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母亲因病入院,出院报销医药费时被告知医保脱保了。母亲患老年病多年,我每年都按时到村会计处缴费,如何会脱保。急忙赶回老家,一查才知,村委错把我缴的钱算到了别人名下。问怎么办?答曰,缴费花名册早已张贴在村务公开栏,你自己未提出疑问,村委便无从知晓。大有不关己事之意。 好一句已公示。换言之,村委已按照各级要求“晒”了,即便有问题也理应你来告知我……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这样一次与“权力”的亲密接触,让人无言以对,而村委格式化的公开更是无稽得可笑。 诚然,实行村务公开,将权力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能有效避免权力变为“数字游戏”。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也能“杜绝随意新设、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等问题。但公开内容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确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群众收到的也净是敷衍之数,何以行效? 当前,随着中央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容易改的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如何在啃“硬骨头”的同时,不增加新问题,将改革顺利向前推进,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在这个过程中,群众支持与否,无疑是重要一环。 正如我们常说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晒”权力清单也是如此。“晒”过之后,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是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关键,也是进一步赢得百姓支持的重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更需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这其中,“晒”只是规范链条中的一环。
|