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孩子出不去.... 淘气堡,孩子都玩腻了…. 电子游戏,没意义….. 手机,IPAD, 害人不浅…… 农场,路途不方便…..
城市里的孩子到底还能玩什么?这似乎已经成为现在家长们普遍的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玩,我们把“陪着”误解为“高质量的陪伴”,殊不知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无效交流和陪伴”,不仅无法增进亲子关系,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让孩子和家长都同样焦躁、抱怨和委屈。
小编为了帮家长们寻找有趣有意义的活动,真是伤透了脑筋。偶然听到有家长说自由戏剧,还说戏剧不是教表演,小编的好奇心马上就来了。去听了讲座,又参加了工作坊,一下子回到小时候,好玩到嗨起来,简直掌握了和孩子玩的十八般技巧!下面来给大家讲述下独家技能get!
体验工作坊开始前,我们首先讨论了“玩”。我们都认为“玩”不是学习,太不严肃了,所以孩子大了就不该“玩”,但是听完分享,简直分分钟改变想法。自由戏剧的老师介绍到,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妈妈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我们会不断的对宝贝说话,逗他开心,鼓励他手舞足蹈,对他的需求敏感,及时回应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早期婴儿和父母之间最高效和高质量的陪伴,我们称之为“有效回应”。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能促进婴儿大脑发育,让他大脑大量分泌让身体感到愉悦的多巴胺,更是让他们通过“凝视”来模仿妈妈的一言一行,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所以这个时期婴儿大脑发育和身体发育是非常迅速的。而且,告诉你个夸张的事实,根据科学研究,这些毫不起眼的动作和玩耍是人类作为物种生存的根本,全世界的婴儿都必须经过这样的发展,才能茁壮成长哦。小编听完这席话,简直开了眼界。
在接下来的体验工作坊中。我们先是玩了在空间走动的游戏,要求大家要一起走动,或者一起停下来。听闻很简单,但是二十来个个大人简直难于上青天,先是大家彼此观察着,瞧准时机停,但是总有“不看时机”的人,真是心累。再然后我们默默的发展出了“节奏”,结果老师说这是在作弊,让我们尝试去感觉和观察,花了不少时间,居然慢慢感觉出来了整体的变化。还真是神奇!一个简单的活动,无形中增加了彼此的默契和对空间的敏感。要是这样的游戏在家里和孩子玩,不就锻炼出了彼此之间敏锐的观察吗?!关键是,这简直是就堪称史上最经济亲子陪伴。
而这样的活动我们玩了无数个。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背后,都能挖掘出极富意义的教育价值,原来亲子陪伴还可以这样!通过这些戏剧游戏,观察到孩子的面部表情、情绪、肢体语言,及时的做出回应,鼓励孩子更加专注于分析信息,做出判断。而且通过游戏,很好的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潜移默化的增强了我们的沟通能力,这不仅仅靠说,更是靠我们的肢体和对“人”的观察。小编真是忍不住想,小时候被父母如此对待,那岂不是创造力要飞天!也不至于现在和父母各种“聊不来天的”的感觉。其中最打动小编的话就是那句:换一种思维,不是我们可以教孩子什么,而是孩子可以教我们什么。
自由戏剧法宝还超多,强烈建议家长们去挖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