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脑”如玉
(文/拾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有“守脑如玉”,才不会犯下可怕的“平庸之恶”。
----------
1
一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从短袍中掏出一个苹果:“大家集中精力,嗅闻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
几位同学回答:“我闻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其他同学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从学生丛中走过:“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闻空气中的味道。”回到讲台,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味道了吗?”
这次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闻到了!”
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
我们,其实很喜欢随大流。
2
柴静刚进央视时,老师是陈虻。陈虻啪地将一盒烟拍到桌子上,问柴静:“这是什么?”柴静回答:“烟。”
“我把它放医学家面前,说请您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尼古丁含量,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的多少倍……我让经济学家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烟草是国家税收大户,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我让搞美术设计的写三千字,那哥们肯定会写:色彩、标识的个性创意……”
然后,陈虻翘起腿,对柴静说:“现在,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柴静一下蒙了,不知从何入手。陈虻说:“你有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吗?”
借用陈虻的话:你有看待事物的坐标系吗?
如果没有,那就请:1、不要轻易妄下结论;2、不要轻易急于站队;3、不要轻易评价别人;4、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论左右;5、不要随便说什么感同身受。
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守脑如玉”。
3
21岁的蔡洋,从南阳来到西安,一直老老实实地刷了两年墙。他生活无比简单,上班,下班,看看抗日剧,玩玩游戏,偶尔在网络中倾诉对爱情的渴望。
但他生活的轮盘在2012年9月15日突然翻转。
那一天,反日标语贴满了西安,狂热的人群占领街道,呐喊声似要掀翻古城。拥挤在人群中的蔡洋无比亢奋,他急于想找个目标做些什么,以示爱国。
终于,他盯上了一辆日系车。他抓起一把U形锁,狠狠砸在车身上。车主李建立急了,跑出来理论。蔡洋高高跃起,对着李建立的头一顿猛砸,一下,两下,三下……浓稠的血与脑浆喷涌而出。
最后等待蔡洋的,是10年牢狱之刑。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有“守脑如玉”,才不会犯下可怕的“平庸之恶”。
4
不要以为蔡洋傻,很多人也聪明不了多少。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一刊出,很多人毫不琢磨思考,立马随手转发;《罗尔有三套房产,是两家公司法人代表》一刊出,他们又纷纷调转枪头,骂得罗尔体无完肤;《罗尔说“罗尔事件”》一刊出,他们又无比同情罗尔,觉得“善良是伪装不出来的”;《对罗尔的宽容,是对好心人的犯罪》一刊出,他们又觉得罗尔可恨,“损害了本来就脆弱的社会诚信”。
观望这两年发生的热点事件,没有一件躲得过这个铁律:听到甲方发声,我们义愤填膺;听到乙方发声,我们觉得甲方不是东西;听了丙方发声,我们又觉得甲乙都不是好鸟。我们就这样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从众心理:别人做什么我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我们常以为自己很有主见,其实恰恰相反:我们习惯依附于他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习惯跟随别人瞎起哄,没有自己的主见;习惯人云亦云,没有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
5
胡适先生在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文章里,曾引用禅宗的一位高僧所言:“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何为“不受人惑的人”?胡适先生说:“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他一直都是好奇的,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人。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论。”
胡适先生的话,更适合用于这个时代。
在这个信息、思想、流言、谎话满天飞的时代,愿你我学会“守脑如玉”。
★本期互动★
看完文章,你对“守脑如玉”有何看法?来说说吧
http://mala.cn/t/14189379
----------
↑这是一条守脑如玉的分割线。
★树洞★
>>上期精彩吐槽:
1、以后的二十四节气,会不会增加“大霾”和“小霾”之类的?←辣编九思:希望不会有这一天……
2、温馨提示:年底案件高发,ATM取款注意遮挡,不要被陌生人看到余额,否则会被人笑话!←辣编九思:谢谢提醒!←_←
如果你有满肚子的话想说,那就来《树洞》一吐为快吧!戳链接跟帖回复,开始吐槽:
http://m.mala.cn/idts9269
树洞,顾名思义,是大树由于虫蛀或者机械损伤等原因,成年累月形成的空洞。
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某种内心里无法分享的纠结。但是秘密与纠结,又让人有强烈的倾诉欲。把它藏在胸中犹如烈焰燃烧,让人片刻不得安宁。来树洞吧,向树洞倾诉你的苦恼,宣泄你的情感,告诉它你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里吐槽,绝对不会有人知道你是谁。
无论你是离乡的游子,还是故土的归人,无论你是细腻的文青,还是奔放的大汉,都能在这里发现一个光怪陆离、与众不同的世界。
----------
>>本报订阅方式:中国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XLJT发到10658000可订阅本报,每周一、三、五中午12:00发刊。
>>如果你对我们的报纸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可跟帖:
http://m.mala.cn/pbqi8220 告诉我们,如被采纳,我们将送您100元话费。
责编:小楼 编辑:九思 陈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