馆休息歇脚,找遍了火车闰周围,只在车站对面见到一个喝茶的地方,就是一个房间里有几把椅子,一个茶水桶,几只杯子,喝茶的人自己拿杯子到茶水桶的水嘴下接水喝,也算坐了“茶馆”了罢。不过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现在肯定已经得到了彻底改观。老兄的观察细致,记忆明晰,用文字和图片再现了当时场景,应属于功德一件。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15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木三分!

现在要找当年那茶馆的感觉,兴许也就只有成都人民公园(资格的人民公园-不收门票)与乡镇上一些老茶馆了-当然,评书这些如果加上,那是不好找了。细细品味中!

好文!点赞!加分、支持!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2-1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凡是门口有茶字的,都是麻将为主,要么就是喝杯清茶也要十元一杯
荷雨老师文笔流畅,点赞

2021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6-12-1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让我们回忆起当年的茶馆味道  

发表于 2016-12-15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馆是四川的特色之一,很有摆头,残荷雨老师作了生动详实的叙述,尤其是当小孩时讲评书听"站国"的情景特别有趣,亦有类似感受,拜读了。

2022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6-12-1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馆曾经是社会的窗口,眼下的茶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功能,社会进步的必然。

2020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16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馆,在川西平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基本上是小乡村的娱乐与新闻传播中心,小时候我也很爱在幺店子的老茶馆听川剧,看电视(电视最先在茶馆普及)。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2-1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看图,对茶馆 茶道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与我的想象差距有点大,倒是现在的茶叶专卖店,进去看看很像茶馆,有些老板还可以给你讲一讲茶道。欣赏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沟居士 发表于 2016-12-15 13:35
先把沙发占了,再慢慢欣赏。呵呵

谢谢老朋友,记住,一起喝茶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沟居士 发表于 2016-12-15 14:23
现在的茶馆,已经基本消失了茶馆的功能。其实茶馆的原本功能是一个消遣时间、会聚朋友和歇脚的地方,现在这 ...

文革前,北京还能找到几家茶馆,都是在前门一带。到了关外,就没有茶馆了。更有意思的是,秋冬季节,初到的南方人,在大街上走,要找一家商店都不易。因为家家关门闭户。只有看看招牌,掀开厚重的棉被门帘,往里面望望,才知道里面是不是商店,卖什么东西的。刚去时闹了一些笑话。现在天南海北,都有茶馆。如我在文中所说的,南北方茶馆走的不是一条路子。北方按“高大上”的模式经营。南方多数按麻将馆的模式打造。当然,相比之下,还是南方的茶馆多,玩的花样多。
至于那种真正的茶艺馆,我也去过,花费不菲。适合就是几个朋友几年不见,聊天叙旧;或是商人谈重要买卖的场所(也有在洗浴中心洽谈的)。
我最喜欢的是,一两位朋友,找个绿荫遮蔽,清幽素雅的地方,聊聊,甚至听听音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女远嫁 发表于 2016-12-15 18:58
现在凡是门口有茶字的,都是麻将为主,要么就是喝杯清茶也要十元一杯
荷雨老师文笔流畅,点赞

谢谢处女捧场。一如我文中所说:现在茶馆的功能已经大大改变了。亦或是社会的进步。演变成多种多样,愿意到哪家茶馆,愿意去干什么,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颠东 发表于 2016-12-15 20:28
茶馆是四川的特色之一,很有摆头,残荷雨老师作了生动详实的叙述,尤其是当小孩时讲评书听"站国"的情景特别 ...

这些全是我的亲身经历,还曾经在茶馆,缠着老人讲“鬼”的故事,晚上不敢回家;还在茶馆里听“大围”等等,限于篇幅,没有写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闻水 发表于 2016-12-15 20:00
谢谢楼主 让我们回忆起当年的茶馆味道

谢谢闻水老师赏评。其实还有一些茶馆的故事,限于篇幅,没有多讲。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2-15 22:18
茶馆曾经是社会的窗口,眼下的茶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功能,社会进步的必然。

谢谢老师点评。确实,我们身边有些东西正在消失,有的让人不舍,遗憾,惋惜。不能说老东西都是好的。社会总是朝好的方向进步。有的确实是非遗的,确实要加以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日哥德 发表于 2016-12-16 15:13
读文看图,对茶馆 茶道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与我的想象差距有点大,倒是现在的茶叶专卖店,进去看看很像茶 ...

老师说的对。现在的茶馆,成多样化发展。你说的情形,在都江堰银杏广场边的青城茶厂专营店就是:门口专营茶叶,柜台里,货架上都是该茶厂的各种品牌茶叶,后面两进大厅可以品茶,表演茶艺。北京也有好多家,如《张一元茶庄》、《吴裕泰茶庄》也是这种经营方式。其主要目的还是推销茶叶,表演茶艺,饮茶还在其次。
说到这里,真的替青城茶着急。我在外面跑了多年,没有看见青城茶到外面宣传推销的。我们的青城茶,其实在唐宋就很有名气了。

2022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发表于 2017-1-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雨 发表于 2016-12-24 10:07
谢谢老师点评。确实,我们身边有些东西正在消失,有的让人不舍,遗憾,惋惜。不能说老东西都是好的。社会 ...

言之有理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1-19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雨老师的这篇帖子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悠长。
我记忆当中的茶馆是那种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流行于西南、特别是川内遍及城市乡镇的茶馆,它有大土灶、铜水壶、小方桌、竹椅子,茶具是茶碗、茶船和盖碗三件套,茶倌跑堂动作干净利落、潇洒自如,手臂上层层叠叠要拿一二十套茶具。茶馆像个新闻发布中心,来源于各方,正式与非正式的,大到世界、国家与民族,小到隔壁邻生、鸡毛蒜皮,各种消息,都在这儿汇聚、传播;茶馆又像一个演艺中心,围鼓、评书经常在此上演,当地的演艺明星、票友,登台献艺,演的看的都很投入;茶馆还像一个商品交易场所,因为有许多信息源,所以许多人把它当作谈生意的好地方,别看地方不上档次,说不定几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生意就在此敲定。现在具备上述特征的老茶馆基本消失,但新“茶庄”依然保留了商人们谈生意的功能,也算是商海的一角。
1986年夏天暑假,我与几个朋友去北京游玩,想找一个类似我们川西坝子的茶馆,品茗避暑,累得像条狗,也没有发现。忽然看到街边一门面上书“茶社”二字,兴冲冲的进去,却发现它是一个卖茶叶的铺子。成为笑谈。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1-20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 当年的茶馆是大家聚在一起 谈古论今 聊天 摆玄龙门阵。
现在的网络 论坛就像当年的茶馆一样,还在吹牛 摆玄龙门阵,只不过是方式方法变了一下。
残荷雨老师的文章非常好 细细品味。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